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都希望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知识,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浓厚的兴趣,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学性,能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浓厚的兴趣,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的疲劳,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愿望是所教的学生都能乐于接受自己所传授的知识,而学生是怎么想的,能否愿意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方法.尤其是目前南宁市初中生物科不是中考科目,有的学生认为生物科可学可不学,这更为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浓厚的兴趣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他们的智慧和创新能力;浓厚的兴趣,还会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课外时间敢于实践,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优异成绩.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教师都希望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的知识,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二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浓厚的兴趣,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浓厚的兴趣,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的疲劳,从而提高效率,取得优异成绩。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知识,让学生能主动接受,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父母的督促和教师的说教。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可以说,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更是求知的源泉;兴趣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能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教师作多方面的努力,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一、充分利用电脑科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电脑科件辅助教学的优势,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创设学生乐以接受问题的情景,使数学教学中抽象的概念、单调的数学符号、严谨的逻辑推理,变得新鲜有趣,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94~95页统计知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一年一度的小动物运动会在这天晴气爽的季节拉开了序幕,瞧,运动会上的小动物  相似文献   

6.
胡玉辉 《成才之路》2012,(18):37-37
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原动力,只有学生真正对所学科目产生了浓厚的、欲罢不能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习语文和学生自己会学语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张雪芹 《考试周刊》2012,(18):30-30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学习者强大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就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教师都希望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知识,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尤其是生物在当今高考理综试卷中所占比例不高的情况下,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养成主动地学习和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浓厚的兴趣,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的疲劳,从而提高效率,取得优异成绩.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学习的动因。教师若能利用生活中的情境赋予知识鲜活的灵魂,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提出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往往能诱发、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则可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学生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学习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地接受它,集中精力地学习它。只要运用渗透学科功能、创设教学情境、律动游戏教学、现代教学手段、创造展现平台等方法,就能培养学生浓厚的音乐兴趣,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课堂,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申文成 《成才之路》2013,(10):15-15
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促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求知欲,并为之不懈追求,进而产生获得知识、掌握能力的动力。作为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务必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浓厚兴趣,力促学生自觉按照教师的要求,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究,进而实现课堂高效,让学生快乐成才。  相似文献   

12.
李朋利 《学周刊C版》2011,(3):105-105
数学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一位初中学生来说,教师应该能够将其带人富有探索精神的课堂,使他们走进无穷魅力的知识宫殿.要做到这一点,这就需要教师拥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浓厚韵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形成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上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知识的动力,是发展思维的前提.浓厚的兴趣可以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发现,课堂学习效果倍增.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我浅谈一下如何激发学生课堂学习语文兴趣的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4.
委雯 《上海教育》2000,(10):49-50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如果让儿童到学校静坐在教室内,针对一本书反复背诵是学不到一点活知识的。相反会导致神经紧张,厌恶学习,丧失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儿童生来是好动的,教学应该让儿童自己做试验,自己在活动中直接接触各种事物,以获得有用的经验。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是要求学生正襟危坐地聆听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现成的知识,结果导致了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而杜威的这番话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要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是推动人们去认识  相似文献   

15.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在教学活动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导入新课做得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愉快主动地去获得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方法,本文试图论述导入方法恰当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衡量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标志,不是以教师传授多少知识、技术为尺度,而是以学生接受和掌握多少知识和技能为准则。对教学的高要求,不仅需要教师教好,更要让学生学好。通过更新,改革教学措施,诱导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分析探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同时数学也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注重解题思路方法,对学生进行类似填鸭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甚至对数学产生厌学的心理。通过总结自己执教以来的教学经验,提出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入手,变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更好地学好数学这一重要的学科。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人才成长的起点,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它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自己生活的需要。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就成了轻松的引路人。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注重开展多彩的教学活动,就能吸引学生,使学生把精力投放到学习上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既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又培养能力。一、在快乐的学习中培养兴趣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学中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由于学生平时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知识积累,已对历史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很愿意学习历史学科。加之有它自身的学习特点,很多历史事件等知识,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就能掌握;一些隐含的较难理解的历史知识,通过查找资料、合作探究以及教师的点拨也掌握了。  相似文献   

20.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创造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条件、环境和氛围,这不但会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且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