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依法执政"的目标已经提出7年,如何"依法执政"却存在诸多模糊地带。中共湖南省委的探索颇具意义,值得密切关注法律科班出身的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周强提出的"法治湖南"理念,在逾一年的酝酿与探索之后,其纲要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2.
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商(徽)标和招(品)牌(下称商、徽标,品牌),是单位(或产品)的"眼球"、招牌和"脸面",更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在当今广告进入高层次策划时代,其含金量不言自明。开封日报社独步探索,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3.
徐栩 《新闻世界》2011,(4):114-116
"抄书现象"在中国古代十分普遍,反映了人们对知识的追求。抄书人通过抄写书本传播文化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自身也有所裨益。从古籍记载的抄书人来看,抄写是中国古代学者研究探索的基本环节,也是其维持生计、走入仕途、功成名就的一条主要途径。正如成语"洛阳纸贵"记载抄书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它在诸多社会领域的影响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图书馆是人类追求"知识自由"的产物,"知识自由"的实现是图书馆学在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长期艰辛奋斗,量变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引发的质的"飞跃";目前,"知识自由"已成为我国图书馆界研究、探索的热点,其不断研究与探索的量变积累也必将引发质的"飞跃",我国图书馆界必将最终确立"知识自由"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柴跃胜 《视听界》2014,(6):59-61
"新闻民工"一词近年来逐渐蔓延于媒体人的自我表述中。本文把脉"新闻民工"论之困与惑,探索"新闻民工"这一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下的媒体创新管理,从媒体评估考核体系、用人机制的革新等问题入手,求解告别"新闻民工"悲观论、重塑新闻记者职业尊严和荣誉感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它包括事实层面、背景层面和意义层面。但是,无论是其事实层面、背景层面等"外部世界"还是其意义层面等"内部世界"都不是一种"给定的实在",而是由新闻媒介借助特定的语言符号建构起来的"象征现实"。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南康市大坪乡上期村是赣州市委组织部挂点的"三送"村,"三送"干部认真为民办实事,与当地党委政府、南康广电网络分公司一起,探索出农村远程教育节目入户新途径,建立了远程教育、农情应急广播、有线电视"三合一"立体式服务机制,搭建起了远教信息平台,让群众共享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编织成强村富民网络。  相似文献   

8.
尽管目前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程度日益提升,但藏书排架工作仍需要大量人工完成,探索科学、合理的排架方法,值得我们重视与思考。提出一种"逆向"藏书排架方法,阐述"逆向"藏书排架的意义并举例说明其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9.
结合为视障读者服务的实践,分析视障读者的"悦"读现状及"悦"读特征,就图书馆如何最大限度满足视障读者"悦"读需求,提供多样化、人性化的文化帮扶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提出创建视障读者、志愿者、图书馆三者联合的服务模式及举措。  相似文献   

10.
常珩 《视听界》2010,(3):59-60
近年来,"窄播化"、"专业化"、"听众流"、"播出季"……广播媒介运营理念不断推陈出新。2010年新年伊始,江苏交通广播网(以下简称"交广网")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后,率先实施“播出季”在广播的应用,立足频率定位和受众需求,瞄准全年宣传任务和工作目标,生产和播出具有特定时间背景和主题的节目,并辅以特色活动作为支撑,向听众展现"播出季"订制内容的独有魅力。  相似文献   

11.
从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出发,分析当前城镇"节约用地"紧迫性与必要性,从城市规划编制的专业视角,探索小城镇"节地"的城市规划途径。  相似文献   

12.
如何将党报社会新闻做出个性、做出特色,结合可读性传播正能量,这是党报采编人员一直探索的课题。为了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道德观,彰显时代精神,从2010年1月5日起,绍兴日报推出了"风尚绍兴"专栏(2013年改为"风尚绍兴·最美人物"),在社会主义道德观宣传上作了积极的探索。四年多来,共报道了300多个"最美人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三网融合"实践的过程中,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监管体制、政策法规建立、业务双向进入、商业模式开拓上也经历了不断争论、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中一些经验对我国推进"三网融合"有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杭州图书馆一直在探索并切实践行"平等、免费、无障碍"的公共服务,以保障每个人能平等地享用图书馆服务。杭州图书馆努力建设"平等、免费、无障碍"的杭州地区图书馆联盟,"关注弱势、个性化服务"的杭州盲文图书馆,"平民图书馆、市民大书房"的杭州图书馆新馆,"无处不在、触手可及"的杭州数字图书馆及开展"贴近民众、贴近生活"的读者活动,这些无不体现了公共图书馆的包容精神。  相似文献   

15.
刘慧玉 《新闻爱好者》2010,(10):169-169
前不久,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了新闻宣传有"四难",即正面报道难、典型报道难、舆论监督难和新闻创新难,并要求各新闻媒体努力破解新闻宣传"四难"。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如果不解决自身素质存在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把握好自身的思想源头,破解"四难"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6.
《南风窗》的"独家策划"以生动的事例、准确的信息和到位的分析,力求思想深度和可读性兼具。本文则通过对《南风窗》"独家策划"进行文本分析,探索其报道特色。  相似文献   

17.
李亚明 《大观周刊》2012,(3):257-257
探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遵循探究式教学的新模式中发生哪些相应的转变呢?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纯个体学习为兼容小组合作学习;变重视掌握、运用为更重视探索过程。探究式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问题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8.
龚蕊 《新闻世界》2011,(2):138-139
"80后"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出生到成长都得到广大媒体的高度关注,各种有关"80后"的报道也是络绎不绝,经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报道不仅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本文通过对媒体关于"80后"一些报道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媒体对"80后"的形象是怎样进行建构的。  相似文献   

19.
王玮 《新闻实践》2011,(6):54-55
如果从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点点工作室》算起,经历了近20年风雨彩虹的电视民生新闻,从探索到不断创新、从成长到典型推广、从热捧到非议不绝,可以说,它仿佛已从"青壮年"步入了"更年期"。为此,我们必须冷静思考、创新举措、沉着应对,以便让百姓喜爱的电视民生新闻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之际,继续保持活力,实现"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20.
张妍 《东南传播》2010,(5):143-145
广播语言是广播媒体内容表达的符号,是广播媒体传播者要善传会用的主要工具。广播播音员和主持人在播出广播语言尤其是描述性广播语言时,处理好"情"与"景"的表达对于提升传播效果尤为重要。本文在播音前辈总结的"情景再现"表达理论基础上,以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神州纪行》节目的语言表达为例,探索广播语言"情"与"景"表达更为多元的手段和方法,以期提高广播语言魅力、获取良佳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