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琴琴  定莹莹 《文教资料》2006,(17):187-188
王韬是我国近代报刊的开拓者之一,他的办报思想和他所开创的报刊政论文体,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从新闻自由、报刊功能、办报目的以及报刊人才选用四个方面论述了他的新闻思想,这些思想对于近代中国报刊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著名报人王韬一生做了三件大事:上书太平军,游历英法,主持《循环日报》——一张中国人自办成功的最早中文日报。他是其报言论的灵魂,风行一时。王韬形成了自己的办报理论与新闻思想,是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3.
王韬是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最著名的报人。1874年,他在香港创办的我国近代著名报刊——《循环日报》,以其独树一帜的报刊政论而名重一时。他的文章,冲破中国当时古代封建官报一统天下的藩篱,首开我国文人论政的先河,他也由此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而声名远扬。  相似文献   

4.
从君民共治的政治改良主张出发,王韬将报刊的角色主要定位为沟通君民、上下之情的重要桥梁。同时,王韬的思想又停留在“君臣之伦”的范围内,故他的报刊角色观仍植根于中国古代“文人论证”思想传统。在王韬看来,以当政者言之,报刊是“博采舆论”的工具;以办报者言之,报刊主要是建言陈情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关于王韬的研究,尤其关于他复杂的思想转变历程,对于中国近代洋务思想以及维新思想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无疑有着重大意义。在王韬旅英期间,英国发达的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先进的政治制度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王韬的思想变化历程﹑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政治制度改革思想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关于王韬的研究,尤其关于他复杂的思想转变历程,对于中国近代洋务思想以及维新思想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无疑有着重大意义.在王韬旅英期间,英国发达的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先进的政治制度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王韬的思想变化历程、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政治制度改革思想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国人自主经营的报纸———《循环日报》,开创了近代国人自主办报的先河。《循环日报》的创办体现了王韬借“日报立言”、以言议政及“博采群言、兼收并蓄”等办报思想。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声誉卓著的学者、政治家和新闻工作者。在其27年从事与报业有关的活动中,经历了维新运动时期、新民运动和立宪运动时期、民国时期三个阶段,主持了17个不同的报刊,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刊理论和新闻思想:对报刊功能的认识;对新闻自由的理解;对舆论监督的看法;对报刊业务的突破。虽然粱启超的新闻思想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免有些局限,但对中国近代新闻业的发展,造就和奠定了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伟大爱国者、报业界巨子、杰出政治改革家与启蒙宣传思想家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1862年之前的王韬,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其重民思想依然属于传统民本思想特别是明清之际民本思想的范畴。1862年之后,王韬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开始向近代转化,其重民思想具有了新的内涵。而从其重民观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在萌发时便具有的不同于西方的特点。当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王韬不可能比其同时代人走得更远。即使如此,其重民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发展史上仍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报刊宣传思想是其长期舆论实践的结晶,代表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理论的最高水平,其宣传思想与活动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而且也是杰出的报刊编辑和政论家。他在长期的办报活动中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报刊思想,主要体现在报刊的功能和作用、办报的原则等方面,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这些思想对今天的报刊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报刊宣传思想是其长期舆论实践的结晶,代表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理论的最高水平,其宣传思想与活动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王韬与香港     
王韬是我国近代报刊的创始人和著名的早期维新思想家。1862年因“黄畹上书”事被迫避居香港达22年之久。在香港,他主要做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协助理雅各翻译儒家经典,向西方传布中国文化,二是创办《循环日报》并自任主笔,宣传学习西方,变法自强,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思想史、报刊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他还注意考察香港的历史与现状,羡慕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但他始终心系祖国,卷恋故土,晚年返回上海定居,实现了他的夙愿。  相似文献   

14.
王韬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的思想家之一,面对中国近代的落后和西方列强的挑战,他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改变现状,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王韬批判了中国封建统治制度,要求效仿西方建立现代国家政治体制,着重从权力运作以及权力分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思考和探索,启迪了后来的维新变法思想。他的政治变革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章士钊是我国近代新闻史上的重要人物,一生参与或主办的报刊达30余种,其新闻实践和思想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该文总结了章氏的主要新闻思想,即反对制定报律,主张言论出版自由;坚持言论独立的办报思想;主张建立“新闻托拉斯”;阐述政党政治与新闻之间的关系;重视读者意见;反对报纸攻击个人隐私及重视培养新闻人才等。在此基础上,对章士钊新闻思想的来源、特色和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关于他的思想属性问题,学术界聚讼纷纭.笔者认为,某一位思想家成熟阶段的思想最具有代表性,因而也就最鲜明地反映出他的思想属性.王韬的思想成熟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这一阶段洋务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王韬本人也就成为这一阶段洋务思想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新式中文报刊在中国沿海出现以后,引起了中国近代不同派别思想家的广泛关注,他们对新式报刊"去塞求通"等功能都有较深刻的认识,认为其具有显著的思想特色,在中国新闻思想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王韬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首倡"恃商为国本",主张学习西方,大力发 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真正揭开了批判封建传统经济思想的序幕。兴利是王韬经济思想的中心议题,他主张通 过国佐工商的途径实现全面兴利,并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主张。他强调"利权归我",强 烈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考察王韬的经济思想的创生性,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 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是当代新闻媒介(报刊、电视、广播等)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本文以报刊新闻评论的特色为对象进行探索。近年来,我国报刊上常见的新闻评论体裁主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专栏评论、编者按语、杂文、短评、述评等。其总体特色是皆具有政治性、新闻性、群众性、公益性,但在各自特点上也有些差异,以下作一简单论述。一、社论社论也称社说,早在王韬主办《循环日报》时就已出现,但初期只能算是“例文”,对于人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时政的敏感话题乃至受到政府压制的论题皆不敢涉足,因此没有什么战斗力。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新…  相似文献   

20.
王韬是中国近代提出改革开放思想的一位先驱者,他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哲学理念,对中国社会发生了重要而长久的影响,他的这些思想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应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