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承志(1908.9.25.~1983.6.10)曾长期致力于外事和统战工作,为团结侨胞、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是人所共知的;但作为新闻工作领导者,尤其是在延安时期,曾参与陕北新华社和《解放》周刊的创办工作、在香港创办《华商报》等多种救亡报刊,担任新华社社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务,对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新闻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却是鲜为人知的。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的新闻业务刊物——《通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9年12月1日《,通讯》创刊号出版,这是延安时期出版的第一个新闻业务刊物,它的读者对象是陕甘宁边区的通讯员。抗日战争时期,新华社曾在延安创办过一份油印的新闻业务刊物——《通讯》。当时,新华社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一起驻在杨家岭,同属中央党报委员会领导。  相似文献   

3.
《八路军军政杂志》是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出版发行的一份重要杂志。杂志曾为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作出卓越的贡献。本文就其在宣传鼓动工作方面的贡献作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4.
宋健  刘迎红 《兰台世界》2017,(14):10-12
曾三同志作为我国档案事业的先驱对我国档案事业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身为我国档案工作的第一代领导人之一,他为推动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从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历程入手,梳理了曾三档案学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使我们深入了解曾三的档案学思想在我国的档案事业各阶段工作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与此同时,本文还着重分析并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档案学思想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曾被称为职务最高的新闻记者和评论员。他一生中在不同时期为《红色中华》、《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提供过大量消息等新闻稿件。还亲自撰写了许多优秀评论。笔者最近系统地学习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选集》中的新闻作品.认为毛泽东的新闻评论作品特别是他后期撰写的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6.
赵兰 《档案天地》2010,(2):20-21
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敌后战场之一。河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一说到河北。大家很容易想到优良的革命传统、革命圣地两柏坡、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地道战以及大批的抗日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毛泽东关于新闻传播的观点和学说的理论体系。毛泽东作为当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卓越的报刊活动家,他的新闻观点和学说,对于指导当今的新闻宣传工作和推进正在深入展开的新闻改革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一) 毛泽东自1919年创办《湘江评论》并自任主笔始,至逝世前还时常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的新闻报道,一生都没有脱离过新闻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新闻宣传所发表的论述和指示,光收入《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就达120多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为新华社撰写和修改的新闻稿、评论文章,超过200篇,其中以新华社社论、评论收入《毛泽东选集》三、四两卷的,共18篇。在毛泽东关于新闻宣传的论著、指示、谈话、信件  相似文献   

8.
正叶圣陶先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编辑出版家、教育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叶圣陶一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65年,大多与教育相关。他曾创办《中学生》等刊物,编纂《小学国文课本》《中学国文课本》《开明小学国语课本》等教科书,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长期主持全国中小学、中专和大学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工作,是新中国教材出版和编辑事业的奠基人、开拓者,为我国教育出版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还担任过国家出版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作为一位杰出的编辑出版家,叶圣陶先生留给我们的编辑工作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编辑思想,在当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初期,新华社在延安就创办了一本新闻业务刊物。这就是1939年12月1日诞生的,由毛泽东同志题写刊名的《通讯》杂志。 最近,笔者访问了新华社原副社长缪海棱同志,他回顾了《通讯》创办的前前后后。 1939年3月,新华社由清凉山迁到杨家岭,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前身》)的同志一起分住在杨家岭后山沟的两排窑洞里。杨家岭是当时党中央、毛主席的所在地。在工作之余,新华社和《新中华报》的同志  相似文献   

10.
一、延安时期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科学内涵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就有了党的报刊,但其成熟阶段最早是延安时期。那个时期,全国范围创办了大型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全国性通讯社——新华社,属下还创办了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各抗日根据地出版了各级党报。这个时期,毛泽东对党的新闻工作的方针、路线、任务、工作方法、新闻文风、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理论的概括。其思想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作用和任务。毛泽东在1944年3月22日写的《报纸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和1948年4月2日《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等文献中强调,党主办和领导的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等是党和人民的宣传工具,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它的任务是宣传党的政策,反映党  相似文献   

11.
1948年12月,新华总社派出范长江、徐迈进为首的先遣队,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郊区的良乡集中,接受平津战役报道任务,并准备进城接管国民党的新闻机构,同时筹备办理总社迁社事宜。华北《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亦派出人员,参加了这个新闻先遣队,由副总编辑袁勃率领,准备到北平创办《人民日报》北平版和重建新华社北平分社(1946年间新华社曾在北平设立分社.后被国民党当局无理查封)。  相似文献   

12.
《京报副刊》创刊于五四以后的1924年12月5日。它是《京报》10多种副刊中影响最大的一种.主编孙伏园。当时革命形势日趋高涨,《京报副刊》继承了五四时期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副刊、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等的传统,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积极支持群众爱国运动.抨击军阀专制政策和帝国主义侵略行径。同时提倡新文化.批判“甲寅派”的封建复古思想和“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广泛。一大批进步作者为该刊撰稿.鲁迅就曾发表杂文40多篇。  相似文献   

13.
人们都知道秦邦宪(即博古)是一位知名的政治活动家。他于一九三一年到一九三五年,和王明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曾犯过“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然而,博古同志同王明不一样:王明不思悔改,顽固到底,走向人民的反面;博古同志能改正错误,在他生平最后五年内,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博古早于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年留苏返国,出任全国总工会宣传部干事,曾编辑《劳动报》、《工人小报》。这是他从事党的宣传工作的开始。抗战初期,党中央为适应当时斗争形势,以推动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决定在延安创办《解放日报》,将《新中华报》与《今日新  相似文献   

14.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宣传家,大革命时期曾担任党中央机关报刊的主编。他凭借自身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丰富的革命报刊活动经历,为党的革命事业和新闻宣传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瞿秋白在大革命时期运用报刊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热情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理论,正确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为中国共产党打造了坚强的舆论阵地,积累了宝贵的报刊工作经验,同时也丰富充实了中国共产党的办报经验和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15.
博古(即秦邦宪)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是政治家,曾犯过严重的左倾错误,这为人所熟知;他是新闻工作者,对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新闻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却鲜为人知。他在1941至1946年,创办了延安《解放日报》,领导了新华通讯社,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根据毛泽东的新闻思想,开拓出一条办党报的新路,并为新华通讯社的发展打下了良  相似文献   

16.
一、李大钊担任过福建漳州的教育局长吗? 读《陶铸传》(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见该书103页提及陶铸在民主革命时期曾活动于福建漳州一带,并由此重建了中共闽南特委的地下党组织,书中说:“五四时,以漳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方,陈炯明创办《闽星报》、《半月刊》,一度聘请李大钊任教育局长。”这是把李大钊和陈独秀搞混了,因为李大钊根本不曾去过漳州。  相似文献   

17.
陈云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二代领导集体之中的重要成员,曾长期负责经济工作的管理,在东北地区和共和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都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解放战争时期,陈云主要负责东北的财经工作,在党中央以及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陈云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东北地区的战略方针,形成了极富特色的经济思想。深入研究东北解放战争时期陈云先进的经济思想,对其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阐述了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拓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主持中共晋察冀边区党的机关报《晋察冀日报》的工作,同时,还参与了新华社晋察冀分社及总分社的创建与发展,并兼任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  相似文献   

19.
习仲勋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曾在延安时期负责和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在宣传实践中,习仲勋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提出了"为群众办报"这一以人民性原则为核心的新闻宣传思想,对后来的主流新闻报道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文将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创办和领导的《关中报》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关中报》走群众路线、关注民生、入乡随俗的报道特色分析,剖析和厘清习仲勋新闻宣传思想中人民性原则的具体体现,为当今媒体新闻宣传提供良好的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根据地军民同日本侵略者展开艰苦卓绝斗争的同时,也对新闻宣传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倾注了大量心血,很多具体工作他都亲自参与、悉心指导.特别是"对解放日报和新华社的领导,显示了毛主席对新闻工作的历史贡献".这一时期,作为解放区的新闻总汇,新华社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动员全国人民团结抗日,夺取抗战胜利等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新华社在组织机构、业务建设、干部队伍及优良传统作风的形成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初步奠定了现代通讯社各项业务全面发展的基础.毛泽东对新华社的发展一直非常重视,这一点从他的一些具体指示和细微关怀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