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人力资本理论曾在一段时期内对教育经济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解开了教育经济学领域的诸多"谜团"。但是,仅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还远远不够。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促进人的生产能力发展,但忽略了人在教育过程中除了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外其他能力的培养,这与"以人为本"的理论有所背离。因此,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再扩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教育经济学先河。到了70年代,由于西方“经济滞胀”,导致西方学对人力资本理论质疑,并形成人力资本理论新发展。然而,这不过是原有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础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延伸,没有突破传统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直至20世纪9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才又辟新路径,使教育经济学理论基石得到真正意义的拓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调研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农民教育是关乎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相关理论的概述:人力资本理论、新增长理论、工业化与劳动力转移 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其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长期的农村经济研究中发现,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促使美国农业产量迅速增长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已经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物质资本,而是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是靠教育和培训.教育可以产生"知识效应"和"非知识效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尤其是构成了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一般认为,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80年代初经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引入中国内地,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大力推进,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收益率的提高、对收入分配向高学历者倾斜、对劳动力的跨城乡跨地域的大规模流动等现象的解释力也在增进。从人力资本的适用范围来看,大量文献将人力资本划分为两大类,即通用性人力资本(general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行为探究:专用性人力资本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尤其是构成了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一般认为,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80年代初经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引入中国内地,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大力推进,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收益率的提高、对收入分配向高学历者倾斜、对劳动力的跨城乡跨地域的大规模流动等现象的解释力也在增进.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理论是五十年代末在美国创立、六十年代后在西方国家广泛传播的一种经济理论,它不仅开辟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新的研究领域,而且还为西方教育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舒尔茨、丹尼逊、贝克尔和恩格尔曼等。为了了解西方教育经济学,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经济学,有必要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育通过“人力资本”的中介促进经济发展,并且是比物质资本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这是“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发现和对经济学的重大贡献。70年代以来,尽管“人力资本理论”及以此为基础的教育经济学主流观点受到了“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语言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跨教育学、语言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语言经济学理论基础是教育经济学和人力资本论。本文概述语言经济学基本理论观点,指出该理论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并就提高我国基础外语教学的效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洪柳 《成人教育》2012,32(12):90-91
筛选假设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理论派别,也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筛选假设理论认为教育的经济价值更多体现为信号与筛选的作用,教育是帮助雇主筛选求职人员的装置。文章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研究筛选假设理论,且基于筛选假设理论探析高文凭现象。  相似文献   

10.
关于"经济增长-人力资源-教育创新"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经济学研究角度出发,系统回顾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阐述说明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技能对人力资本的要求及一国丰富的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极端重要性。作为人力资本形成重要方式的教育发展与创新,在新经济时代已成为兴邦之本。在对比说明不同国家的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论述了教育培训对于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中国,将其巨大的人口资源压力转变成为最丰富人力资源的现实与深远意义。提出教育创新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实行国民终身、全面与公平人力资本培养的社会与经济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理论”非经济学贡献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对经济增长方式的重新阐释,建立了经济学研究的新范式,开创了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教育经济学的诞生。然而20世纪后期人力理论却遭遇了来自人力资本理论学派内部的批评与挑战。基于此,从学科对话的角度对“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内涵的边界限度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剖析,从而对众多被“人力资本理论”挑战者所忽视的思想和观点进行阐释,并以此表明这些思想是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以舒尔茨、贝克尔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分析现代经济超常规增长原因的过程中,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为关键的资源,其核心在于通过教育投资来提升人口质量,体现了实用主义的价值观。人力资本理论推动了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对于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政府应重视并宏观调控职业教育,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强化校企合作,要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学习本身是一种劳动.学习的性质体现为形成劳动力价值、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增殖及其学习的回报性.与物质生产劳动相比较,学习劳动明显表现出多方面的特征.确立学习的劳动观具有重要的教育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之于学生发展:能力提升还是能力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从教育经济学理论出发,结合心理学的理论模型,构建了大学生能力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动力模型,并使用对工作单位中大学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大学生能力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人力资本理论和工作特征理论能较好地解释我国大学毕业生形成的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对大学生能力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能力提升的影响不显著。工作经验、高等教育层次和个人能力对收入水平有显著影响。个人能力、工作稳定性、对工作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团队合作的程度以及参与决策的机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社会主义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可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农民为市场主体,从制度创新的角度,认为实施市场化运作、进行人力资本积累是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的两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全球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理念、发展进程和机构影响当地教育的政策与实践。在教育全球化过程中,国际组织、跨国教育公司以及新信息交流技术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人力资本理论和消费主义是主导全球的教育理念。这导致了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教育思想的讨论大都指向了人力资本开发、为提高工作技能而进行终身学习以及经济发展;全球教育商业、营利性教育机构、全球教育测评项目、影子教育产业得以迅猛发展。作者认为,不应把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的贡献度作为学校的评估标准,而应将学校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作为评估学校的标准,重点考察学校对人类幸福和永恒生活作出哪些贡献。
Abstract:
Globalization of education refers to the worldwide discussions,processes,and institutions affecting local educational practices and policies.There ar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hat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influence national school systems.There are multinational education corporations and schools.Government and professionals engage in global discussions about school policies.Today,the dominant educational ideology is human capital economics and consumerism.Human capital economics defines the primary goal of education to be economic growth.Educational discourses around the world often refer to human capital,lifelong learning for improving job skills,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onsequently,there is a burgeoning global market for global education business,for-profit education,global testing services,as well as shadow education.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school policies should be evaluated on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al conditions that provide the conditions for human happiness and longevity rather than being judged by their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相似文献   

17.
古典经济学对人力资本思想已有初步研究,内容包括从人的经济价值到人的资本价值,从人力资本的概念到人力资本的核算,从人力资本投资到人力资本收益的演进路径等,孕育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主要范畴。但时代的局限和理论基础的缺陷使该方面的研究不够完善,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理论对继续教育投资倾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世界发展史,劳动力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生产要素,但近半个世纪以来劳动力才作为人力资本来系统地加以研究。人力资本理论从古典经济学中萌芽,经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理论准备,最终促成舒尔茨从宏观层次研究并建立了人力资本理论。此后,贝克尔等人从中观层次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而现代劳动经济学则更关心微观层次的实证研究,为继续教育的理性投资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Although the transfer of on-the-job training to the workplace belongs to the realm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it is also highly related to labour economics. In the economic literature, the transfer of training i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has been extensively analysed empirically in econometric studies that take account of unobserved heterogeneity of workers and the selectivity in training participation.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give an overview of the underlying theoretical paradigm in economics, and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empirical research. The economic literature finds that participation in training is beneficial for both the participating workers and their employers, although there is also evidence that selectivity of workers matters. Despite this progress in the economic literature, the underlying processes through which training leads to a higher productivity remain unclear. We argue that this ‘black box’ offers opportunities for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projects on the transfer of training that relate the perspectives of educational and economic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