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由于其职业特征,使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已成为易患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女辅导员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影响到和谐校园的构建,甚至高校的稳定,文章分析了女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并从冲破重男轻女的思想束缚、加强女辅导员队伍培训、关心女辅导员的生活、学习和发展等方面对高校和女辅导员自身提出了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危害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普遍,表现在缺乏信心,对待工作冷漠,自我效能感差,教育观念僵化。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危害个体身心健康,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对社会的维稳工作产生不良影响。从个体的主观感受方面提出了应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方法: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影响力,增强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赖春艳 《考试周刊》2013,(87):157-157
职业倦怠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惫和衰竭的状态.尤其高校辅导员更容易产生压力和倦怠.需要通过单位和辅导员的齐心协力来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应采用各种方式来缓解压力,使辅导员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激发工作积极性.达到辅导员个人事业成功和高校繁荣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4.
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影响高校辅导员身心健康、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着手,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以期为建立职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在职业岗位上工作表现、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行,会影响学生,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问卷调查、走访调查和比较分析法,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的概念特点和现实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从学校事业发展、学生的成长成才、辅导员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等方面,阐述了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并从社会、制度、家庭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结合当前实际,从社会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学校出台措施支持辅导员工作,顺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从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等方面,提出改善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中最贴近学生、直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锋队,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将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应该及时从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影响和产生的原因,来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教育,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高校的教育尤为如此。如何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政治工作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步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而从事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就是高校辅导员。学生步入大学最先接触的就是这一群体,可以说高校辅导员是他们的引路人和最熟悉的"老师"。如何减少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感,提升他们对自己从事职业的幸福指数对教育的效果至关重要。本文从更全面的角度解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对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体验到职业倦怠后容易降低对学生、对管理工作的耐心,无法合理地控制工作进程,不能正确认知自己的成熟水平。这不仅会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辅导员自身的身心发展,最终势必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文章着重探讨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及其表现,并提出减轻或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措施,以期为学校、社会重新审视高校辅导员职业、关注辅导员身心健康及充分认识职业倦怠对辅导员工作的消极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职业倦怠已成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主要障碍,它不仅影响辅导员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成效。正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并从职业倦怠理论视角,剖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对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于立东 《教师》2014,(20):105-107
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会影响辅导员的身心健康、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影响辅导员的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外部情境因素和辅导员的归因特性是职业倦怠形成的重要原因。职业倦怠与归因互为因果,职业倦怠源于归因,归因能够影响和改变职业倦怠的程度。基于归因理论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治理倡导宽松、包容、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主张高校应营造科学、务实、民主、温暖的学校育人环境;辅导员应改变、改造、提升个体特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根据其工作职能、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从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入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评价数学模型,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进行评价分析,并通过算例说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秦天堂 《文教资料》2014,(25):105-107
为了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现状,消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本文从专业知识困境、社会评价悖论、幸福观念弱化和公共危机四个方面分析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进而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即用人才生境破解花盆效应、用竞争协同消解生态位分化、用终身学习理念应对超耐失衡、提升职业幸福感走向自我实现,以期缓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感,促进辅导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其职业倦怠状况对大学生乃至整个高校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借鉴对大连市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连续5年的调查成果,从社会、职业特征和辅导员自身三方面探索了职业倦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从人力资源管理(HRM)视角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在前人关于职业倦怠研究基础上,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假设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有11个。以广东省高校辅导员为调查样本,对模型进行数据统计和实证检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支持提出的理论模型和研究的假设。在此基础上,根据潜在变量路径系数提取出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关键因素,分别是高强度工作、学生对辅导员的不尊重程度、学校对思政教育的不重视、缺乏社会地位,冀望对以后研究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唐德斌  王孝红 《教师》2013,(8):107-108
由于工作职能、工作性质的特殊,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本文主要分析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社会、学校、学生以及辅导员自身的消极影响,从优化高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体系、健全高校辅导员的组织激励机制、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来探析,提出缓解和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职业倦怠已成为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中的高频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凸显。从社会学层面看,社会角色失调和社会流动受阻是引起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本文将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高校辅导员出现职业倦怠的社会学分析以及其解决措施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更好地促进辅导员职业化及专业化的建设,从而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现实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情绪,本文就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情绪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克服职业倦怠做出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作为教师中一支特殊的队伍,因其特殊的职业要求、巨大的社会责任以及较高的公众期盼,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的现象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从辅导员工作特性出发,初步分析了辅导员职业工作特性导致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对如何干预、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职业倦怠作为职业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职业倦怠这一心理问题在高校辅导员中普遍存在,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本文从职业倦怠的界定入手,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危害性,同时就产生这一心理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校驻城郊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了解高校驻在城市郊区办学点的辅导员老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寻找到消除和缓解其职业倦怠的对策,此次研究采用问卷抽样调查方法对长期在上海市远郊的奉贤区海湾大学城工作的150名辅导员作了抽样调查,提出了缓解高校驻郊区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