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阳》是徐志摩写的一首散文诗。读《秋阳》,如饮一杯低度美酒,淡淡的,却又浓浓的;读《秋阳》,又如欣赏一支世界名曲《秋日私语》,美美的,而又甜甜的。秋阳好美,秋阳也好亲切,用作者的话说:有如“一个老友的笑容或是你的故乡的山水”。这一妙喻令人欣喜而又充满温馨。  相似文献   

2.
萨孟武先生在法学、政治和历史领域都颇有建树.然最为人知的.反倒是几本随兴而作的小书.如《水浒传与中国旧社会》《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我知道萨孟武,也是从《水浒传与中国旧社会》开始,读着有趣.不故弄玄虚.然而又说得清楚明白.令人服气。再看到萨先生的《学生时代》《中年时代》两本书,  相似文献   

3.
刘白羽的新作《秋阳集》,是作者人生之秋,创作之秋的更为沉静、澄敞、纯正,练达之作,创造了越过春阳般妩媚,夏阳般热烈,而达至秋阳般宁静温暖的艺术胜境。其意境,如秋阳般“灿烂中包含着清幽”,隐去一些奔放于外的热情,而多了一些凝炼与含蓄。其风格,更加深沉,练达,有了生命之秋更为成熟的“最大的领悟,最深的思考”。其文采,亦如秋阳般瑰丽、庄严,于华丽之中显出刚劲之气,于优美之中透露出壮美风骨。  相似文献   

4.
去年暑假,我再一次走进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我感觉每读一次,都像和一位智者在倾心交谈;每品一次,都像在接受一次爱的洗礼。书中的篇篇文章短小精悍,文笔流畅,像跟读者娓娓谈心,又像讲故事。生动有趣的实例,精彩幽默的话语,常常让我忍俊不禁。但细细回味,在幽默风趣的文字当中,又有一种历尽人生沧桑的凝重感,读着读着,  相似文献   

5.
芊芊 《教师博览》2005,(12):54-54
诗人泰戈尔说:“日光把金色的涛琴,赠给恬静的繁星,让它弹奏永恒的光明。”而对我来说,《教师博览》则如一泓蕴涵无限生机的清泉,给我疲惫与倦怠的心田带来前所未有的清新。读着那一则则生动感人的故事,一篇篇质兼美的散,我如同在聆听智的教诲,又像在与一切平凡而又伟大的思想交流。  相似文献   

6.
数学语言因数学问题的一般性,而具有抽象性;因便于计算或变换,而符号化;因事物的复杂性,而成逐步表述的程序性.这样一来,对于不熟悉数学语言的人来,读着读着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可是,数学语言一旦被日常语言“翻译”,其实是那么的明了.下面我们分析一道题目:  相似文献   

7.
就像以前得到《不跪着教书》《前方是什么》一样,阅读《致青年教师》一书,我几乎也是一日气读完的。在忙碌工作的间隙,在万籁俱寂的夜晚;读着它,就像是在听吴非先生讲一个个听来有趣而又令人百转千回反复咀嚼的小故事。掩卷沉思,那语重心长的话语,不仅仅抒写了他几十年的教育心得。也不仅仅是在向教育同行倾诉心曲。更真切地传达出了他对中国教育的一腔热爱和理想。  相似文献   

8.
零距离观感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们似乎总是多愁善感的,他们善于用笔来描述自己的心情。笔调或许是平淡的,平淡中却蕴含着汹涌的情感;又或许是激动的,激动中却深藏着浓浓的悲伤。让我们来看看这三个少年的心情记录吧!《老汪》的作者说:“这完全是真人真事,无一字的虚构,算是对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作一个交待”。文章平实真切,简单而不失其味。行文之间似乎不经意地讲述着或是理解,或是成长,或是回悟的往事。读着读着,人和人之间的温情便像一眼温泉一样忽儿地涌出,滋润心田。《生活方式》描写的确是一种特别的生活。纷杂的时代令人浮躁,迷惘并…  相似文献   

9.
“书非借不能读也”这话不假。暑假去朋友家,发现她的书架上摆着一本《于永正与语文教学荟萃》,我拿起来翻了翻,慢慢地陶醉在其中,于是借回家看。因为是借的书,因为敬仰书中主人公,所以每当拿书时,总要洗净手,才慢慢地翻阅。读着读着,一位慈祥而又令人仰慕的老人仿佛出现在我眼前。  相似文献   

10.
《中文自修》2005,(11):F0002-F0002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生于荒僻神秘的湘西凤凰县,苗族;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接触新文学后.他于1923年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30年代起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富有极强的个性和乡土气息,追寻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相似文献   

11.
《语言文字报》2020年10月14日刊发路来森老师的文章《清秋佳日好读书》,其中有云:“读着读着,一阵秋风悄然而至,书页哗哗作响,秋叶纷纷而落,萧瑟又悲情,一种诗意的情感扑面而来,脑海中浮现出曹操那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也就读出了郁郁的古典意蕴。”  相似文献   

12.
享受阅读     
阅读,一个优美的词,它带给人们的惊喜实在太多。如花的春季,阅读灿烂的雨季;如水的心境,阅读空灵的仙境;如月的思想,阅读崇高的理想……阅读,妙在于思。阅读着,你进入一个芳草丰美的世界;阅读着,你步入一个心静如水的境界。唐诗宋词,你在楚韵风骚间滑翔;西游红楼,你在惊涛骇浪间穿行。《三国演义》让你领略历史的完美与残缺,《骆驼祥子》让你见证生活的辛酸与芳香……享受阅读,阅读便如一首诗,诗言有尽而意未穷。阅读,美在于悟。感悟着,你变成一个睿智的人。今天我又读了一篇美文,我又懂得了一条哲理,我又向理想迈进了一步,我又一次战胜了自…  相似文献   

13.
马玲 《师道》2003,(7):31-31
随着《哈利·波特》一书及电影的蔓延,学生中间也刮起了一股魔幻旋风。他们读的是《我的同桌是魔女》《魔法学校》;他们谈的是魔法的修炼;就连下课后他们也在校园里忙忙碌碌地寻找密室。在为孩子们想象任意驰骋的同时,我不禁又生出些许遗憾,我们小时候是读着《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野葡萄》《不动脑筋的故事》长大的,那些清新隽永的文字,给了我们多少丰厚的精神慰藉,又带给我们多少无尽的回味啊。直到现在,稻草人、牧鹅女、罗文应这些鲜明的形象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渐渐淡去,反而逾加的清晰了。我想,这也许就是经典…  相似文献   

14.
齐秀珍 《中小学电教》2012,(12):156-156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书信联系了,但是今天我却意外地收到了一封信。读着读着,激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师生相处的三年时光又如潮水般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5.
新年、新春、新景象,祝福朋友皆安康.逢年过节,用手机、电脑发短信祝福成了时尚.除夕夜.我的手机短信接连不断.读着远方朋友的真挚祝福.我发现短信里隐含着很多数学知识.数学是交流的语言.尤其是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用得最多.如:(1)一斤花生二斤枣,好运经常跟你跑;三斤苹果四斤梨,吉祥和你不分离;五斤橘子六斤桃.年年招财又进宝;七斤葡萄八斤橙.愿你心想事就成;九斤杧果十斤瓜.  相似文献   

16.
小小的时候读过一篇安房直子的童话,名字叫做《手绢上的花田》。我那时读着读着便觉得被带入一种奇特的旅行中去,是迫不得已却又情不自禁。  相似文献   

17.
我最爱莲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读着周敦颐的《爱莲说》,我对莲花的敬仰之情不禁又深了一层。  相似文献   

18.
《背影》是朱自清的代表作,篇幅不过一千五百字.写的是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的生活小事,读着它,你不觉沉浸于文中的父子之间至亲至爱的真情,更叹服于作者的精雕细刻而又返朴归真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19.
1.小朋友,老师想把一首小诗送给大家,想听听吗?(课件出示滚动的文字——《母爱》:小时侯。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写在书本里,读着它,情真真;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着它,泪涟涟。)  相似文献   

20.
李启寿 《学周刊C版》2011,(10):203-204
生命伟大而神奇,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当我们真正追究生命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冰心的文章《谈生命》。“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读着优美的文章.使人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一股生命的春潮在澎湃.那春水穿越的悬崖峭壁.那平沙里掩映的斜阳芳草.还有夹岸红艳的桃花,一切生命的迹象都在我们的眼前缭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