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在教育集团整体课程框架下,北京九中高中部凸显"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特色,着力"绿色课堂改进",聚焦学生的生命成长,聚焦教师的专业成长,聚焦学校课程实践和课堂教学。围绕"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不断丰富各类课程在校园文化课程,突出学校办学理念:树立民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开发了以可持续发展教育"四个尊重"为核心的系列课程,如"爱与尊重"系列、"砺身砺志九中人"系列,取得了良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与"自主课程",二者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和内在逻辑关系.自主课程的特征高度体现了生命教育的理念,自主课程的内容体系又集中体现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和价值追求,自主课程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课程载体.  相似文献   

3.
郑小燕 《现代教学》2014,(Z3):98-99
生活中的教育无处不在,教育要紧密联系生活。在曰常教育生活中,我校关注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活环境,开发并实施从生活中学习的“青苹果生活乐园”课程群,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课程中得以自主发展。该课程群中的各门课程,整合了我校原有的拓展型课程中的与科技相关联的因素,以爱生活,爱科学为共同核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参观实践、游戏体验、实践探究、创意思维、科学精神培育等内容,从各个角度切入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我们将学  相似文献   

4.
《学前教育研究》2021,(3):F0003-F0003
重庆市沙坪坝区实验幼儿园始建于1951年,是重庆市首批市级示范园,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教育功勋幼儿园。多年以来,幼儿园在"爱启未来、雅行一生"办园理念的引导下,以阳光有爱、优品有行、乐学有梦的"三有"育人目标为导向,以"看得见儿童"的课程理念为引领,开发了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爱雅园本课程。  相似文献   

5.
"童心母爱"教育思想是斯霞老师七十多年教学实践的结晶,主张"和儿童打成一片","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看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校本俱乐部课程是"童心母爱"原色课程中"彩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构建源于童心,坚守儿童立场,课程管理注重体现"爱"的特色、目标和表达。它既是学校俱乐部课程构建与管理的典范,又具有鲜明的校本化特质。  相似文献   

6.
一、英国爱得克斯国际教育基金会与BTEC课程 英国爱得克斯国际教育基金会(Edawd Foundation)由英国伦敦大学考试与评估委员会(ULEAC)、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BTEC)合并而成,是英国首家获准开设专业和学术教育证书课程的教育机构,其中BTEC专门负责培养高水准的专业技术人才。爱得克斯国际教育基金会旨在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证书课程,帮助学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能够成功地适应未来市场的广泛要求和挑战。爱得克斯国际教育基金会在提供专业证书课程基础上,还为满足雇主的某些特殊需要而开设量体裁衣式的专门证书课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夫子庙小学倡导的孔子文化与学校课程能力建设的关系,并从"爱众亲仁"的星星论语课程文化场、"博学笃志"的星星论语课程群、"择善而从"的星星论语课程行动力三个方面解释了"星星论语课程群"是如何建构与实施的,以及"星星论语课程群"最终产生的重要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石油地质学"是资源勘查专业的主干和核心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引领课程思政,不仅增加了专业课学习的活力,也让思政教育增加了"亲和力"。"石油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在把握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特征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结合各章节原有的教学内容,通过油气勘探历史、油气勘探实例和石油地质基本原理的讲解,有机地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学石油、爱石油、奉献石油"的专业教育、"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教育、"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教育和"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教育,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中,把课程思政教育和专业课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向而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从而达到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崔婉梅 《辅导员》2012,(27):55-56
爱的文化教育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我校爱的教育实际、具有学校自身特点,旨在提高学生爱的认识、培养爱的情感、形成爱的能力的课程。我们系统地查阅了国内外关于爱的教育研究的文献资料,对爱的教育的研究尚处在实践的探索中,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体系,其研究成果还处于零散、琐碎的状态、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我们根据小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构建爱的  相似文献   

10.
英国爱得克斯国际教育基金会(Edexcel Foundation)由英国伦敦大学考试与评估委员会(ULEAC)、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BTEC)合并而成,是英国首家获准开设专业和学术教育证书课程的教育机构,其中BTEC专门负责培养高水准的专业技术人才。爱得克斯国际教育基金会旨在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证书课程,帮助学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使学生能够成功地适应未来市场的广泛要求和挑战。爱得克斯国际教育基金会在提供专业证书课程基础上,还为满足雇主的某些特殊需要而开设量体裁衣式的专门证书课程。在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的5700多所教育机构施行着爱得克斯国际教育基金会的课程。在国际上,爱得克斯国际教育基金会颁发的证书获得了雇主和教育界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1.
关于生态式融合课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生态式融合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生态式教育是一种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的教育,它模仿自然的生态系统,使人与自然之间、人际之间建立一种互生、互补、交叉融合、持续发展的生态关系,使人的自然性、社会性、艺术性得到整体的和谐发展,达到一种最佳组合,形成人的高级的生态智慧。生态式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指向人的主体性的本真状态。生态式融合课程关心人的整体人格的形成,主张自我是人格的核心,强调实现人的自我价值。落实到幼儿园教育,生态式融合课程就是以审美教育为突破口,用“爱、美、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儿童。“爱”,体现了个体与…  相似文献   

12.
<正>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是全国唯一以"夫子"命名的百年名校。在这里,素质教育理念浸润着圣人孔子的思想精髓,共同淬炼了学校的核心文化,完善了学校的课程构架,提升了学校的课程能力。一、"爱众亲仁"的学校文化"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爱众亲仁"是孔子文化的精髓。夫子庙小学从校园环境到人文环境都彰显着博爱与和谐,"爱众亲仁"正成为夫小  相似文献   

13.
"协商课程"理念倡导教师与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协商对话,它通过对学生的"赋权",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的设置、开发、实施以及评价等过程之中,从而促进课程权力的均衡分配。"协商课程"理念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协商,可以保障学生的课程权力和公民权利,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公民品质,提升公民教育的效果。因此,公民教育有必要以协商课程理念为重要基础,建构以公民课程和品德课程为核心的协商课程机制,发挥课程生活的隐性的公民教育功能,以此来提升公民教育的公共性与民主性,使公民课程真正以公共价值原则为导向,最终促进学生的公民品质和公共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基础教育"机器人课程"建设项目在建构、实施与推进过程中对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建设"北极星科学院",营造浓郁的科技氛围;"场馆",产生校园学习新方式。研发、实施机器人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其爱动手爱动脑的特质,触发学校"理趣课堂"的教学研究。由机器人课程衍生出学校"活课程"群,"机器人"不仅是课程,更代表"与时俱进"的理念,"创新"和"超越"的文化,推动学校进一步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5.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是贯彻"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举措。探索"点频共振"逻辑下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互动点频、基础点频和情景点频共振,是创新"三全育人"工作模式、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关键作用的重要抓手,对于打通全员育人"最后一公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结合点"是课程要提高办学质量,应注意职教课程建设的研究和改革,树立职教"大课程观"。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思政课程"都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然而,时代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思政"应运而生,逐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凸显出越来越明显的效果。从教师队伍、授课内容、授课模式这三方面厘清"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发展的逻辑,准确认识"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课程思政"的路径,以期能够加快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合作、协同育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优异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作为著名导演谢晋的母校,谢塘镇中心小学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开发和实践儿童影视教育校本课程。本文从营造儿童影视教育校园文化场、构建儿童影视教育校本课程群、提升儿童影视教育课程行动力三个方面阐述了"我爱影视"儿童影视教育校本课程的建构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三维目标的课程观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发了我国课程与教学概念的重建,导致了课程观、教学观、知识观等方面的转向。从课程观的视角,观照当前课程改革中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转变;诠释新课程"三维目标"丰富的课程现转向的内涵,从而认识"三维目标"内在的整体性、全面性、统一性和时代感;揭示"三维目标"与传统教育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认清它对于传统教育目标的超越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改推行以来,校本课程开发日益为大家所熟悉,那么差异教育视域中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是怎样的?本文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就差异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与意义;差异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与内容;差异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问题作了简要的梳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