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周春应 《资源科学》2010,32(2):296-302
为探讨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生活水价承受能力差异,以协调生活水价改革与居民承受能力的矛盾,本文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检验了2000年-2007年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对居民生活水价承受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费支出负担水平随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而呈现出减轻的趋势;需水收入弹性随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大;最低收入户各期的基本需水支出均没有得到满足,低收入户的生活用水基本需求支出处于警戒位置,中高收入户各期的基本需水支出均得到了满足.在此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生活水价及居民承受能力的分析,认为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对生活水价承受能力之所以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是受到收入分配的影响;提出江苏省在制定水价政策及水价改革时必须正视这一差异,特别是在水价的连续性上调过程中,要协调好生活水价改革与城镇居民承受能力之问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城镇居民不同收入家庭消费结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琴英 《预测》1999,18(3):18-21
1引言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扩大。按收入水平划分,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即高收入户(包括中等偏上收入户)、中等收入户和低收入户(包括中等偏下收入户)(依据《北京市统计年鉴》)。在...  相似文献   

3.
根据内蒙古2001年~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本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其回归分析,进而对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变化趋势进行研究,以此来分析内蒙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建立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从城乡比较视角分析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最大,而收入分配和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绝对程度基本相同,但二者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却存在显著性差异;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正向挤入效应,而对农村居民消费则产生负向挤出效应;尽管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分配差距都呈负向变动关系,但农村居民消费对收入分配差距弹性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5.
作为政府规制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分配的唯一法定收入标准,最低工资是保障劳动者特别是低收入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提低、扩中、控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中"提低"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以广州市低收入宏观数据及微观流动人口数据为例,立足于评估最低工资调整对劳动者"增收"和"保基本"的效果,旨在分析最低工资调整是否满足了劳动者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及对低收入群体增收效应的异质性差异如何.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基本能保障最底层收入家庭基本生活,并且最低工资对低收入群体工资存在正向效应,且对于男性、30岁以下、最低工资标准附近收入等组别的收入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存在对收入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黄洪  严红梅 《科研管理》2009,30(1):129-136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近二三十年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以及消费物价指数,通过协整分析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模拟了我国城镇居民的效用函数;在考虑消费物价快速上涨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采用等价性变化、补偿性变化以及消费者剩余变化,衡量了城镇居民的福利水平变动。本文不仅将城镇居民的福利水平定量化,而且还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虽然单纯的物价上涨减少了城镇居民福利,单纯的可支配收入上升增加了城镇居民福利,但2007年在2006年基础上的消费物价上涨和可支配收入增加并未降低城镇居民福利。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收入层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进行分析,利用协整分析及误差修正模型测度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偏离长期均衡时不同收入层的调整力度,总结出不同收入层的调整特点及原因,为当前我国刺激消费的政策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诱发的完全能源消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妍  石敏俊 《资源科学》2009,31(12):2093-2100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结合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数据,测算了1995年~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诱发的完全能源消耗。研究结果显示:①1995年~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诱发的完全能耗占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从19%增加到30%,人均完全生活能耗从656kg标准煤增加到1040kg标准煤,其中,由生活消费品支出诱发的间接能耗占完全生活能耗的比例从69%上升到79%;②不同收入阶层和不同省区的城镇居民消费诱发的人均能耗存在显著差异,高收入阶层和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区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诱发的完全能耗远高于中低收入阶层和内陆地区,前者的能耗增长速度也快于后者;③以交通出行和居住消费为特征的生活方式转变是诱发能耗增加的重要因素,从全国平均看,居住消费和交通支出诱发的能耗占完全生活能耗的比例2004年达到41%;不同收入阶层和不同区域之间城镇居民居住消费和交通支出诱发的能耗存在着较大差异,高收入阶层和经济发达地区远高于中低收入阶层和中西部地区;④1995年~2004年,全国城镇人均完全生活能耗由于能源强度下降减少了313kg标准煤,如无能源强度下降,人均完全生活能耗将达到697kg标准煤。能源强度下降对高收入阶层和沿海地区的能耗降低效果尤为明显;⑤未来低收入阶层和欠发达区域的生活消费增加将会诱发完全生活能耗的进一步增长。改善民生、保障居民生活消费需要维持一定数量的能耗,降低能源强度对于控制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至关重要,与此同时,需要引导高收入阶层和经济发达地区转变消费模式,积极发展低碳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刘满芝  刘贤贤 《资源科学》2016,38(12):2295-2306
探究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可为引导城镇居民生活能源合理消费提供依据。本文以中国八大区域为研究对象,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挖掘2000-2013年节能政策、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对城镇居民生活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生活能耗与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节能政策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源价格对城镇居民生活能耗的影响最大,且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而实际消费支出对生活能耗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小于实际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节能政策的滞后期为2年,即政策颁布2年后对生活能耗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该作用较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气候引起的居民取暖制冷需求的不同,节能政策、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对于生活能耗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由此建议:应通过调整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结构、适当提高能源价格、加强节能政策的宣传与执行等方式降低生活能耗。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扩大内需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提出了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快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是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刘朝旭  刘黎明  彭倩 《资源科学》2012,34(12):2234-2241
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农户的水稻种植决策行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极为重要。本文选择典型双季稻区湖南省长沙县作为研究样区,以312个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包括土地因素、农户因素、经济因素、区位因素、政策因素在内的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水稻种植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农户选择种植双季稻的比例较低,仅占被调查农户的55%,农户的水稻种植意愿存在着不断下降的趋势;②在农户的双季稻决策过程中,灌溉条件、人均农业补贴、户主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土地经营规模是显著性最高的影响因素;③经过综合分析,比较效益低、劳动力缺乏、农地规模限制、灌溉条件制约是研究区农户双季稻种植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粮食收购价格保护政策、农地流转政策、农资价格调控政策和农田水利建设相关政策是今后主要的政策调控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钟帅  沙景华  沈镭  刘立涛  柯文岚  张超  沈明 《资源科学》2015,37(12):2421-2429
中国水资源问题表现为供给不足和需求增加的矛盾日益严峻,而城市化过程是今后水资源需求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对水资源定价系统的改革带来了挑战。本研究将3种水资源定价系统分别引入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以城市化过程为模拟背景,比较了不同的水资源定价系统中水价变动、水资源部门间分配状况以及宏观经济变动水平。研究表明,在控制水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农业部门和城乡居民的用水需求增加,其它生产部门的用水需求减少,相对用水价格在不同系统中变化显著;不同系统对于GDP和各生产部门的影响并不显著,然而对城乡居民的福利有显著影响,平行定价系统将使农村居民获得最高的福利水平;进一步改革的统一定价系统将使城镇居民实现最高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杨鑫  穆月英 《资源科学》2018,40(5):1026-1039
食品消费需求通过食品供给影响农业水资源消耗。本文首先构建了基于QUAIDS模型的居民收入影响人均食品水足迹的理论框架,然后分析食品消费结构及其水足迹变化,其次对食品水足迹收入弹性进行测算与地区比较,最后模拟居民收入和食品价格对人均食品水足迹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为:①随着收入增加,各类食品消费量不断增长,而瓜果、乳品等高水足迹食品消费量增速较快,二者使得2012年人均食品水足迹达到521.0m3,其中东北和中部人均食品水足迹增长速度最快;②西、中、东北和东部食品水足迹收入弹性分别为0.754、0.726、0.708和0.670,其中粮食、肉类和瓜果水足迹价格弹性相对较大;③居民收入和肉类等食品价格同时增加一定比例,人均食品水足迹增长水平较低,表明收入增长下部分食品的价格上涨有利于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此外,2016年人均食品水足迹实际值和模拟值对比表明,较大样本量下利用QUAIDS模型得到的模拟结果较准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1990-2008年的住房价格和居民消费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山西省住房价格和居民消费的VAR模型。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表明,住房价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居民可支配收入对住房价格的长期响应均为正,但短期和中期影响各不相同。住房价格对自身的短期冲击是正向的,在中期内表现出不确定性;住房价格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短期影响非常弱,但在中期内,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现出不确定性,对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的中期冲击为正向,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非常弱;住房价格在短期内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抑制作用,但在中长期内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廖显春  夏恩龙  王自锋 《资源科学》2016,38(10):1935-1947
城市水资源短缺已然成为中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在气候变化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水资源短缺问题加剧。本文采用2002-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递进阶梯水价对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影响。计量结果表明,在统一水价制度框架下,水价的提高确实能减缓用水短缺,但由于水价缺乏弹性,统一水价调节用水的功能有限。此外,进一步实证研究显示,已实施阶梯水价的城市比统一水价的城市能减少16.58%水消耗。除价格因素之外,实证发现,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人口数、从业人员数占比、年均降雨量以及年平均气温导致了家庭水消耗增加,而受教育程度和人口的聚集导致家庭水使用量减少。以此为基础,本文设计了四级阶梯水价。通过构建非线性预算约束的家庭经济模型以及家庭福利分析,结果发现,采用四级阶梯水价比国家发改委(NDRC)的三级阶梯水价不仅能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而且预测得知可提高低收入家庭福利为107.6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苗珊珊 《资源科学》2014,36(2):370-378
本文基于1978-2011年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相关数据,在对粮食供需弹性以及粮食收益率估计的基础上,运用Minot福利效应模型,对粮食价格波动中农户福利的变动进行了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粮食价格波动的农户福利效应由两方面组成,包括农户作为净生产者的福利变动和其作为净消费者的福利变动。生产福利变动与粮食生产价格变动具有同向作用关系,粮食生产价格平均每提高10%,农户的短期生产福利将增加2.17%,长期生产福利增加2.19%;而消费福利变动与粮食销售价格变动具有负向作用关系,粮食销售价格平均每提高10%,短期消费福利减少1.44%,长期消费福利将减少1.34%。粮食价格变动引起农户收入与粮食消费支出变化的相对值决定农户总福利效应。最后本文分析了这一结论的政策性含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效用函数的阶梯式自来水水价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贺  杨志峰 《资源科学》2006,28(1):109-112
阶梯式水价在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和分配效率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很多城市的自来水供应中都计划采用阶梯式水价,现有的水价模型基本上都没有考虑阶梯式水价,因此推行阶梯式水价在理论上也就有一定的盲目性。根据经济学的观点,将自来水按照用水量的多少分为不同的阶梯,在名义上视为不同的商品,在效用函数的基础上,根据线形支出系统理论,建立模拟阶梯式水价和用水量之间关系的模型,为实施阶梯式水价提供理论依据。并以北京市为例,利用本文所建立的阶梯式水价模型,模拟了阶梯式水价的实施所产生的节水效果。假设实行3个阶梯上的水价,年消费量在30m3以下水价为2.5元/m3,年消费量在30m3到50m3水价为5元/m3,年消费量在50m3以上水价为25元/m3,如果该水价执行后2000年的人均年用水量可以从46m3减少到36.4m3,人均用水减少量22%,同时还保证了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5~2012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以房屋竣工面积、利率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控制变量,分析了城镇化对房价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城镇化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正向影响房价,利率则与房价之间存在着显著负向关系;城乡收入差距在城镇化对房价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许菲  白军飞  李雷 《资源科学》2021,43(12):2490-2502
价格工具在改善居民膳食结构与降低食物生产用水压力两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1781户微观家庭的记账式调研数据,构建了2-Step QUAIDS食物需求系统模型,估计了中国城市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之上,模拟了不同价格方案对膳食结构和水资源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将持续以肉类消费占比上升为主要特征的变化趋势。一方面,这种变化将进一步推升居民家庭的食物消费水资源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对当前消费占比本就偏低的蔬菜以及包括乳制品在内的其他食物的挤出,居民膳食结构的失衡程度将进一步加大,影响健康水平。②肉类食品合理的价格管理方案在降低水资源需求的同时,将推动城镇居民膳食结构的均衡化。在家消费的肉类价格上升10%,将会使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期望值下降5.32%,此情境下,消费者通过减少肉类消费,增加蔬菜以及其他食品(包括乳制品、豆制品等)消费,使得其膳食结构偏离均衡模式百分点数由24.80减少到19.61,居民膳食结构得以改善。面对快速增长的超重及肥胖发生率和持续增加的农业水资源压力,科学探求并合理利用食物价格机制,以此实现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并减少农业水资源压力的双赢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孙建光  韩桂兰 《资源科学》2009,31(5):757-762
本文立足当前塔河流域的成本水价,基于流域主要节水技术成本投入,构建了流域农业节水水价;然后,利用已有研究资料和流域不同作物的水分生产函数,进一步构建了流域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模型;分析了未来塔河流域不同农业节水水价的节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节水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的调整可大幅降低灌水量,提高节水效应;②流域水价弹性系数会由缺乏弹性变为富有弹性,这成为流域农业水价调整可行性的一个标志;③不同作物水价需求弹性效应差别很大,这使未来流域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分析事关流域粮食安全和用水户的水价承受力问题,成为未来塔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研究的重要相关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