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主要的就是以民为本。邓小平理论是以民为本的理论。邓小平民本思想的"人民性"体现在他的决策中,贯穿于群众路线、社会主义本质、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人民群众民主权利以及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各个方面。邓小平民本思想的"人民性"是邓小平理论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2.
贺民 《继续教育研究》2008,42(4):111-1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是社区教育的应有之意.“人本”社区教育应当做到体现人文关怀、强化服务职能、尊重社区成员主体意识以及优化社区文化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言言 《成人教育》2009,29(8):61-62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出发点和归宿也都是人,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中,必须尊重和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必须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必须强化尊重意识和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教育工作中把人的发展放到首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从“从严治军”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本质与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严格治军"与"以人为本"的辩证关系入手,着重探讨了安全防范事故与严格训练的要求、尊重个性自由与严格遵纪守法、实现个人价值与严格服从集体利益、科学理念与严格规范领导干部行为、与时俱进与严格部队正规化管理这五个方面的关系,以此为基石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与核心。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它的顺利实现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毛泽东基于矛盾学说提出的"弹钢琴"方法,实质上是一种统筹兼顾的方法,本质上蕴含了科学发展观对工作的原则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工作中运用"弹钢琴"方法就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金则胤  谷峰 《文教资料》2011,(8):110-111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既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当代演绎和现代阐释,又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光辉典范。本文从价值主体、实现路径和目标诉求等三个方面入手,探析"以人为本"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发展观问题的提出首先内含着用什么样的价值观来对待发展的问题,即关键解决发展的目的问题。"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为目的,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主旨,是以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崇高社会理想的价值观,所以,"以人为本"与马克思有关人本思想是一致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对发展本质的新揭示,对发展核心的新概括,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以人为本"就是社会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位.人既是创造社会的主体,也是享受社会的主体,还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对发展本质的新揭示,对发展核心的新概括,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以人为本”就是社会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位。人既是创造社会的主体,也是亭受社会的主体,还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从黑格尔"精神的人"、费尔巴哈"感性的人"到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论,不仅推动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发展,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来源。中共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实践和体现了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从其最本质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文章试从“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提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以及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等方面对“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正胡锦涛同志曾谆谆告诫我们:"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就是尊重历史"。老年大学实行人性化管理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怀着对学员深厚的感情,在招生、学籍管理、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活动、考核结业等学校生活的各个环节和场合,都要尊重学员的学习需求,民主权利、性格爱好、主体人格、身心康乐等,通  相似文献   

14.
高洋 《职业技术》2010,(4):38-38
科学发展观要求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就要关注学生个别差异,不能把学生看成一个整体,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文化科学知识,培养更多的基本技能。只有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课堂教学,才能构建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和落实。我们今天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要求,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国芳 《考试周刊》2013,(91):148+89-148,89
<正>坚持以人为本,是要把人作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满足人的需求,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所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它随着人学的研究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价值观念触及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渗透到高校教育及管理各个层面中,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人类的一切活动要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各种需要作  相似文献   

18.
中学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本质发展为准绳,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践行。同时,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吸纳和借鉴优秀文明成果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构建和谐文化和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今天已成为教育管理思想的主流,但对"以人为本"思想本质和精神内涵及其指向性指标却甚少探讨。本研究从人性关怀的角度,提出对学术自由的维护、对失败的宽容和对个性的尊重是贯彻以人为理念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要树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理念,选择适应学生内在需要的教育方式,开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使之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行为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