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问题法问题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不断地阅读课文,不断地寻找问题,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组织引导学生评论:哪些问题提得好,哪些问题对大家有启发,哪些问题最新颖,哪些问题最富于挑战性,哪些同学发现的问题最多,等等。对于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部分问题和学生共同分析、研究、解决。因为“问题法”本身注重的是通过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用“问题法”教学,教师必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鼓励学生敢疑敢问。对学生提…  相似文献   

2.
问题意识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一部化学发展史,就是对奥秘的探索与对问题解决的历史。由此可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展问题性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拥有者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问题的解决者主要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问题比较零乱,而且随意性较大。以上问题,有的是理念问题,有的是方法问题:但要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浅谈采用问题教学法的方法和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以问题作为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串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课堂教学上,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大致可以有以下的教学结构、程序、步骤和方法。一、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指导学生做好预习,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和要求,如可根据课程标准,精要地设计两三道预习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预习,围绕这…  相似文献   

4.
问题教学法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问题教学法,即通过师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途径,以培养学生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问题与创新是紧密相联系的,创新总是在问题解决中发展起来的,问题解决是创新的土壤,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创新源于问题。因此说,问题教学法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会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运用这一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把握好问题教学法中两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构建探究性课堂教学思路是以问题为线索,带动探究性学习。以活跃思维为目的,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乐于探究问题,从而激活问题兴趣,保护质疑意识,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巧于提出问题,善于探究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华敏  韦兴 《英语教师》2023,(3):103-105
阐述大概念和问题链的内涵。结合教学实例,探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基于大概念进行问题链的设计。指出教师要立足大概念,搭建问题链框架,应用问题链建模,发掘问题链功能;优化英语教学问题链设计,充分发挥问题链的育人功能,彰显问题链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7.
“问题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与学.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围绕问题组织教学,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强烈的问题意识,再应用巳获取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一堂课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于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之中,最终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景启发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那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教材课题进行问题教学.在此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实施问题教学法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智英 《广西教育》2005,(7B):82-83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作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串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9.
解决数学问题,实际上就是应用数学知识,应用各种思维方法,广泛联想,从而对问题做出一系列恰当巧妙的转化,使问题得以解决。解题时始终围绕结论的要求对题目进行转化,注意发挥思维的广阔性,从不同侧面,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转化的问题。在问题转化方向上,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简单化原则,同一化原则,熟悉化原则,模型化原则,以进为退原则,和谐化原则等。自觉遵循这些原则,能使我们把握解题方向。一、简单化原则所谓简单化原则,就是解决复杂问题时,注意使问题向简单方向转化。把解决复杂问题归结为解决简单问题。一个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一般来说,显而易见的问题毋需发现,难以发现的是蕴含在习以为常现象背后的问题。所以,发现表现为意识到某种现象的隐蔽未解之处,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切实帮助广大师生2007年备考,我们拟就“阅读理解问题,信息问题,运动型问题,实验操作、设计问题,图形运动问题,开放型问题,探索型问题。以网格为背景的中考题,应用型问题”九大专题,约请一线名师分析讲解,点拔指导.在本栏目第1~4期陆续刊出,敬请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钟春丽 《广西教育》2005,(1B):72-73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作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使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课改推进,有很多成绩,也遇到不少问题,比如课改理念的落实问题,课程和教材实施问题,比如教学设计和课堂效率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集中起来还是教师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明确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以为,优先发展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教师。  相似文献   

14.
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何处入手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困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问题。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对奥秘的探索与对问题的解答的历史。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主张“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有问题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事实上,真正的创新,真正的科学发现,往往起源于提出一个独特的、有科学价值的问题。因此,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按照心理学上的解释,问题意识是指…  相似文献   

15.
等价转化思想是数学中的重要的思想方法,它可以把陌生的问题转化为我们熟悉的问题,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高次问题转化为低次问题,多元问题转化为单元问题,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廖而使问题得以解决,命题等价转化贵在“准确”、“清晰”,不同范畴的命题,要用该范畴的概念和理论来表述,切莫混淆。  相似文献   

16.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一切探究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性问题具有挑战性、针对性、层次性、广泛性等特点。在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产生问题,利用错误的前概念诱发问题,在思辨中提出问题,在联系实际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勇于置疑的科学态度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根据医疗服务改革的需要,医学教育改革必须考虑下述因素:学制问题,专业教育的层次系统问题,微电子学研究与应用问题,教学、科研与医疗同步改革的问题,教材系统问题,教学效果测试方法与手段问题。这些问题的本身都自成系统,而又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8.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驱使人们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如果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就很难进行思维,更谈不上创新。陶行知先生也说:“发展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所以,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觉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9.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经常是由解决问题开始的,没有发现问题,就无从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尽可能利用语言情境、思维情境、实验情境给学生创设疑问,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强化学生产生问题,鼓励学生多问问题,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人,从而达到启发思维,引导学习的目的。如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的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观察物理现象,另一方面让学生写出观察现象后所想到的问题,而按照逻辑思维的形式,可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健 《天津教育》2007,(1):12-13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2007年天津教育应关注的问题仍然很多,如体制问题,机制问题,发展问题,导向问题,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衔接问题,课程改革问题等,而我最关注“普通教育均衡发展”和“特殊教育更需关怀”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