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彬 《今日科苑》2010,(11):184-184
象征主义文学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不满浪漫主义的直抒胸臆,在表达上强调暗示和象征;不满现实主义的再现现实的文学风格,强调朦胧含蓄的表现另一世界的“超验美”。它承前启后,有着一整套系统的文学创作原则和方法,是研究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梦幻进入文学不是突如其来的,也不是随意给文学故事框架一个梦境就能称之为幻梦文学的.以梦幻为主题描写不仅可以给文学作品带来精美的点缀,通过对梦的描写反映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渴望,以梦的形式来抒发作者的理想和愿望.  相似文献   

3.
梦幻进入文学不是突如其来的,也不是随意给文学故事框架一个梦境就能称之为幻梦文学的。以梦幻为主题描写不仅可以给文学作品带来精美的点缀,通过对梦的描写反映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渴望,以梦的形式来抒发作者的理想和愿望。  相似文献   

4.
从后现代主义思潮看我国的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思想思潮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新文化思潮。它的特征是强调差异性,去中心与边界松散,以及重视大众教育。这一教育思潮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二十世纪文学的发展中,延安文艺是极为特殊的文艺运动。本文拟通过分析来说明,延安文艺与十七年文学非但不是两类独立的性质完全不同的文学,而恰恰相反,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同一性,是紧密联系的有机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6.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19世纪文学的集大成人物,也是近代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高尔基说他与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并列为“人类给自己建造的三座纪念碑”。1828年9月9日,托尔斯泰生于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他一岁丧母,九岁丧父。1844年,托尔斯泰人喀山大学东方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专业,次年转法律系。在学期间,他对哲学和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并对俄国的农奴制度表示不满;专业之外,博览文学书籍。1847年4月,他退学回到距莫斯科不远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  相似文献   

7.
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女性文学盛行,特别像日记、随笔等带有自省精神的创作形式成为表达人们内心世界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从10世纪末期到11世纪中期,日本的女性文学创作异常活跃。特别是藤原道纲之母所创作的《蜻蛉日记》,被誉为日本女性日记文学的先驱。描写了其20余年的经历,表达了对丈夫的不满及追求自我意识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姜欣 《科教文汇》2008,(34):259-259
伊迪斯·华顿是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作为美国早期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很多作品体现出女权主义思想。本文拟从她的短篇小说《另外那两位》来分析华顿夫人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9.
英语文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外语与文学双重作用。英语文学的学习是培养人心智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激发人的灵性、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然而,传统英语文学课授课仍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文学知识的积累和对文本的理解,而相比之下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信息的输入者,学生则是知识的接收者与记忆者。这样的教学模式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主动探索的意识薄弱,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此种模式已无法适应高等学校教学现代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王大伟 《科教文汇》2008,(3):144-144
譬喻是佛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表达了佛理深奥的同时也解释了佛法的玄义,佛经譬喻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素材库,也为新的文学形式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英娜 《科教文汇》2008,(10):178-178
“知人论世”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原则之一,本文从“知人论世”的提出和“知人论世”在文学鉴赏中作用的角度,阐释了对“知人论世”的理解。“知人论世”是文学鉴赏的基础和前提,它会使我们在一个较准确的基点上投射情感,并深入地理解鉴赏文章。  相似文献   

12.
别睿 《科教文汇》2008,(5):152-153
鸳鸯蝴蝶派是贯穿现当代文学发展全过程的一个通俗文学流派,它是在近现代中国殖民地经济文化发展、资产阶级文学改良运动和文学商业化转向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基本趣味在于游戏消遣。但也有接收新思想新观念、反帝反封的爱国进步因素,在艺术上对中国小说形式发展也作出过独特的贡献,与新文学从雅俗互补角度构建了五四小说整体风貌.推动了现代文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鸳鸯蝴蝶派是贯穿现当代文学发展全过程的一个通俗文学流派,它是在近现代中国殖民地经济文化发展、资产阶级文学改良运动和文学商业化转向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基本趣味在于游戏消遣。但也有接收新思想新观念、反帝反封的爱国进步因素,在艺术上对中国小说形式发展也作出过独特的贡献,与新文学从雅俗互补角度构建了五四小说整体风貌,推动了现代文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殷商以来,围绕着手工业交易集散地为中心逐渐形成的城市以其生产、生活方式的异质性而迥异于农村,由之形成了对峙状态中的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封建历史时期,乡间学子十年寒窗苦读,立志进身于代表物质繁荣与权力体系的城市之中,而一旦功成名就,成为食国家俸禄之辈时却又不时以诗名志,开始向往乡村生活的闲适与自由。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稳定的封建农业社会结构的坍塌,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对乡村文明的冲击,城乡冲突成为文学中一个不可回避的主题“乡与城似乎成为一种精神象征的载体,两种文化规范的冲突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可逃避的主题。”[1]…  相似文献   

15.
董国英 《今日科苑》2007,(2):108-108
为了突出讲话者想要强调的部分,英语当中经常使用强调句,它是学生们所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句型。  相似文献   

16.
张春实 《今日科苑》2007,(20):202-203
九十年代是个过渡性的年代,它是从此岸到达彼岸的一座无法绕过的桥梁,它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历史过程。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从政治层面来观察,九十年代都明显地呈现出一种"过渡性",所以,"过渡性"同样是九十年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学是心灵的产物,但文学更是时代的产物。回顾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创作,首先要承认这个前提。也就是说,我们要承认文学的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文学的叙事意识与社会的集体意识具有严格的同构性。  相似文献   

17.
混沌学新兴于二十世纪70年代,是探索复杂系统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它着眼于发掘混沌背后的秩序,对自然科学研究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教学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发展的过程,具有不可预测性等特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必须顺应教学系统的这一基本规律,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冯光 《科技风》2011,(6):261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模式,它是一种用来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造价的管理方法。它强调建设项目是一个过程,建设项目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项目造价决策和实施的过程,人们在项目全过程中都需要开展对于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也相应的发展起来,文化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并走向世界。我国对美国文学的翻译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于美国的一些宗教文化、爱情文化等有了进一步了解,随着华裔美国文学的增多,华裔作品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也相应的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华裔美国文学翻译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国家文化、美籍华人下的文学作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郝道合 《今日科苑》2010,(4):148-148
日本新感觉派文学作为第一个现代文学样式,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它只在日本文坛存在了四年多就寿终正寝了,这种结果的出现虽然和当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及无产阶级文学的消解有很大的关系,但其只身的缺陷才是致使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根本原因,本文试从新感觉派文学对传统的缺失上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