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长要善于倾听教师的谈话。教师找校长谈话,有五种情况:一是教师的谈话是由你引起的;二是教师找你谈话的目的是想得到你的帮助;三是为了问你诉说自己对某件事的忧虑;四是向你反映你尚未了解和掌握的新问题、新情况;五是就某一问题向你发表他的见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校长要善于区别情况,倾听教师谈话,尽量使教师满意而归。为此,不论教师的谈话出于四种情况,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专心校长倾听教师谈话,应当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还要让对方明白你在倾听。比如目光应凝视对方;在适当的时候用“嗯”、“哦”、“好”等有声语言传…  相似文献   

2.
在人际交往中,校长要善于倾听教师的谈话。一般情况下,教师找校长谈话有五种类型:一是教师所谈的内容问题是由你引起的;二是教师找你谈话的目的是想得到你的帮助;三是为了向你诉说自己对某事的忧虑;四是向你反映某一你尚未了解和掌握的新问题、新情况;五是就某一问题向你发表他的见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那么,校长应怎样倾听教师的谈话呢?一、专心校长倾听教师谈话,首先要全神贯注,集中注意力。第一,要凝神倾听。目光应凝视对方,向对方传递这样的信息:你正在全神贯注听他谈话;第二,在教师谈话中间,你应在适当的时候用“嗯…  相似文献   

3.
专心·虚心·诚心——校长倾听教师谈话的艺术吴运友在学校人际交往中,校长要善于倾听教师的谈话。一般情况下,教师找校长谈话有五种类型:一是教师的谈话表明问题是由你引起的;二是教师找你谈话的目的是想得到你的帮助;三是为了向你诉说自己对某件事的忧虑;四是向你...  相似文献   

4.
校长少不了经常要与教师谈话,交流思想,在与老师谈话时要注意些什么?以下是我在工作中领悟的几个技巧: 一、要平易近人,忌摆架子 校长只有平易近人,教师才会敬重你,才会乐意接受你的意见和向你敞开自己的心扉。如果校长摆着架子、咄咄逼人,教师自然会对你敬而远之,你的话他听不进,他的话你也掏不出。  相似文献   

5.
在商务谈判中,要减轻或消除“听”的障碍应该做到五“应”和五“不应”。即:应充分利用寒暄,应通过记笔记来集中注意力,应有鉴别地倾听对方发言,应克服先入为主的倾听做法,应创造良好的谈判环境;不应轻视对方而抢话或急于反驳而放弃听,不应使自己陷入争论,不应为了急于判断问题而耽误听,不应回避难以应付的话题。不应逃避角色的交换。  相似文献   

6.
生言 《江苏教育》2005,(3A):38-38
在一所不大的学校里任个校长,说老实话还能算个“官”吗?但是,当你看到一些年轻人被提拔为校长后的行径,你就会对校长是不是“官”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本来是正常的开会布置工作的场合,却被他当成了显示权力的舞台;本来是大家的一致意见,却由于事先未向他请示,没有体现出他一把手的“权威”,他便有意否定;本来是一件打个电话就可解决的事,他却要老年教师楼上楼下地跑,直跑得气喘吁吁。难怪老年教师这样唉声叹气地说:“难道当官的脚就那么金贵?”……这些人正是年富力强之际,却推掉课务,一心一意地去做“官”。一句话,这些校长身上的官气太重。  相似文献   

7.
把微笑送给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对话”。 教师要调整好心态,以最佳的教学情绪面对学生,对学生真诚微笑,微笑着去“倾听”。这里的“倾听”,不仅听其言,也要观其行;不仅对出色的表现给以微笑,表达你对他的欣赏、激励,对出现错误的也要给以微笑,表达你对他的热情勉励,引导其改错。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学段的口语交际中指出,“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可见,学会倾听是构建互动交流、和谐共生的新课堂的重要保证。有这样一则故事: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在访问一位小朋友时问他:“你长大后想要干什么?”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听.是人们用以沟通、交往的基本方式之一。倾听.是人们在沟通、交往时表示对讲者尊敬或重视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听者对讲者的一种评价态度。学会倾听.意指要会运用“听”这种沟通、交往方式来了解对方,让对方在你的“倾听”中感受到被尊敬或被重视.并在你的“倾听”鼓舞下能够尽情“倾诉”。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过程中,会不会“听”,能不能够“听”;会不会“倾听”,能不能够“倾听”,直接决定着你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也直接决定着学生对你的反应.更直接决定着教育引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是抵触不顺从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要特征是: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具有明显的“对抗”、“反控制”情绪。其主要表现为:对校长的领导不以为然、消极对抗或公开“顶牛”;对校长感情冷漠、有隔阂;看问题偏激,易于煽动。对于有逆反心理的教师,是校长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仅影响工作,还会损害校长的威信。本文试从分析教师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入手,然后对症下药,对于如何防止和消除教师的逆反心理谈几点看法。一、教师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一)教师主观原因1.个性原因…  相似文献   

11.
对新时期的学生实施有效的管理,是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建设者的前提。而要做好学生工作,谈话是必不可少的方式。因为谈话不仅可以打开学生的心扉,消除学生的苦恼和疑虑,而且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班级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一、与学生谈话时,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找教师谈话,一般总是有某些原因或目的的。比如,反映某些情况、表达自己的见解或者希望得到帮助等等。教师在倾听时应该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很重视他的谈话。在语言方面,应在适当的时候用“嗯”、“噢”、“好”等回应性的语言,传递教师对谈…  相似文献   

12.
教师逆反心理是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是抵触不顺从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要特征是: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具有明显的“对抗”、“反控制”情绪。其主要表现为:对校长的领导不以为然、消极对抗或公开“顶牛”:对校长感情冷漠、有隔阂;看问题偏激,易于煽动。  相似文献   

13.
一名已经读五年级的学生,没有当过一次“三好生”。在期末表彰会上,当他羡慕领奖的同学时,一同学猛然提醒他:“快,校长喊你,你也是三好!”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动得不知所措。当他郑重其事地走上去向校长敬了一个队礼后,校长却奇隆地问他上来干什么。  相似文献   

14.
杨卫国 《教育导刊》2004,(23):55-56
一、新课程改革下现代校长应树立的管理理念 1.角色定位理念社会对校长期望的多样性以及学校管理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校长社会角色的多样性。一般来说,校长要担任的有如下儿个主要角色:①教师之长的角色。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校长,那你首先要努力成为一名好教师。”而好教师的标准主要是两条,一是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较强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去年,我在一次培训会上谈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到教师要抓紧时间多读点书。会后有位教师走上来,随意地说:“麻烦你给我开个书单,我要读点书。”——如果是学生这样说话,我会建议他读什么书;教师,特别是一位语文教师问出这样的问题,则让我不知如何是好。我看她不过30岁,就问:“你最想读什么书?你感到缺什么?”她说,她也不知道缺什么,就是觉得自己不行,因为“我不怎么喜欢读书”。——谈话变得困难,但我觉得一个人提出要读书,毕竟还有向上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爱满天下     
有一天,陶行知先生看见一个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就叫他到办公室。陶行知先生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就来到办公室。一见面,他先掏出一块糖给这位同学,然后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这个男生,说:“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你就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陶行知又说:“你要打人,是因为他欺侮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说完,又给了他第三块糖。这时,男生哭了,他说:“校长,我错了,我不应该打他。”于是,陶行知又拿出第四块糖给他,说:“你承认了错误,应当奖励。我们的谈话也就可以结束了。”  相似文献   

17.
前些年,我在某校任教。一次,校长把学校总结报告给我看。当我看到总结上表彰某化学教师的教案写得详细、清楚并号召全校教师要向他“效尤”时,我诚恳地向他提出,这里的“效尤”意思恰好用反了,应改为“学习”才对。岂料那位校长以为我挖苦他,恼怒地揶揄我:“亏你是个读中文毕业的大学生,连这么简单的字词都不曾懂得!”他教训我说:“效尤的效,就是效法、学习;尤,就是尤其突出,特别好。合起来讲,就是学习特别好的。”  相似文献   

18.
我当时20岁,上衣胸袋里塞着一封暂任教师的聘书,忐忑不安,来到学校,要谒见校长。“你是谁?”秘书问道,“这个时候校长只接见教师。”“我就是新来的教师。”我说着,并向她出示聘书。秘书一边走一边抱怨,进了校长的办公室。校长走出来,看到我就蹙眉。“教育部在搞什么鬼?”他大声说,“我要的是个硬汉。可以彻底制服那40个小祸害。而他们却派个孩子来给我。他们会把你弄得粉身碎骨的!”后来他觉得这样子说话可不是鼓励我的好办法,于是微笑一下,拍拍我的肩膀,用较温和的口气说:“你有20岁吗?你看来只有16岁。聘书上写的真是但…  相似文献   

19.
目标:成功地被厂家招工人员认同录用面试时回答问题的几项原则:角色原则你,是带引号的“推销员”,你要向招聘人员展示你的才华,你的心态,你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他是“顾客”,你要向他证明你就是他要找的那个人。需要原则要了解对方的需要,帮助他满足他的需要。当招聘人员提问时,我们要善于发现他的需要,而且让他感觉到你就是他所需要的人。一般人说话都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明的,一个是暗的,有时隐含的意思才是实质,才是他问题的目的。所以,我们要善于动脑筋,掌握他的问题的真实目的。例如,他问:“你如果到我们厂里…  相似文献   

20.
在我参加的第一次省重点中学校长会议期间.当时省教委分管全省基础教育的周德藩副主任找我谈话,他谆谆教诲我要认真学习,积极创新.努力做一个优秀校长。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好校长要善于走近学生,希望你每年至少认识100个学生。”“至少认识100个学生”这句话从此就常常回响在我耳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