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片人制”起源于二十年代的美国电影界,到六十年代末,开始影响到西方整个电视行业。到如今西方的制片人制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和操作方法。制片人制在中国电视行业的出现,可以说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也是改革开放发展至今的历史必然。1993年,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栏目成功地运用了栏目制片人制,可以说代表着中国电视改革的方向。接着,上海台、广东台、北京台等大台也成功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制片人制作为突破传统体制的一项新举措,直到当今仍是影视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制片人曾有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电视产业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制片人制在各级电视媒体得到广泛推行。但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我国的制片人制尚未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运作模式,现有的电视栏目制片人,自身素质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一些台在实际运作时,或是移花接木,以“制片人制”的名义按老方法运作;或是把“制片人制”变成了简单的“经营承包”,制片人变成了“找钱人”、“捞钱人”。健全运行的制度是保障,人的因素是关键,在电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应该对制片人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培养“一专多能”的业务素质作为栏目的策划者和管理者,电视栏…  相似文献   

3.
所谓“制片人”,就是电视片或电视节目生产诸要素的组织者。他们根据电视台对节目的定位和要求,负责确定选题、编制预算、实施制作,全程掌控电视节目的生产。而“制片人制”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由综合素质较高的制片人,把采编播人员的利益与节目质量、节目经营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节目制作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4.
李青 《当代传播》2000,(3):16-17
电视新闻制作是一项分工明细,对成员凝聚性。合作性要求很高的团队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主持人还是制片人中心地位的确定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集中体现为“主持人中心制”和“制片人中心制”的矛盾。从概念上考察。“主持人中心制”说认为,节目主持人是广播电视栏目的支柱,是栏目制作的中心人物和全权在握的总负责人,或者全面参与节目制作的全过程并起主导作用。要求广播电视工作者均需强化栏目以主持人为中心的意识,管理机制要为保证主持人个人才能发挥和栏目个性化而改制,其本质意义则要求主持人极大地提高综合素质、文化底蕴、人格…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视制片人制在不断的推行和完善中,已经成为电视事业管理体制的一种趋势。从理论上讲,它的发展方向是独立制片人制,也就是说,制片人在节目生产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和电视台之间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买卖关系。这就意味着,电视台内部的一些节目制作单位,只有从经费自立着手,不断获得更大的自主权,才有可能积累起一定实力,从而从电视台分离出来,成为真正的独立制片人。从实际做法上讲,现行制片人制也正是通过向制片人下放生产要素的处置权,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比如节目运作资金上的“切块下拨,节约提成”等。但是现在呼声很大的一个难题是经费的使用与制片人的责任、编创人员的利益没有完全挂钩。“制  相似文献   

6.
关于电视体制改革 ,近几年电视界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制片人制 ,以及与其相伴而生的制播分离新模式。如果说电视制片人是中国电视体制改革的“先头部队” ,那么 ,制播分离的模式 ,则是这支队伍“抢滩登陆”并渐立脚跟的成功之途。(一 )我国电视界关于“制片人”这一概念有十几种说法 ,业内人士认可并较为权威的解释是“中国电视制片人是电视片生产诸要素合理配置的组织者”(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常务副会长刘习良 ,见《电视研究》99.2期 )。“制片人制” ,是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电视经营运作机制。国际上 ,在电视节目完全商品化的体制下 ,…  相似文献   

7.
制片人制是泊来品,它起源于电影制作,后引入电视。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腾飞,促进了电视事业的高速发展,顺应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电视制片人制也应运而生。自从中央电视台开创栏目制片人制之先河,并取得初步成功后,各级地方电视台纷纷效法,一时间电视制片人制在全国遍地开花,并且结出了一批喜人的果实。面对这种形势,总结经验,认识不足,寻求对策,对于建立和完善电视制片人制运作的问题和对策作一些探讨。一、城市电视台制片人制的运作现状在电视界,最早引入制片人机制的电视节目种类是电视剧,如…  相似文献   

8.
刘辉 《青年记者》2002,(10):37-38
电视制片人制这一运作方式如今已随着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而生机勃勃。它以独特的运作方式和价值取向进入了电视市场,从价值观念到行为方式都在进行着实践和探索。制片人应具备什么素质电视制片人是电视节目生活过程中的主要决策者。电视节目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从确定选题到后期制作都是制片人在策划与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什么样的人来当制片人,已成为各级电视台首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电视剧制片人制被推广引入到电视台的节目管理模式中。全国部分省、市级电视台开始在专题、文艺等可以向外发行的电视节目中,试行栏目制片人制;有的电视台同时开始试行制片人制,如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的大部分栏目,山西电视台的《黄土地》、《花儿朵朵》等。专题、文艺等可以向外发行的电视节目实行制片人制,解决了电视节目制作和发行两张皮的问题,使电视节目制作和发行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走向了市场,其运作模式与电视剧生产相接近。在不能向外发行的节目中实行制片人制,在提高节目质量和栏目收视率,增加节目经费投入和…  相似文献   

10.
“制片人”,是一个逐步为人们所熟知的专业称谓。 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全国省市电视台电视制片人情况调查》显示,业内人士对电视制片人这个概念的基本理解是:统管节目策划,制作流程,经费支出,人员调配和节目营销的人员。可见,制片人占据着电视栏目的中心位置。 “制片人”的称谓是西方的舶来品。我国的电视制片人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电视台采用的一种新的内部运行机制。在当前体制下,制片人特别是栏目制片人难以避免地受到诸多约束,如人权、财权、经营权、节目权等得不到充分落实,甚至在一些台制片人还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时髦称号。人们在不断呼吁尽快完善制片人制度、充分发挥制片人优势的时候,往往忽略了问题的另一方面,那就是制片人自身应具备的素质,及这种素质的发现和培养。  相似文献   

11.
“制片人”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电影制片厂老板为控制导演开支过大,降低成本的一项管理制度,即“制片人制”。现在所谓的制片人是指在影视制作中对节目的内容、人员组成和经费运作进行把关的人,是受本单位法人代表委托,在创作集体中的全权代表、总负责人。  相似文献   

12.
(一)中央电视合《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栏目制片人制模式特征:栏目设立总制片人制和子栏目制版人制。突出表现在:1.用人上除核心成员是台内业务骨干之外,记者编辑绝大部分向社会公开招聘;2.经费上,采用承包制,“以栏目养栏目”;3.制片人在人才的选用、选题的确立和经费支配中有一定的实权;4.栏目内部竞争和约束机制较强;5.栏目影响大、知名度高。(二)广东电视台的“周末版”栏目制片人制模式特征:栏目实行频道总监负责下的栏目制片人制。具体反映在:1.用人上以自内现有人员为主,很少聘用外面的社会人员;2经费上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我国电视战线兴起的“电视节目栏目化,栏目实行制片人制”,是电视改革深化的产物。笔者担任制片人后,越来越感到这一新型机制对我们编辑记者是一种福音,它既能够锻炼人培养人,又有利于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制片人制是锻炼培养电视人才的科学机制。 现在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经常看到某个栏目某部电视片的制片人某某某的字幕,行家一看就知道他是这个栏目或这部电视片的负责人,或日“当家人”。就是观众也知道电视片是制作人领导制作的。制作得好与不好,他要负主要责任。事实正是如此,制片人就是某个栏目或某部电视片的全权…  相似文献   

14.
杜谦  卢英  王峰 《新闻传播》2004,(5):66-66
制片人制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出现了第一批电视剧制片人。90年代初,一些电视台开始电视节目制片人制的试点,使电视节目制片管理成为电视改革的一个热点。1993年,在上海出现了不靠国家拔款,而靠自己经营、靠电视节目的经济效益自负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下新出现的就业难题,充满了对立的现象。差不多每个省会以上大城市,都有上百万外地打工族找到了自己的立身之本:盖楼、开饭馆、修鞋、卖菜、搞卫生、看孩子、当门卫,而城市里的失业人员和企业富余人员却找不到工作。“固定工”和“铁饭碗”的传统,使许多下岗职工消极等待。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所有的人在就业问题上,早早晚晚,都要接受市场化这个观点。人在选择职业的同时,职业也在选择人。谁早一天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谁就早一  相似文献   

16.
电视业的发展和它所肩负的任务确实对制片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制片人对栏目的方向、风格和人员管理有着重要的控制权,所以他的追求往往就是栏目的走向,他的思维往往影响整个栏目的面貌。一、国家意识和党性意识。这是新闻栏目制片人首先要具备的思维方式。二、平等意识。这是电视新闻栏目制片人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指的是要真正地平等对待每一位观众和采访对象。所谓记者,在某种意义上应是一个专门与各种人打交道的职业,过于注重自己的“采访”地位,无形中就把自己置于一个俯视、审视对方的位置上。面对这种不平等,多数人…  相似文献   

17.
电视栏目制片人制的未来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旭 《记者摇篮》2009,(7):69-69
从1993年我国正式产生电视栏目制片人到现在,在全国各家电视台中,已经实行制片人制的约占34.2%,开始实行制片人制的约占4.7%,而没有这方面制度,只有这方面称呼的约占21%。制片人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众多电视台新的新闻管理机制中的一部分,而且预示了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从“杂货铺”到“专卖店”形象地说明电视节目构成的发展历程。栏目化是当今电视节目的主流形态。在实行栏目制片人制的电视台里 ,基本上栏目就是机构 ,栏目在 ,人在 ;栏目撤 ,人散。栏目的灵活机动、能上能下适应了市场竞争 ,共同描绘出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竞争画卷。一、栏目化对电视业的重大贡献1 .栏目化使电视业的发展进入专业化阶段。分布于各栏目的专业人才 ,从“杂货店”的“生产厂家”被相对固定和分离出来 ,经过多年的培养和实践 ,成为本栏目的行家里手 ,在名牌栏目的创建、巩固和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以人定岗为以岗定人的…  相似文献   

19.
在长三角,越来越多的“化工之乡”如今进入了社会积怨的爆发期。 从上世纪80年开始发展起来的当地小化工业,一方面设备开始老化,进入了事故高发期。而另一方面,当地民间环保意识逐渐的提高,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思考,与“化工同行”究竟得到很多,还是失去得更多。  相似文献   

20.
从在上海市举行的全国第二届电视十佳制片人表彰活动开幕式暨研讨会上获悉,我国电视生产已出现从导演中心制向制片人中心制转化。在电视市场上,我国第一代电视制片人已经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