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忠实”常常被认为是译者的第一责任。本文通过实例分析认为,翻译也可以不忠实,不忠实的翻译有它积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硬新闻强调时效性、客观性和真实性,是传播较广、影响力较大的语类。但新闻话语并不纯客观或被动地反映新闻事实,而是经过缜密加工,折射出一定的立场和态度。本文基于Martin和White的评价理论,从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对比两则硬新闻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旨在揭示隐藏在话语中的不同的人际和社会意义,帮助读者分辨不同的意识形态,进而在教学和实践中加强对人际意义和多声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自严复提出“信、达、雅”三字翻译标准以来,有关标准问题的讨论就没停止过。本文力求以翻译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入大量例子,以论证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不忠实现象,以起“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4.
传统译论奉“忠实”为译者第一要务。本文从语言差异因素、政治与意识形态因素、文化冲突因素、审美取向与伦理道德观念因素以及认知因素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不忠实译文的发生原因,并以此说明翻译也可以不忠实,“不忠”情有可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评价理论作为框架,以2022北京冬奥会的中英新闻语篇为语料,从评价理论的态度、介入和级差三方面对新闻语篇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语篇中评价理论的应用方式,探索2022北京冬奥会新闻语篇中所体现的大众态度和立场及其对国家形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商洛学院学报》2017,(3):62-65
财经新闻是了解财经讯息的一手资料,作为新闻类型中最为常见的分支,在新闻编译中尤为重要。基于英语财经新闻专业术语通俗化、词汇使用精确化、表达方式多样化的语言特点,从评价理论的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系统分支出发,研究并提出立足态度系统、呈现新闻情感,关注作者介入、理清作者意图,分析语篇级差、落实对应翻译的英语财经新闻编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论“硬新闻”的“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硬新闻”写“软”,成为白热化的新闻竞争中非常重要的新闻业务问题。软化硬新闻,要把理论认识和新闻实践统一到党性与群众性相一致上来,找准党的要求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关键在于确立一个新而巧的新闻主题。硬新闻软化到位的标志,是广大读受看报道。  相似文献   

8.
根据时效性的强弱和语言风格差异,新闻大致可被分为:硬新闻,中间新闻及软新闻三类。为了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实现原文及译文的功能及效果对等,软新闻翻译应该摆脱基于结构语言学的传统对等翻译理论的桎梏,取而代之以建立在功能语言学基础上的“目的论”为其翻译的理论依据,并通过适当的增添、删除和重组等“编译”手段,实现功能对等,使软新闻翻译达到更佳的翻译及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软”和“硬”是一组常见的反义词,前者指柔和、软弱;后者指坚定、刚强。如“软木-硬木”“柔软-坚强”“软棉花-硬汉子”等。但近年来,却产生了诸如“硬件-软件”“硬环境-软环境”“硬指标-软指标”“硬新闻-软新闻”“硬科学-软科学”“硬武器-软武器”“硬着陆-软着陆”等一系列的新词语,使一般读者难以知晓其真正的涵义。这是因为“软”和“硬”这两个词,在词义内涵上产生了许多新的义项,通过引申,其词语的外延大幅度地扩大,且进入了诸多新的领域,显示出具有构成新词语的活跃能力。例如,在计算机术语中,有“硬件-软件”“硬盘-软盘”…  相似文献   

10.
涉外商务谈判口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人员在涉外商务谈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涉外商务谈判口译中,经常出现口译者“故意”不忠实于原文的现象。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学派的目的论对这种不忠实做出了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王真 《教育教学论坛》2014,(24):153-154
本文从信息论的视角,以摘自"China Daily"(《中国日报》)网站的网络新闻为实例,对网络软新闻翻译中的"冗余信息"及其翻译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总结出不同于硬新闻翻译的灵活多样的文化翻译策略,使目的语读者在获得原文信息的同时,实现网络软新闻翻译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翻译忠实观已经无法解释诸多的翻译现象,遭到众多学者们的质疑.翻译的“伦理转向”是翻译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对翻译忠实观作出合理的阐释.它认为译文忠实的对象具有多样性,不仅仅局限于忠实于原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不忠实”具有矛盾性和相对性,他们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此外,“忠实”与“不忠实”都具有一定的伦理理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本文探讨了戴乃迭《边城》英译本中的"不忠实"现象,分析得出译者的翻译策略受意识形态与诗学规范的影响。此外,译者由于对汉语的语言文化理解出现偏差,忽视了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导致改写失误,因此译者不能一味地为了适应译入语的诗学规范而损害原文的逻辑关系,要认真推敲上下文,保证译本的流畅度,才能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评价理论,从积极话语分析角度,以习主席2016年在安徽重要讲话为语料,对讲话中的级差资源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习主席讲话中级差资源的自然化功能,习主席是如何运用级差资源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的,以及讲话中级差资源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5.
评价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一部分,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方面组成,阐明说话者对事物的态度。马丁的评价系统可以为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传记纪实类题材的翻译中,可以运用评价系统对原文进行分析,把握原文作者的态度,从而实现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软/硬三字组近年来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其构成主要有“软/硬+名词”和“软/硬+动词(含兼类)”两种类型。通过对软/硬三字组的构成分析,厘清了软/硬三字组与软/硬三字词的界限。软/硬三字词中“软、硬”的性质有所不同,有的仍然是词根语素,有的已经是类词缀,其中“软”的类词缀性质更为明确。造成软/硬三字词增加的原因主要有隐喻引申和类推。总体而言,软/硬三字词呈现出对称与不对称现象,不对称将是软类三字词的发展趋势.但类词缀“软”很难再向纯粹的词缀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使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逐渐由“软”变“硬”,现在最常见也是最时兴的办法是将“软”任务变为“硬指标”。这种“硬化”措施,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可贵的探索,在实际工作中也越来越呈  相似文献   

18.
评价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功能的一部分,由态度、介入和级差三方面组成,阐明说话者对事物的态度.文章尝试运用评价理论作分析研究的工具,对奥巴马的一篇竞选演说词及其两个中译文进行描述、比较和分析,探讨如何解决态度系统的显性评价和级差系统的隐性评价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电力企业管理,是对电力生产经营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激励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是电力企业的生命力所在。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硬管理”与“软管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相辅相成。“软”中有“硬”,“硬”中有“软”,很难绝对分开。因此,搞好电力企业的管理,必须坚持“硬管理”与“软管理”相结合,做到“软”“硬”兼施,双管齐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科学的管理方式,从而有效地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宋改荣  房涛 《文教资料》2013,(25):32-33
评价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由悉尼大学马丁教授提出的用来反映人际功能的理论。该理论包含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国内外学者广泛地应用评价理论对语篇进行分析。本文运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和级差两个子系统对2012年9H6日奥巴马在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为自己第二轮任期的竞选所做的演讲词进行分析,并探究演讲者在演说中是如何运用评价资源表露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