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基于高校教师工作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成 《高教论坛》2010,(3):108-111
高校教师工作具有创造性、复杂性、劳动成果具有部分隐蔽性的特点,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内容和标准未能全面反映高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待提高,评价过程和结果对促进高校教师长远发展的帮助有限。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完善应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完善评价指标体系,重视评价的反馈环节t赋予教师充分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内容和标准未能全面反映高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待提高,评价过程和结果对促进高校教师长远发展的帮助有限。针对高校教师工作具有创造性、复杂性、劳动成果具有部分隐蔽性的特点,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完善应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完善评价指标体系,重视评价的反馈环节,赋予教师充分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谷成  田颖 《文教资料》2008,(10):165-167
目前我国高枝教师评价体系的内容和标准未能全面反映高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待提高,评价过程和结果对促进高校教师长远发展的帮助有限.针对高校教师工作具有创造性、复杂性,劳动成果具有部分隐蔽性的特点,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完善应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完善评价指标体系,重视评价的反馈环节,赋予教师充分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高校在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中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非常注重,原因在于它可使教师无论是在知识层面抑或是综合素养方面得到明显的提高。通过在相关理论支撑下分析高校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能力评价中存在的不足,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效果评价体系,并深入分析教师专业发展在实施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可以使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更加健全与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能使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是有效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立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几点建议,以期提高教师评价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良好的教师发展制度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紧密相关。目前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急需反思和重构:评价尺度单一化,忽视高校教师工作的特点及教师成长的内在需求;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智慧背弃与缺失值得关注。一味强调科研忽略教学,势必导致教师自主创造的主体地位的丧失,也必将影响对学生教育的真心投入。教师均衡发展需要教育智慧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教师评价是高校师资队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评价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最直接的导向、激励和调控作用。通过评价,不仅考察教师现实的工作状态,更要促进教师今后的发展,以评价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以评价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有效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就我国目前高校教师整体状况,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通过改进教师评价,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教师发展,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的教师评价值碍借鉴。  相似文献   

8.
完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内容和标准未能全面反映高校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待提高,评价过程和结果对促进高校教师长远发展的帮助有限.针对高校教师工作具有创造性、复杂性、劳动成果具有部分隐蔽性的特点,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完善应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完善评价指标体系,重视评价的反馈环节,赋予教师充分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不能有效应对高校教学的困境,迫切需要新的评价制度。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能激发高校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高校教师教学专业发展。同时,高校教师的自我特征和高校本身的特点,也为在高校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浅谈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评价是教育评价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它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职务晋升,经济收入等利益密切相关。教师评价的公正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会:而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深化。教师评价体系也会日趋完善,更好地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评价两者之间是一个互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评价工作对老师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高校多采用奖惩性评价,并且存在着指标或标准单一,过程和方法不能保证结果的公平有效等问题。根据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高校应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基础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比较,结合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理论,针对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文章提出了对如何构建符合中国高校特点的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考和建议,认为采用发展性评价为主的教师评价体系应是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革除高校教师评价中的“五唯”痼疾,破除对评价指标的固恋,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之趋。研究借助杰瑞·穆勒对绩效管理“指标陷阱”的深入解读,分析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发现指标化管理隐藏着“唯指标”的功利化价值陷阱、指标设计片面化的技术陷阱以及人为的投机陷阱。只有通过探寻教师发展性评价模式,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监督机制,才能保障高校教师评价的客观性与公平性,形成良性问责氛围,推进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评价研究简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教师评价是高等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高校教师评价对教师个人成长与发展、对学校与教师的管理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在具体工作中,梳理教师评价研究的几个历史阶段,对比分析中西方高校教师评价研究之异同,并就高校教师评价研究趋势提出展望,对于构建科学的高校教师评价体制有着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最早兴起于英国、与奖惩性教师评价相对应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本文对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是提高高校整体水平的关键,进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能力评价研究,有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基于此,在建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柔性协商因子,将两方评价主体(校方和教师方)的意见进行综合权衡,进而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建了网络结构模型,并通过Super decisions软件进行运算,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最后进行了应用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教师评价的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平 《成人教育》2009,29(8):22-23
我国高校教师评价的误区是:评价的目的忽视了发展与促进、评价的主体缺少对等性、评价的标准过分统一化、评价的方法过分强调量化。走出误区的对策是:确立“以教师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理念、遵循科学的教师评价原则、采取多元化的教师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结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评价对于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评价的内涵入手,探讨两者的关系,并在现行的高校教师评价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评价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环节,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教师评价导向的偏差,教师评价缺乏合理性和激励性;教师评价模式单一,忽视个性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在"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和注重专业发展等原则的指导下,构建全面合理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应当注重教师胜任力评价,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改进教学绩效评价,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发展是涵盖个人发展、教学发展、专业发展以及组织发展等多维度的综合发展系统,而组织发展是高校教师发展的根本保障和依托。已有关于高校教师组织发展的对象、内容、组织形式和类型等理论为教师组织发展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高校教师组织发展工作需要在顶层设计、发展战略、政策制订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采取促进策略,以促进高校教师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