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百年纪念活动热潮高涨,图书馆史学研究引起广泛关注,文章首先从学科角度对图书馆史学的概念、特点等进行了相关的论述,继而从国际化和图书馆史学中国研究现状两方面,对中国图书馆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成就、现状及问题等相关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在20世纪对中国图书馆史学研究有卓越成就和贡献的八位图书馆史家及其代表著作进行了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早期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职位,是指图书馆所设置的各项工作岗位。职务是指管理人员在图书馆或图书馆具体部门中所担任的工作,如馆长、主任、干事。职称是指图书馆所设置的专业岗位职务。早期图书馆没有全国统一的专业职务名称,也没有统一的任职资格,但在个馆中职称应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名人的成功成才离不开图书馆知识的滋养、润泽,在名人眼中,图书馆如同通往成功彼岸的桥梁,像精神食粮、家一样重要而温馨。名人对图书馆建设的推动也功不可没,不仅丰富、充实了图书馆的藏书,而且促进了图书馆的繁荣与发展,提升了图书馆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力。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名人的图书馆情结,做好图书馆的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从而培养更多的名人。  相似文献   

4.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馆藏巴黎图书馆学校档案是一份考察一战后美国图书馆国际化办学起源的重要史料。从整体来看,这套档案内容上具有完整性、权威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学界对巴黎图书馆学校的诸多认知空白,而且也有助于纠正知识界对巴黎图书馆学校性质的认知偏差。同样,随着跨国史研究的兴起,这套档案对于进一步理解美国图书馆事业国际化办学历程、丰富和拓展美国图书馆海外教育史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寻霖 《图书馆》2005,(6):114-117
私立图书馆是民国间湖南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当时受省款补助的三大私立公共图书馆发展沿革、藏书建设、读者工作等方面概况。  相似文献   

6.
名人与图书馆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人的成功成才离不开图书馆知识的滋养、润泽,在名人眼中,图书馆如同通往成功彼岸的桥梁,像精神食粮、家一样重要而温馨。名人对图书馆建设的推动也功不可没,不仅丰富、充实了图书馆的藏书,而且促进了图书馆的繁荣与发展,提升了图书馆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力。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名人的图书馆情结,做好图书馆的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从而培养更多的名人。  相似文献   

7.
杨子竞 《图书馆》2004,5(2):89-90,95
钱存训在中、美图书馆界长期工作。抗日战争初保护国家典籍有功。1947年赴美后为建设东亚图书馆作出很大贡献。著作颇丰,在图书史、印刷史方面造诣尤深。  相似文献   

8.
陈卫红 《图书馆论坛》2002,22(1):109-112
杜定友先生(1898年-1967年)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卓越开拓者之一,是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图书馆管理学家和图书馆学社会活动家。杜家友先生曾于1927年4月-1999年8月和1936年8月-1950年2月两度聘为广州国立中山大学教授,主持图书馆工作,对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台湾著名图书馆学家卢荷生先生一身奉献于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建设以及教育工作,在图书馆事业发展、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规划、图书馆行政管理和图书馆史等方面都有卓越建树。本文前半部分尝试按时间顺序展示卢荷生先生的一生,他的主要学习、工作、研究历程,以及对卢荷生先生影响深远的家人、朋友;本文后半部分尝试梳理了卢荷生先生最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图书馆事业史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简单阐述了卢荷生先生有规划性和有依据性的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系统地反映了20世纪中国图书馆的发展面貌,重点叙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图书馆的变化,用发展的眼光评论了图书馆工作与技术的进步。全书史料丰富、脉络清楚,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陈训慈先生在浙江图书馆工作期间所创办的五种馆刊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突出了陈先生对图书馆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展现了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勤勉敬业的工作作风,籍以缅怀先辈、鞭策后人。  相似文献   

12.
从读工作、基础理论、中专图书馆事业、科学管理、藏书建设、各种献、标引编目、书目工作与建筑设备等方面,对50年来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的中专图书馆研究内容进行了概述,可为我国中专图书馆学术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朱金德  李强 《图书馆杂志》2003,22(1):21-24,37
文章把晚清至建国前的我国高校图书馆划分为初创、缓慢发展、快速发展、停滞恢复等四个阶段。文章阐述了各时期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内容,揭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在这段时间发展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4.
1950年2月,我在上海诚明文学院中国语文学系毕业后,系主任顾颉刚先生介绍我到顾廷龙先生主持的合众图书馆工作。我在图书馆工作28年,计在合众3年,1953年合众捐献,改名历史文献后5年,1958年与科技、报刊、上图四馆统一后又20年,28年来一直在顾先生领导下工作。1978年我应颉刚师之召,奉调去北京后,与先生还常有书函往还;  相似文献   

15.
再议藏书楼与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柏松 《图书馆》2003,(1):92-94
本文就“藏书楼”与“图书馆”是两种不同事物这一观点提出质疑,分别从中国藏书楼使用范围狭小的内、外部原因,明清时代社会开明人士对藏书目的认识的提高,清末近代图书馆雏形的形成,西方图书馆对中国藏书楼变革的冲击和影响等方面来论征:“藏书楼”与“图书馆”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图书馆的阅览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图书馆的阅览部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对外服务部门,它承担了图书馆,包括阅览、图书外借、参考咨询、少儿、展览和推广在内的几乎全部的读者工作。本文从历史事实出发,论述了当时图书馆阅览部所开展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统计1996~2005年中国学者对图书馆事业史研究所发表的论文,分析其内容重点,进而对此时间段内中国图书馆事业史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和论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图书馆之名词释义,图书馆之历史任务,图书馆之功用;结论指出,图书馆将在21世纪之时代环境中适存而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慧波  王玥  尹柯柯 《晋图学刊》2021,(1):14-19,3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口述史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取得发展。记忆的回归、生长的有机体、多元文化服务的理论;积极保存、科学处理、活用益人的实践理念;预防法律争端、权利保护优先的法律伦理原则等促成了图书馆口述史的发展。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成果数量、资源公开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未来的图书馆口述资料建设应从理论联系实际、多机构联合构建馆藏网络体系、线上线下服务多措并举、建立图书馆口述史智库体系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杜定友在任职交通大学图书馆主任期间,励精图治,大胆革新,在文献收集、分类编目、读者服务、馆员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图书馆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才智和精力,其敬业奉献的职业信念值得后世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