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国对教育的组织与管理的权力主要归属各州,这是因为美国宪法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权力做了划分。宪法第十修正案规定“对于宪法既没有明确授予联邦政府,又没有明确规定不能授予州政府的权力,这类权力归各州政府,或属于人民”。  相似文献   

2.
曹刚 《家庭与家教》2002,(11):28-29
小布什当选美国总统后,他的夫人劳拉成了美国的第一夫人。可是在美国人的心目中,真正的第一夫人是小布什的母亲芭芭拉·布什。在美国历史上,有两对“父子总统”,一对是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他的儿子约翰·昆西·亚当斯当了美国第七任总统,可是,在他上台时,老总统和夫  相似文献   

3.
进入现代,美国<联邦宪法>面临严峻的挑战.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发生了一场"宪法革命":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张和总统权力的膨胀.此后,这一趋势得到加强并被崮定化为宪政模式的永久改变:联邦制由"二层联邦制"变为"合作联邦制",联邦政府权力结构由三权均衡变为所谓"强总统"模式.然而,<联邦宪法>的延续性虽未遭断绝,但其延续不应被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延续.  相似文献   

4.
教学思路设计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课的要求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据此,岳簏版教科书“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设置了“联邦宪法的制定”“1787年宪法”“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和“两党制”四个子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曾将美国的分权模式称为“现代国家最完善的例子”。这种分权模式除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完全分立 ,相互制衡之外 (即横向分权 )还具有一个显著特点 :实行联邦和州的分权 ,即纵向分权。这种纵向的制衡分权使美国成为了现代联邦制国家的典型。美国现有 5 0个州。“州”是组成联邦的单位。以法律上讲 ,各州政府的权力和联邦政府的权力都是由联邦宪法直接授予的 ,两者并无统属关系。1789年生效的联邦宪法对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权力做了很多规定。但原则无非两条 :一是联邦的地位高于各州 ;二是联邦政府同各州各有其“专有权力”…  相似文献   

6.
罗斯福新政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创新是对美国传统宪政体制的突破,它要求一次“宪法革命”。这些革旧布新是对政治权力和各种利益的再分配,利益和权力的重组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宪法危机”。在美国法治至上和程序至上的宪政体制下,以罗斯福总统为代表的行政、国会和最高法院及有第四权之称的美国新闻界在“宪法危机”之中为各自的权力和利益博弈。为解决危机,美国政府各方在宪政体制提供的“谈判”的机制下以“斗争促团结”,相互协商和妥协,为美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寻求“共识”,最后在宪政的轨道上化解了“宪法危机”,促成了“宪法革命”的实现,确立了美国现代宪政体制发展的方向,为美国找到了一条宪政体制下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一、美国联邦制度与特殊教育联邦制是美国宪法所确立的国家结构形式。在联邦制下,联邦政府保护人民旨在获得一定的公益的权利、自由和活动,同时也享有一定的管理国家的权利。根据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联邦政府享有宪法所赋予的特别的权力;宪法没有赋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属于各州。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是美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不对议会负责,直接对“选民”负责。 帝王般的总统。19世纪以前的美国,权力中心倾向于议会一边,自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入主白宫,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权力中心开始由议会转向白宫。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为总统,借拯救经济危机宣布实行“新政”,总统权力得到极大的扩张和巩固,奠定了帝王总统的地位。 行政大权集中在总统手中。总统是美国的最高行政首长,他有权任命内阁部长、最高法院法官、驻外大使、公使以及其他高级官员。内阁部长对总统负责,一切听命于总统。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与法律有同等效力。美国宪法虽然没有规定总统有罢免权,但除联邦法院法官外,对行政部门的官员总统能要求他们辞职。内  相似文献   

9.
前一段时间,我国有人认为美国比较好地实行了三权分立,垄断资产阶级各集团力量比较平衡,提出要在中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似乎三权分立是最完善的政权组织形式。我认为,“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是美国宪法的原则之一,它对防止联邦政府滥用权力,稳定资产阶级的统治,确实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三权分立原则在现代美国政治体制中并未得以充分实施,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是由政府首脑即总统包打天下的。本文拟探讨美国总统权力的扩张及其原因,进而分析美国三权分立原则的阶级实质。  相似文献   

10.
新编初三《思想政治》新教材第71页对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权力是这样表述的:“议会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民主表决的方式,制定国家法律,决定国家大事。”第75页对美国总统、副总统的产生是这样表述的:“美国通过国会选举的总统、副...  相似文献   

11.
当事人陈述具有两种涵义,其一为当事人基于诉讼主体地位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其二为当事人基于证据方法之地位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前者为意的表示,性质上属于观念通知,后者为知的表示,性质上属于事实行为。由于两种当事人陈述涵义、功能及性质有别,故应适用不同的制度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现代化社会启蒙的过程和特点,来解读夏天敏的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中的人物形象,揭示出当下云南高寒山区启蒙思想的缺失和失败,直射出文学创作中责任和良知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幼年的不幸和深厚的儒学教育养成了他早期“道德至上、国家至上、民意至上”的民本思想。他用这种思想观察和思考辛亥革命后复杂的社会现实,既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又对他抱有极大幻想,希望他作一个强有力领导人统一国家以稳定动荡不定的社会现实,表现出拥袁反袁的矛盾心态。随着袁世凯本质的暴露和李大钊对西方思想的研究,他开始用西方民主思想改造发展传统民本思想,将“天赋人权”、个人主义与“民为邦本”、“入世有为”相融合,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民彝”思想。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的方法系统地改造传统民本思想,揭示了“仁政德治”的虚伪性和落后性,以新型的无产阶级党群关系取代传统的君主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初中化学“综合启发,评价开拓”教法试验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试验优化的标准,运用系统科学原理提出了该教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和要求,并在教学中予于了实施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在《挑战》一文中,姚斯主要强调接受主体的历史性,但同时姚斯也并没有忽视文学的创作以及文学作品本身的历史性,而将文本历史性与社会历史发展、创造主体、接受主体的历史性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来源于对中国西部旅游业发展现状的深刻分析与准确把握;准确定位西部旅游发展的特质与目标;发展西部旅游经济要拿出可行性方略与便于操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清末新政是一场王朝自救运动,历时十年。日本参与并引导了这场改革,期间中日关系相对缓和,日本亚洲主义影响下的对华政策给这一现象带来了答案。  相似文献   

18.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一科学论断,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途径和实践模式,正确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联系,并探讨三者融会贯通、有机统一的运行机制,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无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史上的先锋人物,也是位叙事大师,开创了崭新的叙事技巧,并将其完美地结合在小说的各个环节中,为整个叙事服务.从海明威的巅峰之作<老人与海>中,可以寻找出其聚焦变换的现象,其在整个叙事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在文本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20.
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原因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几十年来史学界已有定论,即客观上反革命力量大于革命力量,主观上由于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执行了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本文试图从统一战线内部就国共两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对改组后国民党性质的认识以及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等方面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主观原因做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