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量的文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密不可分.针对产业结构是多因素变量的特点,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及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揭示了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扩大就业力度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促进就业结构良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选择上海、安徽、重庆作为东、中、西部的典型代表,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测度三个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第一产业仍然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虽然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地区第一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越均衡,但其比较劳动生产率也越低;上海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趋近饱和,而安徽和重庆第二产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就业吸纳能力;上海第三产业的就业促进作用有限,而安徽和重庆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东部地区必须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劳动力转移,进而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中西部地区则应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接纳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3.
论体育本体产业结构与体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体育本体产业与社会就业的关系、体育本体产业结构与体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结构的关系,探讨体育本体产业结构对体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结构的影响,并提出国家优化体育本体产业结构的建议,以此促进体育学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4.
农民收入:工业化的首选目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农民收入低 ,城乡收入差距大的根本原因 ,在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农业与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工业化的过程将在增加工业产出量的同时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转移 ,使就业结构适应产业结构、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工业及服务业趋于均等 ,从而增加农民的相对收入 ,实现城乡收入均衡。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健全和完善市场制度 ,彻底消除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各种以政府为背景的垄断 ,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利用VAR模型分析天津市对外贸易与就业、产业结构变动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导向率与就业、第三产业结构变动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第二产业结构变动呈正相关关系;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进口渗透率与就业、产业结构变动及收入之间的关系不显著。而且居民收入的提高是因为对外贸易引起就业质量的提高而不是就业量的增加。因此,天津市应充分利用和优化对外贸易政策,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以及居民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我国近十年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构成比,以及与其他国家相比,得出我国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产业结构优化度低和区域发展失衡导致向现代产业转变的进程将很缓慢。另外,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缺乏雄厚的资金、技术和完善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重庆市1997—2013年间有关数据,考察了重庆市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化过程、两者间的协调性,对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增长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按照第三产业四个层次划分,第二层次比重明显高于其余三个层次比重,且这种比重差距正被第二层次正向变化和余三层次负向变化趋势继续扩大,其中以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和以金融、房地产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在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方面呈现阶段性波动特征,而且其行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明显不相称现象;传统行业就业吸纳能力趋于饱和,劳动力有向外转出迹象,而新兴行业就业吸纳能力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积极化、岗位多元化、地域广泛化、就业结构矛盾化与差异化等现状,探析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学生自身情况、家庭环境等因素对高职工程造价学生顺利就业的影响,从而提出促进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改善就业结构,以创业促就业.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对于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合流再分流的办法改变目前把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截然分开的教育结构。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对劳务市场的预测;课程的设置要适应现代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在农村中普及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了“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征,从“对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对教师知识垄断与权威”以及“高校体育信息化与体育教师‘大数据’技能缺乏”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大数据”对高校体育的挑战;研究认为:“大数据”时代高校体育生态系统的演替要注重管理协同、教师职能演进以及大学生体育自觉性;最后,构建出基于“精准服务”的高校体育生态系统二维协同模式,以应对“大数据”带来的高校体育生态的变化,并对其操作的逻辑依据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88—2007年我国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模型,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对国内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是促进作用逐步增大,说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在向着有利于就业的方向发展;不同类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劳动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国内就业的净影响绝对数量最多、比重最大,而劳动—资本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绝对数量最少、比重最小,技术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增长速度最快,资源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增长幅度最小。国内就业受到对外贸易的冲击程度最终取决于国内产业结构的状况,应大力发展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以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扩大拥有自主知识品牌与核心技术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时应注重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配套性;同时,要减少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加大对技术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口。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代体育产业发展进程中,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破解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具有现实意义。采用供给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剖析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表现形式,解构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形成原因,探寻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供给侧破解路径。研究表明:1)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表现在:体育产业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供给结构等方面。2)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形成原因有:经济体制决定体育产业结构、体育发展战略固化体育产业结构、大众需求结构钢化体育产业结构。3)体育产业结构性失衡的供给侧破解路径为:明晰政府与市场边界,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体育产业结构政策,发挥体育产业在体育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推进体育供需平衡,发挥体育产业在促进体育消费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显得尤为重要。运用产业经济学、新供给经济学相关理论,在现实审视体育产业结构与文化产业结构、旅游产业结构差距的基础上,剖析体育产业结构的内在诉求,提出体育产业结构的供给侧优化路径。研究表明:(1)与文化产业结构和旅游产业结构相比,我国体育产业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不合理;(2)体育产业结构要以满足大众体育需求为目标、要以促进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协调发展为要求、要以推进体育产业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为方向、要以发挥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重点;(3)体育产业结构的供给侧优化目标是破解体育产业结构性矛盾,满足大众体育需求;优化要求是加强政策引领,促进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协调发展;优化方向是确立体育主导产业,推进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优化重点是增强体育产业的扩散效应,发挥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西南地区4个省份的就业人数与产业转型升级耦合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创建综合发展水平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西南地区的就业人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协调程度,得出:(1)西南地区就业人数综合指标得分在0.16—0.33区间内,产业转型升级综合指标得分在0.1—0.46区间内;(2)2010年至2018年西南地区就业人数与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度在0.47至0.5之间,增幅缓慢。发现,西南地区就业人数与产业转型升级耦合协调发展度较低、三大产业产值与其就业人数不匹配、城镇就业人员与城镇化进程不相符。建议:一是加大对人力资源培育力度;二是深入挖掘高新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三是创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体育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愈加紧密,探究体育产业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依据赫希曼基准、收入弹性基准、过密环境基准等,体育产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强、需求收入弹性大、绿色低碳等特征,可通过发挥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城市社会转型、城市生态转型。体育产业促进城市转型的作用体现在,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拉动城市经济增长、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推动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促进城市经济转型;有利于促进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转变、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吸纳城市人口就业,促进城市社会转型;有利于促进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与服务、减少碳排放,促进城市生态转型。鉴于此,提出打造区域体育产业集聚、推动体育主导产业发展、多措并举提供体育有效供给、推动体育产业融入城市整体规划、探索体育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发展等策略。  相似文献   

17.
“双碳”目标下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双碳”目标下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在宏观层面,积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在中观层面,促进体育产业低碳转型发展;在微观层面,推进体育消费低碳发展。“双碳”目标下体育产业结构优化需要围绕生态效益优先目标,迈向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挥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优化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推动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建筑、场馆服务、体育制造等业态低碳发展。“双碳”目标下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应围绕生态优先,构建体育产业结构生态化系统;机制创新,创新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机制;供需对接,打造低碳体育产业结构与培育低碳体育消费;政策引领,制定低碳体育产业结构政策。  相似文献   

18.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是在国内传统工业衰落、产业空洞化、对外贸易严重逆差以及经济衰退背景下提出的,目的不是要步回传统的工业化时代,而是开展对制造业材料、工艺、技术、动力能源、管理、服务形式、生产模式的一场创新活动,是对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的再造,预示着一场由美国主导的新的产业革命的开始。重振制造业是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核心;尽管面临经费投入多、结构性成本高、就业难度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就业人口老龄化以及工程师不足等困难,通过立法重振制造业、建立制造创新中心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改革教育与培训体制、加强知识产权与贸易保护等措施,"再工业化"已经对美国制造业的振兴、就业状况等带来一定的影响。美国利用国内页岩气革命带来的能源低廉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将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制造业对美国制造业的成本竞争优势被削弱,技术差距拉大。为此,中国必须重视这场由美国主导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动向,借鉴其研发、投资经验与模式,推动技术研发与创新,提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实现产业结构的高新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