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灰色预测法等,对全运会跳高成绩发展态势进行分析,运用邓氏灰色预测模型对第15届全运会男女跳高项目第一名成绩进行预测,对全运会跳高项目备战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全运会男女跳高成绩发展趋势具有相似性,第1-5届呈上升趋势,第5届后略有波动,但总体趋于平稳。(2)全运会男女跳高项目发展相对不平衡。其中,男子跳高运动员成绩波动明显,比赛竞争激烈;而女子与之相反。(3)另外,男子跳高成绩发展态势优于女子;第15届全运会跳高成绩第一名的预测值男子为2.24 m,女子为1.90m。建议:重视科技备战;健全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体系;探索青少年选材方式方法;注重男子跳高运动员心理建设和技战术运用;制定和实施女子跳高运动员“请进来、走出去”的竞技备战策略。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全运会计分排名办法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结论:全运会计分排名办法调动了各地备战奥运会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地方与解放军体育代表团的矛盾、有利于整合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体育资源、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多参加高水平比赛的机会.同时它也引发东道主优势过大、有悖体育精神事件时有发生以及非奥项目的严重萎缩等问题.建议适当改革奥运会成绩带入制度、对运动员交流数量进行一定的限制、延长运动员交流年限等,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全运会比赛环境.  相似文献   

3.
王松岩 《湖北体育科技》2013,(9):791-794,772
分析湖北青年女足备战全运会情况,旨在为湖北青年女足备战十二届全运会、完成任务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4.
全运会赛场的激烈竞争环境,使体育竞争情报信息的收集成为重庆市重点运动队迫切需要攻克的难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专家访谈法、BWM法等研究方法,构建出了涵盖标准化备战信息和个性化备战信息在内的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的重庆市重点运动队备战情报信息采编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以此实现对重庆市全运会重点参赛队伍竞争性情报收集方向的全面反映,将重庆市重点运动队备战情报信息服务的迫切需求进行针对性应答,以此满足既能够助力重庆市竞技体育情报收集实力的全面提升、也能够为全国各省市全运会参赛运动队情报收集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的实践需求。  相似文献   

5.
第十届全运会男篮比赛参赛队伤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参加第十届全运会男子篮球决赛的12支队伍的伤病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现场观察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十届全运会男子篮球决赛的参赛情况、历届全运会发展格局、第十届全运会前八名各队名次进行了分析,从多视角审视本届全运会特点和参赛队的伤病问题,并进行了调研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性改进意见,从而为我国男子篮球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现行的全运会竞赛体制继续存在的现实条件下,备战4年一届的全运会是我国各省、市、区训练单位所面临的重要工作和中心任务。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对新情况、新形势下的乒乓球全运会备战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跟踪调查,阐述了在备战工作中必须把握好的一些重大问题及若干环节,为今后广东省乒乓球女队参加重大比赛进行备战提供参考和科研支持。  相似文献   

7.
钟成海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4):491-492,490
从终极成绩预测、对阶段成绩目标的设计、训练负荷与比赛负荷的设计、对运动员恢复问题的设计、对训练管理的设计等5个方面阐述了划艇项目全运会备战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这5个方面共同构成备战全运会周期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发挥田径项目的优势,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十一届全运会的田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国田径项目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传统优势项目和新兴潜优势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并认为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们应围绕女子长跑、男女竞走、女子投掷、男子110M栏等几个项目为主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现行的全运会竞赛体制继续存在的现实条件下,备战届运会都是各省市体育行政部门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如何科学地组织、领导、指挥备战工作也成为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所共同面临的课题。本文以江苏备战全运会的成功实践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组织备战届运会必须把握好的一些重大问题及诸多关键环节,并就如何加强备战第9届全运会的组织领导提出了许多指导意见,它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的竞技体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备战第12届全运会的5名四川省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跟踪测试肌酸激酶、睾酮等生理指标和选择反应时、闪光融合频率等心理指标,监控举重运动员赛前训练,以备战全运会,了解心理疲劳的状态,帮助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创造优异的成绩。研究对参加12届全运会的四川省举重队运动员黄忠获男子85KG级银牌;袁王建获得女子63KG级第8名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北省优秀仰泳运动员赵菁的比赛成绩与技术进行多维度分析比较,从中找出薄弱环节,为备战2009年全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安徽青年女足参加第11届全运会女子足球青年组预赛,在小组赛中取得1胜3负的成绩,最终失去了参加复赛的资格。本研究通过专家访谈法、观察统计法,从分析安徽青年女足备战全运会预赛的训练过程入手,对安徽青年女足备战第11届全运会各训练阶段进行观察、统计和分析,探讨其备战此次预赛的阶段训练安排、实施过程及存在的问题,希望对安徽女足在下1个4年训练周期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鹏飞 《新体育》2022,(6):27-29
本文在总结陕西女子举重队运动员在备战第十四届全运会采用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对备战第十四届全运会的4名有不同程度运动损伤的女子举重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特征、运动能力等进行测试,结合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对运动员训练前后的身体运动功能水平和损伤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实地访谈法对《全运会信息专刊》为内蒙古备战第11届全运会进行了分析。从多个维度剖析《专刊》服务性的基本特征与作用。《专刊》服务性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信息化、决策化、基础化、专业化、科学化。据此提出《专刊》"信息保驾护航"的重要服务效应。  相似文献   

15.
“十运会”浙江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目标及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比赛现场统计、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浙江省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备战2005年全运会夺取奖牌进行技术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江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已具备同全国前三名的抗衡的条件,为实现十运会浙江艺术体操集体全能夺取奖牌,在集体项目成套艺术价值方面要继续扩大优势,进一步提高技术价值和完成情况的实际能力,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训练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河南省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在全运会这种全国最高赛事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未来河南省竞技太极拳运动发展的主要方向,根据往年的比赛调查状况,对其备战第十二届全运会的对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调查访问法、临场统计法和研究筛选法,对往届全运会比赛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对河南省参加全运会的队员与其他省全运会前3名运动员的综合实力进行分析比较,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为河南省太极拳队备战十二届全运会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结论:对前两届全运会比赛情况的分析,要求河南省要锁定下一届全运会的目标,全力以赴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现场跟踪拍摄等考察研究方法,结合运动实践,利用多学科优势,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陕西省竞技体操队女子跳马运动员杨佩第11届全运会的备战工作进行研究,从运动员的训练目标、运动技术训练、运动素质训练、心理能力训练等竞技能力诸方面指导理论着手,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运动员训练模式,提高了陕西省竞技体操队女子跳马科学训练水平,为其在第11届全运会上取得佳绩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全运会男子花剑比赛是国内最高水平的击剑比赛,第11届全运会男子花剑比赛反映了当前我国男子花剑的最高技战术水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本届全运会男子花剑16场个人赛的得失分特征及不同技战术的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析我国男子花剑运动员得失分的主要部位及不同技战术运用的得失分特征,为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由于竞技体育科学研究中数据的海量增长,使得对运动训练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越来越重要.通过在训练第一线对教练员大量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射击项目专业队运动员对技术训练监测系统的关键需求.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复杂的、不完整的、随机的训练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潜在的训练规律.在系统的研发阶段,收集了山西省、河北省射击队备战2009年全运会12名重点运动员各个训练阶段及比赛中各项训练指标,并应用在全运会备战的最后冲刺阶段.  相似文献   

20.
全运会赛制改革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全运会赛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运会利弊并存,目前无新的赛制能替代它,在一定时期全运会还得继续办下去.但应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层面进行改革,以增强全运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