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运用案例分析法,总结和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行政机构"大部制"改革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经验。研究认为:兵团体育行政机构的改革与兵团体育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其机构设置是在政府行政构架中不单独设立体育部门,将体育与相关职能部门合署,组建综合类的行政部门,这种机构设置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建设的经验是使后发劣势变为后发优势、有利于做优做强中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学校、有利于夯实和强化学校培养后备人才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学训矛盾、社会环境、引进与培养、独生子女等是影响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探寻兵团特殊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下兵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状况,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方法,梳理了兵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的历史演变,总结成绩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研究认为:体制是机构和规范的结合体,机构是体制的载体,规范是体制的核心,机构包括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兵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在管理机构上是体育局与教育局合属办公,在实施机构上主要依附普通中小学业余体育训练。这种体制的优点是职能有机统一、精简效能。缺点是职能不清晰或不完整导致的行政不统一,缺乏相关规划和规范。提出巩固和完善兵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及规范;稳步推进“师市合一”师级层面的运行机制;加强基层管理队伍和教练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打破兵团与地方制度性分割,理顺与地方体育管理部门的业务关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竞技体育人才投资效益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关人员素质与利益分配、经费流向、资金保障、战略选择、人才重视程度为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倡导"开源为先、节流为本"的体育人才培养成本观、效益观;培育有利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投融资机制;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投资监督体制;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政策与措施,引导社会体育组织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培养我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化提供了契机.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制约,在我国后备人才培养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杨再淮等从不同角度对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主要受到发展动力、市场保障、择业意向、升学意向、运动成绩、增进健康、家长态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地级市"教体结合"培养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典型代表"南通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表现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率得到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冲金率稳中有升;运动员学、训矛盾得到初步解决;加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形成了多样化训练格局;竞技体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与整合;建立了科学选材的运行机制和网络体系。管理保障、训练保障、经费保障、社会保障等机制的健全促进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伦敦奥运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呈现的特点,包括优势项目人才储备丰富,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覆盖领域更加宽广和多元,人才年轻化特征明显,国际化交流和团队作用日益加强,举国体制依然是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等.分析伦敦奥运我国竞技体育所反映的问题,如优势项目的竞争力下降等.建议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做好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社会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和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训练体制、竞赛体制、体育管理体制以及有关社会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特点及发展的规律为切入点,多角度、深层次分析了我国训练体制、竞赛体制、体育管理体制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以及相互关系。以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实践成功与不足的实例论证了体育与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建立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进而提出:树立现代化人才培养观;深化改革现行训练体制、加速学校化和社会化进程;完善竞赛体制、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优化体育管理体制;转变我国社会体育价值观是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放管服”视角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机遇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上述问题,发展机遇表现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传统管理思维定势获得突破、社会组织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机动作用凸显;即挑战表现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数量与项目上存在失衡、多元主体协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利益矛盾以及相关配套制度与监督制度建设不完善。提出相应优化路径:即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多项目、多主体的赛事体系;培育体育社会组织,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式;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法律法规,规范监督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基于WSR方法论的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体制改革改变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系统的状态,人才培养系统的联系更加复杂,系统地了解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特征,有助于人才培养系统联系的建立与完善。WSR方法论为系统地分析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特征提供了工具。研究结果认为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的物理特征有时间性、竞赛性;事理特征有整体性、关联性、有序性与适应性;人理特征有统一性、目的性、共生性;三者构成了竞技体育人才成长W-S-R特征系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应针对人才成长的系统特征,建立联系,完善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总体上看,各项目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很不平衡,如何借鉴先进省、市经验,发挥上海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优势,促进上海市击剑运动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在上海市开展击剑运动项目的13家单位中,选取了12家培养单位的管理人员、教练员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分析上海市击剑项目竞技体育人才的现状入手,探索扩大上海市击剑运动竞技后备人才队伍规模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击剑运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孙俊 《体育科研》2013,34(1):88-91
采用文献资料法及比较、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中国与国内外现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找出国内外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区别,并对其进行论述。旨在整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吸取国外先进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后备人才,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如何更好更全面地培养却一直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其阻碍了我国体育强国的建设,而新时代体教融合的提出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道路。本文通过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诸多困境进行分析,并在体教融合的视角下探讨其相应对策,以期为新时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教融合之路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在体教融合政策背景下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特征、困境与路径进行研究。结论: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特征转变显著,主要表现在从单一追求竞技体育成绩向全面发展培养方式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制度创新驱动培养转变、从服务国家的单一价值向满足社会需要的多元价值结构转变。该政策的出台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培养过程中存在主动融入教育的内生动力亟待优化,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治理结构还未形成,竞技体育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后备人才与学校体育组织培养不协调等问题。亟需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竞赛体系,发挥服务社会的多元价值、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组织结构,构建教育、体育与社会共同培养体系、健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培育能力均衡协调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加强竞技体育人才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整合、完善竞技体育人才激励的机制,以及加大投入、改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强化教育、培训的策略,去提高竞技体育人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以浙江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资源条件为基础,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机制进行分析整理,将其模式主要归纳为四种:教体结合模式,"三位一体"模式,职业化模式和社会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家庭模式设计出浙江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共育模式的框架.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对人才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观和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优势两方面,阐述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优势所在。高校拥有的强大的科研优势、文化教育优势有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竞技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中不同培养对象的“任务目标”及不同路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提出新时期我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时,在建立任务目标及不同路径培养模式下政府职责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考察近年来我国及各省区颁布的有关竞技体育人才法规,分析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竞技体育人才政策差异,重点结合《辽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办法》对我国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区域优势,提升地方竞技体育人才竞争力进行研究.认为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发展与本地区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相协调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竞技体育人才发展道路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辽宁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纳入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必将有效调动地方积极性,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政策方面取得突破并体现辽宁自身优势及特色.建议辽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政策应在发挥高等院校体育科研优势、重视全民健身运动、合理分配体育资源,完善体育项目布局方面进一步提高与改善.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会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发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实现竞技体育人才队伍法制建设是体育强国的重要目标体系之一。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从内部优势和劣势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通过系统论的思想方法从中长期竞技体育人才立法规划的制定、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以及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提供一系列优化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可供选择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