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语言·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语言、修辞三之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又是密切的。一切精神化和物质化以及由二形成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人们的言行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反映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某些语言,某些固定形式就成为人们遵守的语言规范和修辞规范。  相似文献   

2.
人所置身的物质世界由三个不同的世界所构成。一是权力的世界,它所遵循的原则是权力,并由此建构起自己的价值观念;二是经济世界,它所通行的是金钱原则,并由此形成自己的价值准则;三是两性世界,爱情原则是它的价值准则。精神价值并不否定权力价值、金钱价值、爱情价值,但精神世界的存在和坚守,为避免物质世界里权力原则、金钱原则和爱情原则的互换所必须,从而承载起社会发展和灵魂拯救的历史重任。精神的力量则通常经由话语的力量而进入现实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育课堂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事实世界与意义世界相互联结的世界。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不是仅仅使人去认识一个事实世界,它的更为重要的职能是指引人们进入意义的世界。德育课堂是一个探索生活意义的课堂。它要使儿童逐渐去理解和体验: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中的我是有价值的,它还要在不断丰富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拓展他们的意义场域。德育课堂是迷人的,这是因为意义世界是充满人性的世界,追寻意义的过程是一个人的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生命的潜能都被激活,各种能量都能得到释放。  相似文献   

4.
生活·道德·道德教育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鲁洁 《教育研究》2006,27(10):3-7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人走出唯理性世界困境的普遍追寻,对于道德教育来说同样如此。生活世界是人存在的基本事实,其基本属性是实践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根据,也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整体性、实践性、生成性是生活世界道德的主要特征。“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要走进方方面面的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的学习应当是生活的、实践的,而不能简单归结为知识的、思想的;道德教育要培养的是不断去生成新的道德世界,并不断自我超越的生成性的人。  相似文献   

5.
所谓“对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对话被理解为与单个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语言形态,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广义的对话事实上已经完全超越了原始的以口头语言交流为特征的语言学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还具有社会和化的意义。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对话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具体来说,对话作为一种原则,往往与民主、平等、包容、坦诚联系在一起;对话作为一种策略,往往与共同在场、主动介入、积极参与联系在一起,通过敞开、接纳、回应、碰撞、沟通、合作、交流、互动等,达成视界融合以及共生共荣的理想;对话作为关系思维的表征,既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人与各种本之间。  相似文献   

6.
歌德说过:“凡是思考的东西,前人都已经思考过了,问题是我们重新加以思考。”是啊,大千世界,社会生活虽然丰富多彩、变化万千,但历经无数前人先贤数千年的探究思考。又还有多少东西没有被思考过呢?而恰恰是很多前人思考过的东西,一些人又对其重新加以思考。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从而站在了时代的前列,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成为了划时代的巨人。像受苹果落地现象启发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第一巨人牛顿,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社会、认识社会?根据社会学科的教学目的及其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注重把学生带入生活的源泉或经过人为的创设所再现的生活情境中,从感受形象开始,滋润情感的幼芽,点燃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8.
论教育实践的生活世界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世界是人的自我生成之域,是人诗意栖居的家园,回归生活世界就意味着走向生成中的人。教育世界中的人是一种生成性的存在,然而,人的生成离不开现实的生活世界。另外,现实的教育存在着遗忘生活世界的问题,因此,教育实践的生活世界转向是一种值得肯定的事实,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北师大版新课程标准语教材,重视了多种信息资源的利用,强调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它主要采用了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智力落后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我有目的、有选择地采用了书中的一些内容作为教学材料。在使用中,我主要采用了“看、猜、试、品”四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人才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与科技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关系,人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人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素质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它与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树立创新意识促进观念转变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培训工作,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一是要树立终身教育意识,强调教育活动应扩大到所有教育机构,把受教育视为人一生中连续不断进行的过程。这不仅突破了人们对传统教育概念的理解,而且还极大地丰富和加强了教育的内涵,作为企业的培训部门,就必须想方设法加强和改进企业的培训工作,建立不同形态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阅读》2007,(9):7-47
1968年4月4日,美国田纳西州的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被暗杀了,所有关心人权的人们,都为这一事件而悲愤,整个世界也为之震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学习社会·终身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更是学习和教育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崛起使信息革命导向一个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的学习社会。学习即生活,生活要学习,这已成为学习社会的基本生存状态。终身教育是学习社会形成的基础,是加强经济的成功之本。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很难满足和适应知识经济与学习社会的需要,必须进行一场教育革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胡彬(化名)是我所带班级的一名单亲孩子,父母离异后与父亲和继母生活在一起。该生脾气倔强,学习懒散,经常不完成作业,基础不好,学习成绩较差。组织纪律性差,自控能力弱,经常自己管不住自己,时常伙同班上一些同学在学校,在社会上违规违纪。面对这样的学生,我时常在想该怎样去教育他呢?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我不断地采取不同的方法教育他,但最基本、最成功的方法那就是关注他,鼓励他,赏识他,进而促使他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15.
突然听到有人说某某大学校长创造了不少神话。在经历过中国曾发生的造神运动之后,人们冷静下来,十分理智地说:"某某是人不是神。"近日又突然听说创造了神话,也该能冷静地想一想了。我想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生命·枫叶     
生活处处皆雕饰。每天穿梭于喧闹的人流,花枝招展的俊男靓女令人眼花缭乱;描眉画唇的女孩,彩发飘飞的帅哥,穿红戴绿的老人……每一天都像在参加节日party。生活掩饰了它固有的原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约翰.契弗以一个练达的社会学家特有的犀利目光观察美国现代社会,尤其是居住在纽约郊区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他坚持描绘客观现实,描绘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契弗透过和谐、安逸、平静的生活表层,揭示了美国人内心世界的空虚、彷徨、孤独和恐惧。  相似文献   

18.
超越·超悦     
天地之道,法乎自然,这一切仿佛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于是我们以一种常规的思维“运行”着我们的生活,这些所谓的真理束缚了我们自我的心智,规定了我们可怜的局限,所以我们只能墨守成规,无法明晰什么叫“天生我材必有用!”  相似文献   

19.
一、用还原法激活学生兴趣 刘国正先生说:“语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教学中,如果我们要求学生将自己对课的理解与思考还原成形象逼真的生活场景、生活状态或生活感悟,学生便会忙得“不亦乐乎”,课堂上就会呈现沸沸扬扬的景象。例如学生扮演《变色龙》中善变的奥楚蔑洛夫,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市举行,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从4月30日开幕到10月31日闭幕,共184天,总投资达450元亿人民币,这是世界博览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上海世博会是探讨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曲,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