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谈到写农村社会、写农民生活的作家,不能不把赵树理、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作为重要人物评价。他们以鲜明的地域特色、一贯的创作主张、大量的优秀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坛上赢得了重要地位,并被研究者称之为“山药蛋派”。这几位作家中,赵树理在“文革”中被折磨至死,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大悲剧。其他几位熬过动乱年月,重新获得写作权利后,焕发热情,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然而,遗憾的是,继1994年束为辞世后,孙谦也于1996年3月5日走完了76年的人生路,永远停止了笔耕。孙谦的…  相似文献   

2.
黄娟 《重庆档案》2006,(1):38-38
山西是中国的文化大省,20世纪50年代因“山药蛋派”闻名全国,代表作家是赵树理,主要成员包括西戎、李束为、马烽、胡正、孙谦,人称“西李马胡孙”,代表作品有《小二黑结婚》、《吕梁英雄传》、《三里湾》等,据山西省档案局局长卫克兴介绍,该档案馆主要收集著名作家的生平材料、反映名人成就的材料、反映名人社会交往活动的材料等。目前,该馆已收集了赵树理、马烽等知名作家的生平材料、传记、作品及信件等,且正在不断的充实。  相似文献   

3.
山西“山药蛋派”的主要作家,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胡正、李束为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引下走上与农民相结合的创作道路的。与现代晋军作家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他们原先都是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千报纸出版是正业,创作才是副业。新闻出版工作与文学工作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为他们后来的创作成功奠定了丰厚的基础。无疑,在“山药蛋派”形成的过程中,新闻出版起到了许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被中共山西省委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人民作家”称号(1992年5月)的诗人冈夫(本名王玉堂),是1998年4月14日逝世的,享年91岁。冈夫从发表第一首诗作算起,在文坛上度过了七十多年的风雨春秋。作为诗人,也作为战士,冈夫用诗记录着中国革命的历史和自己参加革命活动的情感轨迹,中国革命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可以在他的诗中取得印证:既有在游行队伍中的愤怒呼喊(《一次示威游行的残句》),也有在敌人铁牢中不屈不挠的铮铮钢骨(《狱中残篇》);既有对为民族解放奔赴疆场的战士的神圣礼赞(《我们生死在共同的战场》…  相似文献   

5.
真诚,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文学的灵魂。作为一位在抗日根据地土生土长的作家,西戎的为人和创作实绩最能体现这两个字的分量和价值。西戎本名席诚正,生于吕梁山里的蒲县西坡村,幼时由于家贫,高小毕业就辍学放羊。在抗日浪潮中,正值少年的西戎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参加了抗日救亡团体牺盟会。他在县城读高小时,受身为教师的堂兄影响,阅读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名著和鲁迅等现代文学作家作品。参加革命队伍后,他的文学兴趣爱好和粗浅的文字基础很快使他成为一名称职的文艺宣传工作者。1939年底,他随吕梁剧社到了延安,…  相似文献   

6.
边集 《出版科学》2004,(2):20-20
文集一类的书,难免流于杂,读阙先生的《编辑研究文集》却没有此感。这是一部研究编辑原理、编辑实务乃至研究编辑学的专著。《编辑学理论纲要》是全书的“纲”,其他相关文章是“目”。从其他相关文章中可以找到《编辑学理论纲要》中许多观点形成、发展的轨迹;《编辑学理论纲要》则是作者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四库全书》存目中的明代文集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其中着重对明代公安派代表袁宏道的《袁中郎集》进行了剖析和阐述,对他提出的“穷新变极”的诗文创作道路,给以应有的评价和肯定,另外存目中的其他明人文集,本文也作了介绍和论述,其在各个领域中所起的价值和作用,都给以应有的评价和透析。  相似文献   

8.
文集、选集、全集、杂著一类图书,一般往往以其作者名字列为书名。如《邓小平文选》、《叶诸沛选集》等;也有的用“时代”或“学科”类别作为书名。如《魏晋南北朝诗选》、《金属学文集》等。一、根据《中图法》分类规则,文集一类图书的分类,按照图书内容主题及学  相似文献   

9.
一月二十四日星四腊月二十二日睛阅《晞发堂集》《文集》四卷,《诗钞》二卷,山阴杨宾,耕夫撰。道光癸丑,铁岭杨霈,慰农为之编辑,并《柳边纪略》四卷,《塞外草》一卷,《大瓢偶笔》八卷,《铁函斋书跋》四卷,合刻为《晞发堂全集》。据宾《文集》尚著有《家庭纪述》、《金名源流》、《糊口编》、《存疑录》,今俱未见,即此诗文集  相似文献   

10.
《江西图书馆学刊》2004,34(1):31-31
九十高龄、现寓居上海的九江籍著名现代剧作家、散文家、国际文学活动家杜宣,委托其外甥女张玉琼向九江市图书馆捐赠了新近出版的《杜宣文集》(1~8卷)。仪式于2004年2月19日在市图书馆举行,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及文艺界等方面的代表参加了捐赠仪式。张玉琼代表杜宣先生在仪式上讲话。杜老怀念故乡、关心家乡,创作了大量宣传、怀念故乡的作品,多次回九江讲学、辅导和推荐文艺新人。《杜宣文集》将存入市馆“九江籍人士著作(述)文库”供读者阅览。《杜宣文集》捐赠仪式在九江市图书馆举行$九江市图书馆  相似文献   

11.
国家图书馆藏有两部题为“夏天桔《正思斋文集》”的稀见元人别集。二书只有卡片著录,其中一部在普通古籍馆,著录为:“《正思斋文集》十二卷,元夏天桔撰,清抄本,8册。”另一部在善本部,著录为:“《正思斋文集》十二卷,元夏天桔撰,清抄本,4册,10行21字,无格。”但未见于《北京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可能是近年来从普通古籍中提取的善本。  相似文献   

12.
斯图亚特·霍尔是伯明翰学派的奠基者和真正的“文化研究之父”,其一生贯穿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左派学术思想的发展全程,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学术思想主题,且这些主题之间差异巨大,过渡转换突兀,非一般思想家的线性发展逻辑可度之。当我读到这本《斯图亚特·霍尔文集》时,我确信,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霍尔文集,因为它把霍尔非同寻常的驭浪前行的学术思想人生完整地呈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3.
檀晶 《图书馆杂志》2004,23(1):72-76,47
陆机作为西晋太康时期的代表作家,为后世留下许多天才作品。然而,其作品散佚情况十分严重。自宋代徐民瞻搜集整理了《晋二俊文集》本《陆士衡集》,其文集的流传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自清代至今,还未有人对其著作版本进行梳理。本文则将以时间先后为序作此整理工作,以期对其文集的流传作一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4.
《顾准文集》在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后,作为该书的责任编辑,有记者、媒体朋友找来采访、询问,甚至建议写点东西发表。过去的十五年间,除了小范围说过几句外,我一直避免谈论《顾准文集》出版前后的情况,其主要原因,一则是因为《顾准文集》出版后引起的所谓“热”,社会认知了顾准的卓越思想,这个时候去说什么有点借光之嫌,  相似文献   

15.
叶适作为南宋的著名学者和散文大家,其部分文章在生前即已结集流传,而整个文集在其去世不久也已编次刊行.不幸的是,叶适文集宋代以后曾经散佚,之后经过明代黎谅的重新纂辑,清代孙衣言的校注补遗及其弟子李春锦的校刊,再加上近几年<全宋诗·叶适诗><全宋文·叶适文>编辑者的穷搜博采,叶适的诗文已经大致齐备.但直到今天,叶适的佚文都还时有发现.叶适作为南宋的一代文宗,其文在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这些文章的聚散存亡,结撰而成的文集的版本源流,确有必要系统清理.  相似文献   

16.
智水 《新闻天地》2007,(10):37-39
从中篇小说《公开的内参》、《离离原上草》直到长篇小说《永宁碑》、《爱的葬礼》、《太平天国》,再到历史题材影片《开国大典》、《太平天国》、《重庆谈判》,都曾引起过广泛关注和轰动。迄今为止,已年过花甲的著名作家张笑天已出版25部长篇小说,创作拍摄电影24部,电视剧330多集和25部文集,已有数千万字的作品问世,徽当代文坛誉为中国“写作英雄”。  相似文献   

17.
陈翰伯同志对出版工作的重大贡献———《陈翰伯出版文集》补遗宋木文作者题记年初,在谈起《中国出版论丛》这套书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袁亮同志对我说,陈翰伯同志的出版文集太单薄了。这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书一印出,我便找来阅读,果然如此。手捧《陈翰伯出版文...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人民也是中国媒体的一场盛会。奥运期间各家媒体,事无巨细地报道着奥运期间的各个方面。本文集中从“人文关怀”的特色着手,追踪研究了《人民日报》在奥运报道方面的“闪亮”之处。《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在此次奥运期间不失大报之大气,给中国媒体树立了一个新时代媒体的榜样。  相似文献   

19.
刘创 《传媒观察》2022,(12):81-84
媒介批评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陆走向自觉,这一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作为“往返于媒介理论与媒介现实之间的学术实践”,媒介批评对发掘媒介现实问题、深化新闻传播学术、提升媒介学理内涵具有深远意义。《学理三棱镜:媒介批评文集》一书跨越中国本土近20年的媒介现实问题,站在理性反思与专业批评的视角,从问题、案例、理论三要素的内在互动展开论说,为新闻传播学者如何关注媒介现实、探究媒介问题提供了典范。  相似文献   

20.
《湛然居士文集》是元朝耶律楚材的诗文集,王国维在写作《耶律文正公年谱》的过程中,曾经对该文集的《四部丛刊》本进行批校,后又将《四部丛刊》本和渐西村舍刻本互校并将校注过录到渐西村舍刻本上,补逸诗、逸题、逸句。简要介绍赵万里曾过录王国维批校之渐西村舍刻本《湛然居士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