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兵  苏屹  李彤  万民 《科研管理》2018,39(3):11-19
高技术企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等特点,是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国家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在考虑时滞效应的基础上构建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两阶段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应用动态两阶段DEA模型对两个阶段的绩效进行评价,通过对我国27个省域2012-2015年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全面分析各省高技术企业在技术研发以及技术转化两个阶段的效率。研究表明:我国各省之间的高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水平上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大部分地区的高技术企业存在重视中间成果而忽略商品化产出的问题,需针对不同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差异性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对策。研究成果为更客观的评价我国不同地区间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供了工具,为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视角,考虑共享资源在两个子系统间的分配结构,构建包含共享投入在内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共享投入两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9个省份2010—2014年的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综合效率水平不高,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效率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研发创新综合效率基本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省际间高技术产业效率差距较大;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效率显著高于成果转化效率,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利用模式属于“高技术开发,高成果转化”型的省份仅占样本总数的27.5%,且主要来自东部地区。最后,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视角,考虑共享资源在两个子系统间的分配结构,构建包含共享投入在内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共享投入两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9个省份2010—2014年的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综合效率水平不高,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效率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研发创新综合效率基本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省际间高技术产业效率差距较大;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效率显著高于成果转化效率,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利用模式属于"高技术开发,高成果转化"型的省份仅占样本总数的27.5%,且主要来自于东部地区。最后,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情况,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知识产权保护与我国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关系,文中运用DEA方法对我国2009—2016年29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同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两阶段效率存在着区域特征,可以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为3类;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开发阶段创新效率存在抑制作用,对经济转化阶段创新效率作用不显著.技术开发阶段,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高创新效率地区创新效率提升,而对低创新效率地区存在抑制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对低创新效率的经济开发效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两阶段创新效率的作用存在着差异,且在高创新效率地区其正向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5.
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研发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松弛变量的DEA模型,基于价值链视角将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过程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并分别对其效率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论有:技术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平均效率都较低,且都主要来自于纯技术无效率;技术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平均每年分别改进11.9%和3.7%,这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企业所有权结构、市场结构、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等因素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有较大影响,而企业规模对研发效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使用两阶段DEA-Windows方法,基于2005—2012年中国28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对技术创新整体效率和两个子过程效率的变动趋势及区域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过程整体效率及两个子过程效率均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整体效率(E_0)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技术研发效率(E_1)亦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转化效率(E_2)则呈现震荡状态;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过程效率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内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尹伟华 《情报杂志》2012,31(5):94-98,127
根据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分解为技术研发过程和技术转化过程,通过构建固定规模报酬的网络SBM模型对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和两个子过程效率都较低,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技术转化过程并不是导致技术创新活动相对低下的主要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表现为两过程效率的双重低效或一高一低;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明显的"阶梯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8.
在将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分为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应用与改造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利用链式DEA方法对我国17个高技术行业科技投入产出链效率进行研究,发现不同行业投入产出链效率差异较大,同一行业科技投入产出链的不同阶段效率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并按照效率特点将各个行业划分为“兼优”、“兼劣”等四类,通过深入分析不同类别行业效率的特点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效率改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两阶段视角,将网络SBM模型和DEA窗口分析方法相结合测度分析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2002—2011年间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动趋势、行业差异和收敛性。研究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值总体偏低,半数以上行业两阶段效率均处于低位区间,改进和提升空间很大;技术转化效率一直显著高于技术研发效率并呈震荡上升趋势,两阶段效率失衡问题非常明显;技术创新总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存在收敛,但技术研发效率不存在收敛。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我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基于技术创新价值链原理构建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根据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数据,分析我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研究表明:①我国环保产业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65和0.23,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偏低,尤其是技术转化效率很低;②东中部大部分地区纯技术效率低于规模效率且规模报酬递减,造成创新效率低下的原因并非是创新投入不足;③部分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规模效率低下且规模报酬递增,创新资源投入不足制约了创新效率的提升。据此提出提高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加快环保产业技术产业化和商业化,提升环保产业技术创新的产出层次和水平,拓展环保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定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测度出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再基于创新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两维度,结合对数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体现,人力资源直接投入对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人力资源间接投入对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并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制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采用VAR模型研究技术创新三阶段中制度变迁的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变迁对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冲击效应,且冲击在一定时期后趋于稳定。技术创新三阶段创新效率在制度冲击的作用下具有不同的特征,制度变迁主要在技术开发阶段及技术转化阶段发挥作用,促进创新效率的提升,且首先直接影响技术开发阶段,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类别的制度也会对创新效率产生不同的冲击效应。高技术产业若要走出目前的创新效率低位徘徊困境,需要在制度改革过程中重视对技术开发效率带来的冲击效应。坚持稳健规范的制度变迁过程,继续深化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及制度规范力度,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渠道、研发补贴及税收减免政策。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力,科学有效地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效率进行评价,对于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三阶段链式关联网络DEA模型,测算了我国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整体效率及三个子阶段效率,对创新系统子阶段间的关联有效性以及区域创新过程效率的差异性进行了分类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整体效率及三个子阶段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总体来看创新效率值都不高,特别是整体创新效率和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较低;通过对创新效率进行分类分析,发现仅少数区域在知识生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三个阶段的效率都比较高,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创新效率不高,需要根据创新过程中的低效环节,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4.
《软科学》2019,(10)
从创新投入产出视角,运用基于实数编码的投影寻踪法测度了2009~2016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利用泰尔指数法分析了实际效率的差异及构成,应用经济收敛理论检验了实际效率的收敛性。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三大区域间、省际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全国与东部地区实际效率存在σ收敛,而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存在σ收敛;全国及三大区域实际效率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即初始条件相同时,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趋于相同的稳态水平;在考虑企业规模、政府支持、产权结构等影响因素时,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实际效率趋向各自的稳态水平。  相似文献   

15.
将区域创新生产活动分为技术投入开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DAG方法考察高技术产业技术跨区域扩散效应,提出技术扩散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研究3种类型的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专业化、多样化和互补性)对区域创新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中心技术辐射作用加强,东中部地区技术交流密切;专业化、多样化分别抑制、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活动,互补性不能有效增加企业创新生产的倾向;从价值链视角看,区域创新投入开发阶段比成果转化阶段更具有空间依赖性,但创新投入开发阶段缺乏产业市场化的引导,存在技术扩散障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评价201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在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市场化三阶段的创新效率。研究表明:三阶段创新效率在各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东部地区一直处于领先水平,中部次之,西部三阶段效率变化较大,东北最低。东部一直是科技发展最快、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在创新三阶段效率最好,东北处于产业转型阶段,引入创新技术有望重新回春,加大科研成果市场化的进程,整个高技术产业创新进程还是要联动发展,让整个创新链活起来。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模型与体系,基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规模报酬以及投影分析五个视角,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对2005年—2012年京津冀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静态与动态分析。结果发现,天津高技术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效率最高,河北最低;具体行业技术创新效率三地区各有差异。最后对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从政府、产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建议措施,以达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8.
张晓瑞 《情报科学》2019,37(12):128-133
【目的/意义】科技信息被高技术产业吸纳并进行有效转化的过程可以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并 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区域创新水平。【方法/过程】为了深入了解高技术产业科技信息成果转化状况,采用超效率DEA 模型和收敛方法对2012-2017年我国28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结论】效率测算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 在科技信息转化方面的整体创新效率较低,并且呈下降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高、中、低的阶梯 现象;各地区的自身发展不稳定,没有成熟的技术创新发展模式。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科技信 息转化效率整体呈收敛趋势,但仍需要进一步协调地区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依据本论文测度的相关结论,提出 了高技术企业科技信息转化效率的相应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传统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FA)由于无法消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从而导致测评结果不真实。采用二者相结合的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创新投入规模不足是制约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瓶颈;政府支持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利于创新资源冗余减少,而市场开放度可显著促进创新效率提升,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减少人力投入冗余,对财力、物力投入冗余的减少有负向促进作用。进一步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将我国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最后,就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运用SFA修正DEA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17个子行业的创新效率.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技术吸收阶段创新效率偏低,而易受环境影响的知识创造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出现了虚高情况;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中技术因素发挥主导作用,规模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技术吸收阶段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高于知识创造阶段与成果转化阶段;外部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各创新价值链阶段的影响皆存在很大差异,既会导致某些创新投入资源冗余,也会从价值链内部增进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