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晓  周明星 《职教论坛》2007,(23):62-64
《考工记》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科技专著,是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书中保留了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它不但在艺术史、工艺学等学科方面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同时也在职业教育方面,特别是职业分类、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培训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文献,对现代职业教育研究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史科学的学科概念,学科范围和内容对《中图法》史料类类目的设置,类集文献的限定和归类进行了探讨。提出类目的设置应既符合学科的知识体系,又有利于文献的类集。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共和国史研究领域主体反省意识的凸显和学科发展意识的觉醒,为共和国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概括说来,国史研究的理论发展表现为如下几点:倡导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化共和国史研究;正确看待保密档案与普通史料以及口述史料与文献史料的辩证关系;倡导历史主义的历史评价;提倡知人论世的历史人物评价;更加注重学术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地处中俄边境的黑河市民间保存的家谱数量非常可观,家谱作为宗族历史的见证和文化载体,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还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献价值,对中国家族史、地方史、民族史和边疆史等学科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历史是服务于生活与认识的教育,以史明鉴、在真实的历史中渗透教育,是历史学科的最大价值。史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材料,历史研究若是离开了史料,就会成为空谈。因此笔者认为应将史料实证素养纳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教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够不断对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做出探究。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口述史是一个二重概念。它既是一套学术体系或曰学科,又是一种方法论。作为学科的口述史与作为方法的口述史在运用方式上有同构性,但在研究理念上则有质的不同。有关回忆录、访谈录等是否算作口述史以及国史研究中的口述史是否可信等问题的争论,实质上是没有区分作为学科的口述史与作为方法的口述史的差别。口述史学是"记忆中的历史",口述史料是文献资料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它 是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纽带,更是高考能力考查目标要求 “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重要体现。本文论述了 选择史料的侧重点,如教材优先、丰富多样、二重证据、乡土史 料等角度论证了构建历史“智慧课堂”的原则,从而有效地拓展 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史料是环境史研究开展的基础,其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将其分成五个方面:一是部分学者从总体上论述了环境史史料的分布、特点、种类、研究方法等;二是对环境史史料的案例分析,即以某种、某类史料为主,对其中蕴含的环境史史料掘取和研究;三是环境史史料的断代分析,即以时间段为视角,分析、研究时间段内的环境史史料;四是分析、研究区域内的环境史史料;五是环境史史料的整理、信息化研究。并分析其成就、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由于口述史研究方式的特点,它的研究范围主要限于现当代史,口述史对中国现当代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口述史料是中国现当代史研究中除文字档案之外另一重要史料来源,是抢救中国现当代史料的重要手段,是丰富历史资料、加强历史研究的公信力的需要。口述史可以使中国现当代史突破教条化、单面化的倾向,其研究方式是一个系统的、立体的、易于激荡思维的研究方式,其研究方式有利于采用多种现代学科手段,便于应用于历史学各分支学科,可以拓展中国现当代史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革命史史料学》(北京大学张注洪教授著)已由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出版。该书共29万多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的研究与文献资料概述”,按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介绍了研究情况和主要文献资料,第二部分为“中国现代革命史史料学专题探讨”,专门介绍了怎样利用历史文件、回忆录、外国文献等进行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方法。最后还附有“文献  相似文献   

11.
<正>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就是历史学科所强调的学生应该形成的"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在史料实证这一学科核心素养中,需要学生从掌握多种搜集史料的途径出发,学会对搜集来的史料进行分类整理,并能够辨析史料的信度与证史的  相似文献   

12.
高昌回鹘史是古代西域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研究成果颇多,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特别是由于一些基本概念模糊不清,从而影响了学科的深入发展.故有待于作进一步探讨.文章分名称、研究范围和意义、主要史料概述和研究史等专题,比较系统地简要介绍了高昌回鹘史研究的主要文献和成果,并阐述了本人对高昌回鹘史相关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高昌回鹘历史进行一番理论架构.以使人们对高昌回鹘在西域的活动以及重要性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史是近年史学界较为关注的一种新型史学范式。就中学历史教育而言,亦可作为建构历史情境及整合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以改革开放史的教学设计为切入点,以日常服饰的流变为线索,探索如何应用日常生活史的视角和方法来实现社会和普通人在重大历史环境下的交错互动。研究认为,日常生活史有助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层次拓展:其基本出发点符合当前唯物史观的理论实践方向;有利于立体地为历史学习者建立时空观念和培养历史解释能力;在引导图像史料、口述史料等新型史料系统性运用的同时,增进历史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直通家国情怀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环境史是正在构建及完善的历史学新兴分支学科,史料学是其亟待建构的基础领域。环境史学建立于传统史学基础上却又突破其框架及范式,具有既普遍又特殊的特点及视域。环境史史料学既具备传统史料学特点及基本理论、方法,也具有跨学科研究独具的特点,不仅重视传统史学推重的"二重证据",也重视实地调查(田野考察)资料、非文字资料及跨学科资料。在民族区域环境史及具体问题研究中,将不同类型史料结合应用,使环境史尤其民族区域环境史研究建立在可信可行的基础上,构建一门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史学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文选的教学内容日趋丰富。立足选文范围、内容编排、练习文选、文化常识、史料分析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国历史文选教学内容的现状,提出如下教学建议:选文范围应以传统史部文献为基础,尽可能广泛涉及各类型文献;内容编排以史、经、子、集为序更为合理;史部文献应分二级类目,最好把史部的二级类目与经部、子部、集部并列;练习文选最好采用原版古籍片断的影印;文化常识的介绍要紧紧围绕中国历史文选的教学内容展开,不宜过多;教材编写与教学过程应从史料考源、史料比较、史料研究方面着重加强史料分析。  相似文献   

16.
《河西学院学报》2019,(4):66-71
贾植芳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设思想散见于序、跋、讲稿等文献中,他的治史思想对当下的文学史写作仍具有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文章侧重于从现代文学的史料建设、学科性质和尊重历史的文学史书写三个方面来阐述贾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出土文献的大量增加,尤其是简帛文献的不断发现,为古史研究提供了许多新材料。清华简《系年》中的有关内容体现出极高的史料价值,这可以从证史、补史、释史等方面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18.
2020年7月浙江历史选考第25题以唐武德钱的读法争议入题,但本题选取的配图却存在明显疏漏,与唐武德钱的钱文字体原貌相去甚远。笔者根据实物史料和文献记载对试题中武德钱的钱文字体进行勘误,并联系统编历史教科书中有关于中国古代货币史的内容,进一步从史料和逻辑两个层面对武德钱的读法问题做了研究探讨,希望能够给同仁们的相关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并请指正。  相似文献   

19.
历史是过去的存在,历史研究必须用史实说话,即“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原始史料不一定就是史实,因为,历史记录往往都带有主观性。历史研究要详尽占有第一手资料,善于比较、分类、辨疑、求证,并在辩证分析和逻辑分析中,对史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有史证意识。  相似文献   

20.
史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基本条件。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马克·布洛赫曾从史料的分类、史料的流传与作伪、史料的辨伪与考证等几个方面对史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过探讨。他的史料学思想,至今仍对完善史料学和进行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