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很多说课、评课中常听到讲课者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大部分的解读是:“承上启下,上节课讲了……,本节课……,为下节课学习……打下基础”,总感觉没有说透,对教材(指具体的某一节课)的分析着眼点太窄、对教材的作用定位太低.  相似文献   

2.
在很多说课、评课中常听到讲课者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大部分的解读是:"承上启下,上节课讲了……,本节课……,为下节课学习……打下基础",总感觉没有说透,对教材(指具体的某一节课)的分析着眼点太窄、对教材的作用定位太低.这是  相似文献   

3.
我说的课题是初中《生物》课本(H版)第一册、第三章第六节“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说课的内容分以下四部分:说教材、说导学达标、说教法设想、说学习指导。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这节课主要学习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光合作用的产物、条件、场所、原料等知识,进而总结出光合作用的过程并进一步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2)教材特点本课是继“叶的结构”之后,按照科学实验的程度从现象到本质地认识自然事物的一课,同时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为学习下一节课的“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沈孝艳 《考试周刊》2010,(41):136-137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它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或教研人员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南听者评议,说者答辩,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不断趋于完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狭义的说课是指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表格的制作与处理”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一节重要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技能操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对表格制作的各种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6.
一、说教材说教材即阐述教者对数学教材的理解。只有教者对教材理解深刻到位,才能制定较为完满的教学方案。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内容:1、说教学目标。即说出本课时的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就一节课而言,教学目标一般包括思想教育和知识技能两方面。课时目标提出越明确越具体,则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具体说教学目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教育这几点谈。例如: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小数大小的比较》这一课,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四年级同学的学习能力水平及心理发展状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比较位数…  相似文献   

7.
郑艳芳  杨香香 《考试周刊》2011,(68):204-205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指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作者从教材、学情、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和考核办法四个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原理》课进行了说课。  相似文献   

8.
张林 《物理教师》2000,21(4):12-12
现行物理教材必修本(第二册)第八章“光的本性”中的第一节“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是较难教的一节内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条:(1)本节内容基本上是叙述微粒说和波动说的发展史,没有练习量,课堂时间显得多了,出现“没事干”的现象.(2)有些教师不重视本节内容的教学,认为各类考试根本不会考查这些内容,因此上课时照本宣科,上不出新意,从而心理上惧怕上这节课.(3)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认识不足,甚至把本节课当作是听历史故事,弄不清楚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 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对本节课的处理出现了两…  相似文献   

9.
所谓说课,是指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简要准确的语言,讲述自己对所上的这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怎样对小学社会课进行说课,笔者认为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一)说教材分析。教材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一堂课的成败关键在于对教材的把握。通过说教材分析可以了解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情况。说教材分析即说清这节课在教学大纲、整册教材及单元的地位和作用,为后面将学的哪些新知识打基础。教学目标的设置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行为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教学中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课…  相似文献   

10.
章青 《生物学教学》1999,24(12):21-22
说课是教师在特定场合下,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讲解教学方案的教研活动。一般包括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有关说明。本人参加了苏州市多媒体课件说课比赛,下面以“减数分裂”第一课时为例来说明:1教材分析1.1本课内容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讲述减数分裂过程,由此总结减数分裂的概念。1.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减数分裂是本书的重点和难点,既是对有丝分裂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学习遗传知识的基础,因此有承前启后的作用。1.3教学目标(1)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2)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  相似文献   

11.
所谓说课,一般指的是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具体执教某课题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说课的内容一般说来有以下四个方面:(1)说课标、教材;(2)说学法;(3)说教法;(4)说教学过程.关键要说出自己的设计理念、独具匠心之处.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为例,具体谈谈说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说课及其作用说课,是指教师在课前或课后,面对听者,在规定的时间内讲述自己对某一教学内容的理解、课堂教学设计及其设计的理论依据.说课作为一项教学研究活动的方式和训练教师业务水平的一种活动,近年来在全国得到了普遍的推广,这是因为说课具有以下重要作用:(一)说课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说课说的是教师怎样备课和上课,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所以要说好课,教师就必定要深入地钻研教材,广泛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探求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其理论,研究说课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思想水…  相似文献   

13.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说课设计本溪市第十三中学王志涛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圆的教学在平面几何乃至整个数学教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1)圆的知识应用广泛,是今后参加生产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其它知识的基础。(2)圆这一章,在内容上不仅...  相似文献   

14.
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摆一摆、想一想”是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实践活动内容.在学习完百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大小比较、加减法以后,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课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进一步巩固理解数概念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甚至是“数学思想”)十进制、位值制:  相似文献   

15.
1教材分析 1.1地位作用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中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细胞的代谢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日,笔者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课标教材人教版《数学3》“循环结构”.“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在实际的算法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是依照课本将内容展开,很少推陈出新,教学准备不足,课堂教学循规蹈矩,不敢拓展,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等.学生也只能通过观察和模仿来理解循环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一、“说课”的内涵及目的“说课”,是指在特定的场合,说课者面对所说对象讲述所要教的某一章教材、或某一单元教材、或某一节课教材的课堂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说者和听者现场评说,以达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之目的。“说课”的目的之一、交流教师是如何准备做课之间的交流。交流他们对教材的理解.根据大纲和教材而制定的教学目标,由教情和学情而确定的重点和难点,为达到课堂教学目标而选择和采取的教学方法,在组织教学时如何进行学法的渗透与指导,交流他们是如何设计教学程序的。交流也不是最终的自的,只是阶段性或过程性目…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 《秒的认识》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的内容。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学习了“整时”、“半时”,知道了1时=60分。在这个基础上来学习时间单位“秒”和“1分=60秒”.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看似简单,但由于“秒”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且不易理解。  相似文献   

19.
李心  钟铮 《教师》2012,(25):108-108
一、数学课堂的现状分析1.关于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个中介物。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新课标教材的显著特点是将知识点分散呈现,体现了螺旋上升的教学思想,更需要老师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部分老师用惯了以前知识体系完整的老教材,对新教材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知识点分散。由于教材的知识点很分散,甚至有的知识点在练习题中出现,也有一部分原来在中学教材的知识点在如今小学教材中出现,导致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对新教材缺乏一个整体的感知和把握.不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在各学段教材、全套教材中的地位与目的要求,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满足于完成本节课的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后续学习和长远发展。(2)教材解读不深入。由于日常及班队等方面的工作较繁琐,教师真正静下心来研究教材的时间较少,不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对教材的认识过于肤浅,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把握不准,没有真正挖掘到数学的本质。造成了备课不充分,进行教学设计时缺乏自己深入的理解、设计和创新。甚至和实际的课堂教学不相符。2.关于学生  相似文献   

20.
锐角的正弦     
1 说“教材”1.1学习内容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初三几何“ 6.1 正弦和余弦”的第一节课,内容包括锐角正弦的概念、特殊角的正弦值和例1教学.1.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锐角三角函数.本节内容,是学好本章的基础,也是学生将来高中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所以锐角三角函数是承前启后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