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出,《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呈现的中华文化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论语)选读》的教学应该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出,《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就《〈论语〉选读》而言,语录的格式、对话的语体仅仅是古代文章格式的萌芽,而作为口语的记录,  相似文献   

3.
训诂,古今学者对它有多种解释。我最欣赏的是黄典诚在《训话学概论》中说的:“按通俗的说法,我看就管它叫古代汉语解释法。” 这种“古代汉语解释法”,是我国传统学术中一个很重要的学科,于研读古籍和探讨语言有巨大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学科,在先秦时期儒家经典《论语》和《孟子》中就涉及到了训诂的不少问题。 本文拟就《论语》和《孟子》中训诂的方法问题,分类举例略加说明,诚盼方家指正。 ‘  相似文献   

4.
虚词“非”字常见用法之一,是用在判断句主谓之间,使整个句子表示一种否定的判断。例如: 管仲非仁者与? 《论语·宪问》 回也,非助我者也。 《论语·先进》 是非君子之言也。 《礼记·檀公上》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这种“非”字,在词性方面,有否定副词说和系词说,否定副词说者以为“它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副词”(见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系词说者认为它“是否定性的系词,是实词,不是虚词”(见杨伯峻《古汉语虚词》);意义方面,有“不是”和“不”两种解释,而均以后者为极少数。翻译则一致为“不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古代汉语的典范, 它的词汇对后代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同义词的丰富是语言丰富的一种反映,《论语》中的同义词不仅数量多而且基本上具备了当代同义词的类别, 对这些同义词进行分析可以加深对古汉语同义词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从《论语》、《孟子》谈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正用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理解汉语语法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上古经典名著《论语》、《孟子》中广泛撷取论据,充分地证明了它使用的普遍性,探索了它的规律性,并为其建立了鉴别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汉语中,"何"字作为最常见的字,在不同的语境以及不同的结构中有着不同的解释,在此,本文从《论语》、《史记》以及《汉书》等资料出发,针对古代汉语中"何"的考释以及现代化意义,做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8.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说过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看来未免言过其实,但是,在中国文化史上《论语》确实是最重要的一部书。所谓“千里滔滔水,源自滥觞时”,它是许多中国文化传统的源头,所以有人说认识中国文化传统须从儒家开始,而认识儒家则须从孔子开始,认识孔子则必须从《论语》开始,而要在透彻地了解《论语》的思想的同时,仔细琢磨它的文学手法的自觉运用,我们会对它流传千载而仍有无穷魅力的经典地位更为信服。一、言简意赅、隽永有味的语言《论语》是记录孔子与弟子的言行、阐释深刻义理的一部书,它以当时明白晓畅的口语为主,…  相似文献   

9.
以,古文作吕,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含义丰富而且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我翻阅《论语》,做了些调查研究,有所收获。这里谈几点看法,就教于海内识者。一有关《论语》“以”字训释的几点质疑1 好仁者,无以尚之。(里仁)《论语正义》解此句为“所好惟仁,无物以尚之也”①,看来说的是仁,而非“好仁者”,“以”为连词,不妥当。《经词衍释》上云:“好仁者,无以尚之,言无有加也。”它认为“以”“有”古通用,因此把这句的“以”训为“有”②。  相似文献   

10.
《论语》的简约美分两个方面:一、《论语》的人物语言具有格言美,而且这种格言美与西方的格言美不同,它具有雍容和顺的风格。二、《论语》还具有“一词传神”的叙述美。《论语》简约美的成因与当时的崇古风气有关;其次,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为学原则和人格风度影响《论语》文风;《论语》的极强烈的格言美还应与孔门弟子精心选材,追求精品的编纂意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论语》的母题阅读,是指在中西文化史的背景上,考察《论语》哲理母题的阐释史和影响史,以认识《论语》鲜活的现代生命力和恒久的启示价值。《论语》的母题阅读,是由《论语》作为“中国人思想的总源泉”的文化地位决定的,它有两个维度,即历时性维度和共时性维度;从人类文化史的角度看,对《论语》母题还可以进行跨文化的比较阅读。  相似文献   

12.
《论语》是我们了解儒家文化的窗口,它重在记言,是孔子及其弟子以对话的方式开展的情境性极强的教学。为提高《〈论语〉选读》选修课教学的实效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教学方法作了以下一些思考。一、细化文字的深度《论语》是古代汉语记录下来的以语录体方式呈现的,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对话,文字较浅易,情境性较强。因此,教学不宜讲求大学古代文学选修课的系统和深度,  相似文献   

13.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在国内高等院校使用范围极广,影响很大。不仅所选作品文质兼美,注释精当,而且《古汉语通论》和《常用词》也能给人以启示。在现在出版的古汉语教材中,不能说是最完美的一部,至少可以说是比较受欢迎的一部。笔者对古代汉语这门课执教多年,对《古代汉语》这部教材(下称“教材”)使用多次,深受教益。当然,正象其它教材不是十全十美一样,这部教材也存在一些缺点。关于“教材”在《文选》注释上的一些疏漏,一些学者和教人已在一些文章中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单音词为主,但双音词在《尚书》、《诗经》中已经出现了,在《论语》中的表现更为明显。作为孔子与其门人的对话和言论汇编,《论语》以其词汇的口语化特点,从多方面为我们研究东周中期的语言面貌提供了珍贵的语料。下面我们就从双音词这方面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论语》是以说理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由于孔子及其弟子强烈的情感灌注,使《论语》蕴含着浓郁的诗情美。而多种诗歌手法的运用,又使《论语》的语言具有如诗般的整饬美、音乐美、雕塑美。这些诗性美的产生无疑与孔子的艺术修养、诗人气质有关。研究《论语》的诗性美,有助于我们重新评估《论语》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语》无论从文本形式还是文本内容处处体现伟大的美育思想,本文将《论语》视为美学载体,去挖掘《论语》的审美特质,通过美读、揣摩、悟文、践行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趣味,用心去感悟和探索《论语》精彩而丰富的内容,真正提高学生传统文化底蕴,并践行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促劳,以美健体,铸炼学生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7.
“而”在古代汉语中非常活跃,“而”的各种用法在《论语》中又表现得非常典型,很有代表性。本文对所有出现在《论语》中“而”的不同词性和功用作了简要分析和归纳,以期对“而”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于丹将《论语心得》搬上百家讲坛,继而高中教学和高考考纲中也添加了《〈论语〉选读》,我们对于《论语》这一部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仿佛越来越熟悉,一些大家的解读也有意带着我们往简单易懂的方向前行。  相似文献   

19.
孔子在《论语》中并没有给“美”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从《论语》只言片语式的论断中,我们可以见出孔子对于关的论述也是自成体系的。孔子论“美”可以从关的内涵和分类两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美与善,都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文美学育人理想意欲达成的目标。美而不善,或者善而不美,从语文美学角度理解都是不完美的,只有尽善尽美才是语文美学的最高理想。语文美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是调和美善之间的矛盾,实现语文教学的美善和谐。孔子说:"里仁为美。"(《论语·里仁》)这里的美是和善同义的。后来孔子又说:"尊五美,屏四恶。"什么是"五美"呢?孔子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