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孝忠 《江苏教育》2005,(5B):38-38
最近,我听了本校杨老师上的一节公开课“分数的基本性质”,在练习巩固阶段.杨老师设计了一组题:  相似文献   

2.
祁翠焕 《青年教师》2009,(11):41-41
“杨老师罚跑圈了……”两个三年级男生神秘兮兮地耳语着,见校长过来就跑开了。那天校长已经是第三次听到学生谈论这个话题了。他犯起嘀咕:“我三令五中禁止这种变相体罚学生的做法,难道小杨老师还在干这种事?他把杨老师叫到了校长室,严肃地问:“有罚跑圈这回事吗?”杨老师支支吾吾地说:“有,不过我罚的不是学生,而是……是我自己。”校长有点发蒙,皱着眉头问:“此话怎讲?”  相似文献   

3.
回归教学的“回归”,我的理解就是返璞归真,还教学的本来面目。我是一名农村的教育工作者。在我的家乡奉贤,我已经工作了23个年头。我以前一直教高中物理,我经常问我的学生:“你们感觉老师这样教好,还是那样教好?”时至今日,现已成为区、市骨干教师的学生对我说:“听杨老师的课最开心!”这使我感到欣慰,也使我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下面,我对回归教学谈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近日,有幸读了陈庆宪老师执笔的《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和体验的过程》一文(见《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2上),主要讲述了临海市杨灵君老师参加省教研室组织的全省优质课评选,执教《平均分》一课的简要过程。就整节课而言,杨老师紧紧抓住“动手实践”,让学生经历了“感受‘平均分’“”体验‘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过程,新颖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但其中的一个片段,我认为处理得不好,杨老师犯了一个知识性的错误。这是在进一步理解“平均分”时,杨老师出示的一道练习题(:1)下图中苹果分成了4份,是不是平均分?怎样分才能使它…  相似文献   

5.
“杨老师,我姑姑交了一个男朋友!”“杨老师,我爸爸给我买了一辆车!”“杨老师,星期六我和好朋友要一起去露营!”每天我的耳边都会响起孩子们兴奋的童音,他们的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会迫不及待地告诉周边的人自己所想的一切。  相似文献   

6.
开学没几天,我发现在课程表上多了一节“英活课”,因为在我原来的学校根本就没这样的课,所以,我觉得非常希奇。到底什么叫英活课?问同学怕被笑话,于是暗暗决定:到时再说。让我期待已久的英活课终于到来了。一阵优美的音乐响起,上课了,别的同学正慢悠悠地走向教室,而我早就坐在座位上等待英活老师的到来。等着想着,只见一位满头白发、戴着副金边眼镜的外国老太太向教室里走来,后面跟着我们的英语老师———杨老师。“哇靠,不会吧!”我学着周星驰的腔调叫道,原来英活课就是老外来上的呀!“没劲———才怪;有趣———当然了。…  相似文献   

7.
手表     
杨老师丢了一块手表。放学后,杨老师取下手表放在办公桌上,然后去食堂打饭。打完饭回来,杨老师看见她的学生石小强从她房里出来。见了杨老师,石小强一脸惊惶。杨老师问:“小强,找我有事吗?”石小强的脸憋得通红:“没,没事,我交作业本。”杨老师吃完饭,改了几本作业,想看看到了几点了。可是四处都找不到那块手表了。是谁拿了呢?杨老师七想八想,就想到了小强。可是当杨老师问小强见到她的手表没有时,小强一口咬定说没看到。杨老师拿他没有一点办法。过了些日子,石小强与同学打架,用石头把同学的头打出血了。杨老师决定晚上到…  相似文献   

8.
妈妈,我想向您诉说一件埋藏在内心深处许久,一直没有勇气向您诉说的事——记得那是在一节语文课上……“铃——”上课的铃声响了,我们都坐直思考着上节课学过的知识,等待着杨老师进来上课,然而杨老师进来的第一句话却使我出乎意料:〔改为“让大  相似文献   

9.
自身承担的角色需要进行怎样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中,很多同学习惯向老师提出以下问题:“老师:你要我怎么做?”“老师:下一步该做什么?”“老师:这节课上什么?”“老师:下节课我们还做这个事情吗?”“老师:这次作业最后上交的期限是什么时候?”“老师:你帮我选一个题目吧!”  相似文献   

10.
年轻的杨老师气呼呼地找到我:“你们班的王帅居然没有等我说下课就嚷嚷着要上厕所,其他学生也跟着起哄,这叫我怎么上课?”不对吧?王帅这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太突出,但一向还是很尊重老师的。我带着疑惑找到这位学生,了解情况之后,舒了一口气。原来下课铃响过好几分钟了,杨老师还不下课,而班上学生已经连续两节课没有上厕所了——第一节课的老师下课晚了几分钟,第二节课杨老师又提前几分钟进了教室,第二节课下课铃响过几分钟了,杨老师还不下课。王帅实在憋不住了,只好大叫。尽管缺乏礼貌,他的要求却是合理的,也表达了同学们的意愿。如果不是王…  相似文献   

11.
刁平 《中国教工》2013,(11):42-42
最近,杨老师收到一封学生来信,说:“老师,感谢您曾经用最美丽的方式,保留了我青春的完整..当时,我以为我肯定完了,全班的嘲笑,办公室的长谈,家长的责骂……若真是那样,我想过会永远离开校园。如今,我也成了一名教师:,谢谢您,杨老师,是您给了我一个继续向上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教学片段描述 片段一:这是来自辽宁省辽阳杨老师的课,她的教学内容是八年级《维护受教育权利》一框。整节课的亮点是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名为“梦想剧场”的教学场景。杨老师先引导学生们看一幅很常见的漫画——《我要上学》(画面上是女儿哭着要上学,父亲坚决不准,村长上前劝说),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揣摩画中“冲突”的起因、经过、结果(可能是多种的)。  相似文献   

13.
杨红梅(以下简称杨):余老师,常常听到您谈阅读教学要注重“诵读、品折、积累”,今天看了示范课,对如何操作有了一些了解。余映潮(以下简称余):“诵读、品折、积累”这6个字,是我通过听课、看课,从数百节课中提炼出来的。我把它视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要素”。它可以作为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目的,也可以作为课文阅读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我个人认为,在进行阅读教学改革的探索中,科学地运用这六个字,可能会在高效阅读教学方面有较大收获。杨:今天听了《口技》示范课,我们认为您的确实践了您自己提出的课堂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4.
新学年的第一天,上初三的女儿就喜滋滋地告诉我,她的班级新换了一位班主任杨老师,四十几岁,教数学。女儿说,杨老师态度温和,脸上总是露着微笑。杨老师竞对同学们说:“我是班上最笨的一个人,你们都比我聪明得多。我可不是谦虚,是真的哟!”  相似文献   

15.
办公室虚掩的门突然被撞开了。“这几个人在我的语文课上都打起来了.不能再让他们呆在教室里.让他们停课!”进来的是五(一)班的班主任杨老师.后面跟着他们班上的两个学生。我劝慰了一番.待杨老师走后.我平和地问学生:“怎么回事?”一阵安静。这时.已经离开的杨老师突然返回:“一定要请家长。停课停课!”边说着,推搡了那个高一点的孩子.孩子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相似文献   

16.
许樾 《作文》2023,(9):4-5
<正>下午的语文课上,我们得到了一个坏消息——杨老师(英语老师)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的时候晕倒了。大家七嘴八舌地猜想杨老师是怎么晕倒的。陈姝好站起来,紧张兮兮地说:“杨老师是不是因为中暑晕倒了?”蔡语宸紧接着说:“可办公室里有空调呀!杨老师是不是因为太累才晕倒的?”我猜,  相似文献   

17.
有些“变味”的课堂:我喜欢听课,尤其喜欢听真实的随堂课,因为《语文课程标准》的落实就是要靠一线老师一节一节真实的课堂来达成。可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往往存在以下几种现象——1,无视《课标》。2,生硬地“套”《课标》。3,“歪曲”《课标》。课堂与课标成了两张皮。在与上课老师的课后交流中我发现:上课老师对《语文课程标准》还是“知道”的,有的老师说起《课标》来还头头是道,甚是内行。我把这些现象称为“眼高手低”,把这样的《课标》称为“纸面课标”。也就是说:老师还没能真正领会《课标》的精髓,对《课标》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纸面”,所以一到课堂就变了味道。  相似文献   

18.
国际万里     
记得刚来万里没几天,我发现在课程表上多了一节英活课,(从一节课说起,看万里学校与“国际”有什么样的关系。)因为在我原来的学校根本就没这样的课程,所以我觉得非常稀奇:到底什么叫英活课?问同学怕被笑话,我暗暗决定:到时再说。(能沉得住气。随机应变,见招拆招。)最让我期待已久的英活课终于到来了。一阵优美的音乐响起,只见一位头顶剃光、脑后扎着小辫的先生向教室里走来,(这样的男人辫子,只有“小燕子”的时代才有,要是杨老师敢留小辫,校长就要叫他和讲台“拜拜”了。)后面跟着我们的英语老师——杨老师。“哇噻,不会吧!”我模仿着香港影…  相似文献   

19.
中午安排好孩子们午睡后,我正准备打个盹儿, 两个学生跑来神秘兮兮地说:“杨老师,我们在地上 捡到一张纸条。”我顺势接过,看见纸条上写满了对 话:“你最喜欢哪位老师,是邓老师还是杨老师?” “邓老师太罗嗉,我不喜欢。”“那杨老师呢?”“我  相似文献   

20.
张允禄 《山东教育》2009,(12):22-22
由于学校整合,我从初中部到了小学部,刚开始还真是不适应。感受最深的就是小学生好告状,针尖大的事也要报告老师。有一次,我正在讲课,忽然听到学生告状:“老师,xxx上课喝水!”“喝水怎么了?”我不解地问。“我们上课不准喝水!”这个小插曲耽误了两分钟。讲完了课,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做练习,报告之声又传来:“报告,老师小便!”我一惊:“老师小便?”随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差点笑出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