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文学是文化总体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文化在文学中的地位始终未得到重视,甚至将二者看成互不相关之物,以至于限制了文学作品的深入发展与繁荣,也影响了文化的继承与改造。直到新时期文学特别是“寻根”文学的出现,文化才逐渐成为众多作家和批评家追求的目标,文化在文学中的地位才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我一直在理论上强调并实践着这样两个学术命题:一是“重绘文学地图”,二是“文化生命还原”.所谓“重绘文学地图”,即我认为以往的中国文学地图是不完整的、简单模式化的、过多地套用了一些外来的概念.我希望画出一幅比较完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或文学的地图.这个文化地图既能体现出中国文学多民族、多区域、多形态、互动共谋的历史实际,又能深层次立体展现中华民族文学的性格、要素、源流和生命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学的文化生态研究,表达了文学研究者企图在宏大的文化视野下解释文学生成、发展和演变过程的需求。种族、时代、制度等因素都是研究文化生态与文学要特别关注的几个重要视角。文化生态中的时代和制度程的两因素在傅璇琮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文学文本的艺术分析、文学活动“回到历史现场”以及在思考中国文学如何有效走向世界时,都需要关注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4.
本期专栏刊发张伟栋的《历史"重评"与现代文学的兴起--文学与政治双重视野中的八十年代初现代文学运动》一文,旨在探讨80年代初现代文学重评运动的思想史内涵。这一内涵体现在"拨乱反正"的历史向度中,现代文学研究以文学与政治相互交错的双重视野展开对文学历史的确认和对历史真实的还原,从而确立现代文学学科的学术史地位。该文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评论》、《新文学史料》等刊物和80年代初几本现代文学史的考察,试图完成这一叙述。  相似文献   

5.
文学翻译涉及到语言、文学、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所追求的是译作与原作在语言文化上的"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由于文化在民族、历史、地域上存在着差异,文学翻译又是一种历时性跨文化交际活动,所以翻译时作必要的文化诠释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它已成为翻译这一重构交际事件过程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五四新文学和新时期文学都是政治大动荡中,为寻求文学的解放和自由而发生的,都是大变革、大转型之中的文学,且都具有开局的性质。但是,前者具有政治、思想、文化、历史全方位的视野,而后者的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反思文学却是囿于政治的眼光,缺乏历史的观照。寻根文学和朦胧诗虽有历史的视野和中西方的观照,却又缺乏政治的热情和参与精神;前者描写的是具有历史和社会意义的问题、性格和心态,后者的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反思文学的视点却只是政治路线,而寻根文学和朦胧诗却又往往囿于文化方面。总的说来,五四新文学的胸襟要比新时期文学宽阔得多,因而它的影响也要大得多。由此说明,我们的作家不但要有对于国家前途的牵念,还要有纵观历史、眼望世界的气概,当然还要坚持文学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7.
文学与历史     
本文拟从文化学上来阐述历史与现实、文学与历史相遇合的基本方式、意义及遇合而成的文化范式——象征、隐喻的文化内涵及效用,并力图揭示文学在历史文化中所担负的建构文化范式的职能。最终展示文学在当代所面临的走向人文、介入历史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8.
北部湾文学在新时期以来逐渐凸显它的区域特色,那是一种海洋文学特色;它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融汇了本土美丽的山水文化、旖旎的边疆风光、斑斓的民族风情,更有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在当今时代,如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探索求新,为时代打造磅礴大气之作,重塑北部湾海洋文学新形象,这仍然是桂东南沿海文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变迁中。“大洼”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记忆与特点,同时也就孕育了有别于其他地域的富有特色的朴茂粗犷的“大洼文化”。置于燕赵文化圈内的大洼文化深受燕赵之风熏染,形成与燕赵文化内核同质同构的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和人生价值取向,同时也鲜明的体现着燕赵风骨。独特的“大洼文化”是“大洼文学”形成的生活源泉,“大洼文化”滋养了作家们的诗性品格。“大洼文学”以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成为继“荷花淀派”文学和“大运河文学”之后,沦州文学板块乃至整个河北文学板块中的重要一支。随着黄骅经济的发展,作家作品的不断成熟,“大洼文学”在逐步走向繁盛。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宜春文学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气象,成为江西文学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研究她就成为必要。宜春文学作为赣文化的子系统,有着深刻的赣文化的烙痕,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赣文化的自然精神,赣文化的正统意识,赣文化的红色情结来论证宜春新时期文学与赣文化特征之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期文学争鸣中,戴厚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在文化转折中,她主动转换自己的角色,从文革时期的“文艺哨兵”到新时期的“人道主义宣扬者”,再到艰难的“业余作家”,最后终于成文体制内作家。通过对戴厚英角色转变的过程的分析,显示出是新时期文学秩序重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论发展进程中,有明显的“文化转向”。从文化批判到文化研究,既是西方理论思潮影响的结果,又是本土文艺现实变化的产物。如何在“转向”中发展、重建文艺学学科体系,成为理论家们争讼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对于诺贝尔文学奖以及诺贝尔奖与中国等问题,学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构成了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内容之一。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成为第一位得到文学界以及国家体制认可的中国在地诺贝尔奖得主。莫言获奖后,有关莫言获奖本身以及中国语境中的诺奖等问题的评价,褒贬不一,形成了后莫言时代的新的诺贝尔奖焦虑。文章引入近代世界史上与殖民相关的制度殖民、新殖民和后殖民三个阶段的方法或背景,来阐释这一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文化诗学是20世纪70、80年代在西方文论界兴起并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一种文论模式和批评方法,近年来,文化诗学研究在国内外文论界日渐形成学术高潮.文化诗学作为我国当代文论的一种理论创新形态,是对我国新时期以来的审美诗学与文化研究的双重整合,显示出学术开拓性、前沿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受到我国当代文论和批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理论在不断的建构和解构中力求突破传统的话语样态,寻求自己的身份空间。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兴起文化研究的理论建构,是对文学艺术自律论的逆动;其丰富了文学研究方法,扭转了文学边缘化的逆境。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新变在文化研究中得到了关注,多学科学术资源在文化研究中得以整合,但文学理论自身的问题视野与价值立场却在文化研究中缺失。文化研究成为了大众文化的同盟,其在价值多元的口号中生成虚无立场。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是北宋的文坛领袖,他当时所推动的文学革新运动,尤其是他所倡导的重道的文风,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这可以引导我们从更深的层面上去理解文学的作用与价值。文学具有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的作用与价值,它所表现的道德情操和艺术精神是不可替代的文化内容,尤其是艺术精神,更是其根本价值之所在。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文化整合的时代,新的文化观念已经产生,文化可以分为人文主义文化和理性主义文化。如果说中国文化更多的是体现了人文主义和人文理性的一面,是“使人更加人化”的文化,而文学又于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当我们在今天直面现实时,更应该为中国古老的文化感到骄傲,因为我们的文化中,早就由文学的力量而汇聚起来的那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本身就具有不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文学批评:回眸与进路一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以来的当代文学批评, 经历了80 年代的后政向批评( 包括反思批评、审美批评、新启蒙批评等) , 90 年代的􀀂 饭碗 批评( 包括学科批评、市场或媒体批评等) , 世纪之交的文化批评( 主要呈现为大众审美的消费文化批评, 且仍在与文学自律的努力处于论争中) 。这一简略回眸显现出知识分子批评在这一过程中的显隐曲线和某种被遮蔽状态! ! ! 80 年代走向活跃, 90 年代基本边缘, 而世纪之交则不在人们关于当代文化批评讨论的视界中。然而事实上, 国际性的当代文化批评思潮提供了一种非常的可能, 知识分子批评, 或曰作为知识分子批评的文化批评乃是当代文学批评的十分重要的进路之一。  相似文献   

18.
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倡导文学革命,号召民众用白话文进行创作.凭借着自己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他成功的回到历史为白话文学寻找到可靠依据,并受唐宋古文运动的启发,以此为参照,领导新时期文学革命.通过对中国白话文学史的梳理,胡适推演出白话文实为文学正宗的结论.白话文地位的确立无疑有助于文学的自然发展,也有助于更好的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方法,促使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长篇小说《小妇人》是在美国文坛上引起巨大反响的大众文学经典作品之一。本文鉴于文化的重要意义从广义的文化角度对小说进行剖析,以奥尔科特的传记、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文化状况、现代和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等为参考资料,发掘出19世纪中期美国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在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唐宋词作为传统化的学载体之一,在总体上表现出与传统诗歌相似的学体貌,但同时它又表现出某种“异化”倾向。唐宋词特殊学个性的形成是新兴商业化和传统人化矛盾斗争的产物,化冲突和学转型成为词史演进的动力和背景,历史转折时期的特殊化格局赋予了唐宋词兼具继承与开创之功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