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如何提高边远地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本文将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口语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如何提高边远地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本文将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口语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刘雪君 《湖南教育》2002,(13):36-37
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性质口语交际教学已不同于过去大纲中说的“听话、说话”教学,它注重的是训练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的口语能力。听、说训练过程理应是交际过程。《课标》中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这句话是总领,“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是要求,“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是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总目标将过去大纲中的听、说进行了整合,体现了口语交…  相似文献   

4.
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口语交际因其准确、便捷而愈显重要,新课程明确提出了“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使小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审视学生的口语发展状况,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周晓彦 《湖北教育》2007,(12):33-3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昕、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为了培养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本人进行了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口语交际教学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在课堂上,倾听则是“表达与交流”的基础,是学生参与交际的前提。一堂真正有实效的口语课应是从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笔者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金红 《新疆教育》2012,(19):91-91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生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笔者认为搞好课前演讲便是走好口语交际教学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0.
郑寿林 《课外阅读》2011,(6):275-27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使学生在各种交际场合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教学应该和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占有同等地位,然而在农村小学的教学中较低效。这和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有直接关系。农村小学在这方面的教学现状是怎样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环境下口语交际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本人在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周琴 《生活教育》2012,(15):59-61
2012年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小学生必须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的社会交往”。这意味着着力于倾听、表达和交流三种基本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口语交际课教学的重中之重。善于倾听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3.
韩元萍 《教师》2010,(19):64-6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当前口语交际教学已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关注。笔者多次深入农村小学听了口语交际课,对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  相似文献   

14.
针对如何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这个话题,本文试提出了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三五理论”,即“明确一个目标”、“采用三种途径”、“实施五项策略”。一、明确一个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流,  相似文献   

15.
邹节华 《广西教育》2006,(1A):83-84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目标”第9条提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就是口语交际教学总的目标。它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6.
刘小军 《广西教育》2012,(29):75-7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谈谈我校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并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那么,农村中学如何加强口语交际教学,落实课程标准精神,提高口语交际教学实效。本文试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采用多种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特别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许多一线的老师积极投身于口语交际教学,使新时期小学口语交际呈现了许多新的动态。  相似文献   

20.
《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环境下口语交际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