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正>文本再构就是把教材本来的语言内容进行改编、改写或整合,以适应不同的学生个体或群体。文本再构理念的提出背景是由于不同语言基础、处于不同语言环境的学生面对同一种教材,教育的公平性得不到很好体现,因此,需要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维度的整合、优化,以适应学生的差异,取得最佳的效果,最大程度地体现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文本再构必须要基于教材本身的文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再构,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发展。一、基于情境,进行文本再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离不开语段教学,然而语段的教学离不开文本再构,文本再  相似文献   

2.
文本再构指的是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改变和整合,保证不同的学生个体或者群体能够与之相适应。文本再构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能力,还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围绕将文本再构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展开论述,提出了文本再构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几点思考,旨在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3.
文本再构的意思是对教材的内容重新进行改编、整合,以此来适应不同学生个体或群体。文本再构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能有效地提升英语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本文对文本再构在实际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促进文本再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发展,为实际教学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实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从生硬刻板的知识讲解转变为意义领悟,本文通过文本再构的方式,把原本枯燥的语法教学的内容再构成学生喜欢的文本形式,根据实际教学需求整合教材,并设置活动或任务,使语法规则得以运用,将语法知识"藏"在文本情境中,让语法无痕植入。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14):93-96
单元整体设计下的文本再构是指教师在单元主题下把教材中本来的内容进行改编、整理和建构,设计出基于教材、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本文以GO FOR IT七下Unit 3 How do you go to school?为例,提出进行文本再构的四项具体策略:单元版块的文本再构、处理新旧知识的文本再构、实现文化内涵的文本再构、借助情境的文本再构,旨在通过文本再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所谓"文本再构",就是把教材本来的内容进行重组和优化,即在原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所教对象的实际情况,把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处理并整合,设计出有别于教材文本的新语言材料,为学生创设一个新的有意义的情境,使学生在学到语言知识的同时,又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生成精彩纷呈的课堂。如何进行文本再构,文中谈了三个方面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文本再构就是"把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建构,这种建构是基于教材,又结合所教对象的原有知识情况,把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再处理整合的一个再构的过程,使得它形成为一个具有情境和现实可操作意义的有着灵魂的可观可读可感的文本语段".然而这个语段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在PEP教材中有很多文本内容非常简单,例如六年级上册册Unit 5第二课时中:Chen: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John:She is a TV reporter.Chen: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John:He is a teacher.He teaches English.整个文本内容材料单薄,大多数学生在第一课时中已经掌握了这部分内容,教师面对这样的文本应如何合理、适度拓展新知识,使新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并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处理,对文本进行再构.那么怎样进行文本再构呢?  相似文献   

8.
"文本再构"是对现有教材中的语言内容进行改编、改写或整合,以适应不同学生个体或群体."文本再构"要基于教材,基于学生,并不是简单的语段和篇幅的改动,它必须是以应用性语段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学习的兴趣,从而逐步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文本再构”是对现有教材中的语言内容进行改编、改写或整合,以适应不同学生个体或群体.“文本再构”要基于教材,基于学生,并不是简单的语段和篇幅的改动,它必须是以应用性语段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学习的兴趣,从而逐步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文本再构是基于教材的再构,更是基于学生的再构,它真正把学生看作主观能动的独立个体,以新课标"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引导教师在教学中用好教材,学会整合,进行再构,使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1.
文本再构(Text Restructure),是指教师基于教材和授课对象的能力和水平,针对所欲达成的教学目标,对现有教材中的语言内容进行改编、整合,设计有别于教材文本的新语言材料,以便组织学生在新的有实际意义的情境中,习得语言知识,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本再构是一种受中小学教师喜爱的文本处理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文本再构而再构,存在着文本再构目标不明确、情境不适合、内容不适度、语言不丰富等问题。鉴于此,教师应当立足反思,把握文本再构的原则,并将文本再构与思维导图、分层教学、翻转课堂、自主探究等方式进行组合,从而解决文本再构中的问题,并让文本再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小学英语作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必须受到英语教师的重视。其中语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与英语交流能力的基础,也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目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难题,英语教学研究者提出了文本再构的概念,对语篇教学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本文就通过简述文本再构的概念,讨论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文本再构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多个角度讨论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文本再构的运用策略,同时指出文本再构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帮助英语教师更为熟练地掌握文本再构的运用,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原绘本的内容是过去时态,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点难,于是教师首先改编了文本时态,将过去时态改成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再构了四个对话文本,使之更适合情境交际。再构文本1There is a tree.She loves the boy very much.Sometimes,he is not happy,So he comes to the tree."Come,boy!You’re not happy.What do you want?""I want some money.Can  相似文献   

15.
<正>"文本再构"这个教学理念最早是2009年上海市教研室的朱浦老师提出的。它指结合学生已有的语言能力,在我们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改编,使学生能够从新文本中习得语言知识,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一名一线的英语教师,我从2011年开始,就在"文本再构"的这条路上不断地摸索并实践,现从词汇教学和语篇教学两方面进行阐述。一、词汇教学中的文本再构词汇教学往往枯燥无味,为了能够让学生尽快掌握词  相似文献   

16.
张玉蓉 《现代教学》2011,(11):64-65
进行独立语段教学需要教师对独立语段教学中的目标、文本和过程进行再构处理。而相对于文本再构和过程再构,目标再构是最难做的事。只有关注了目标再构,才能有效地进行文本再构和过程再构,才能最终实现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培养。为此,我在教学中努力实践,在目标设计时注重技能的转换,以语段和语境的整体推进为教学策略,以整体内容为语用基础,同时以整体设计为再构方式,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教英语是为教会学生用英语,而不是教有关英语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特别是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由此可见,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因此,以生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文本再构,是减负增效、建立高效课堂的一条重要途径。文本再构是基于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的二度开发过程。针对文本再构朱浦老师提出了TCLLU原则即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存在难题,导致其教学效果不佳。对此,应当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实施文本再构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英语语篇教学中,提升学生英语知识水平的同时,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语用能力。对此,本文将从文本再构概述展开,分析文本再构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文本再构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完成教学目标,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本再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目的在于促进文本再构更好的应用,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基础,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英语知识应用的日益普及和广泛,各个教育阶段对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小学教育阶段也是如此,不少小学英语教师为提升教学质量,运用文本再构的教学策略,并取得初步成效。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本再构进行重点分析和探讨,同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广大教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