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创新教育的涵义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教育。简言之,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   创新性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 3个方面的素质,因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创新教育也应包括相应的 3个方面的内容。   创新精神,主要包括有好奇心、探究兴趣、创新意识、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与动力。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行教育结构中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社会家庭等原因造成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重生命、珍惜生命,从而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与残忍.对学生进行生命情感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价值观教育却明显滞后,谈不上有什么创新。其原因十分复杂,但对价值观教育的特点认识不清且对之几乎没有意识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对价值观教育的特点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从方法论原则的视角对价值观教育应如何创新谈几点看法。 一、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1.“大用”与“无用”的相悖   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信念、信仰的教育,是灵魂的锻造,是人格道德的教育,是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凝聚力、文化经典的教育;归根结底是要使人懂得什么是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最为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史学界对近代早期维新思想家、江浙产宪派领袖汤寿潜的研究多关注于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及人品各方面的贡献。然而即忽视了对汤寿潜这样一个教育家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方面的研究。本文拟对汤寿潜的生平、教育实践、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由“反教育行为”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教育行为,是指学校教育中不含教育性、不具备教育价值、对学生不可能起到教育作用的行为。它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教育活动”进行却没有设教育目标、不含教育内容、没有起到教育作用的行为;另一种是在学校教育中出现却对教育活动起相反作用的行为。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罚学生致死、学生不堪负重自杀、反科学、对学生进行心理虐待等反教育行为不绝于耳。这些反教育行为与我国目前进行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对基础教育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国内大学物理教育改革的回顾,对教育思想、教育实施、教育评价三方面发生的变化给予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片面认识使我们对教育的尊重和敬畏感淡薄。造成这种认识的主要原因一是我们过于注重政治功利和经济功利的教育目标,二是我们还带有浓厚计划经济特色的政策和制度。轻视教育本质规定和客观规律的消极影响是全方位、基础性的,其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使教育偏离了培养高尚的人、道德的人、理智的人、智慧的人和发展及创造社会文明的教育方向。因此,尊重教育,敬畏教育,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是教育发展以至民族文化振兴的理性前提。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的测度:内容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教育公平的深入研究必然涉及对其测度的研究.教育公平测度关注的群体通常有儿童、纳税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职员工,对教育公平测度的研究几乎都集中在对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及其影响所涉及的各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不同理解与证实上.教育公平及其测度的基本原则为机会均等、财政中立、水平公平、垂直公平和充足性.  相似文献   

9.
李新萍是郑州教育电视台教学部主任。前不久,她以制片人、策划人、主持人、导演的身份,制作了一部20集的大型纪录片《走近西方教育》。在枫叶国度加拿大和教育高度发达的美国,她和国外的教育同行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深入交流,并对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职业学校全面进行了采访,从而对西方教育有了切身的感受。在与她的交谈中,记者真切地感受到她对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0.
品德教育应首推感恩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恩是指“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感恩教育是教育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