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中,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商品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哪些发展契机?有哪些不良冲击?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地发展教育?教育怎样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服务?……所有这些,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经常碰到,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教师再也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关起门来教书,教育改革也绝对不能只在教育本身这个封闭系统中进行。走出校门,去了解商品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把教育改革置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之中,统筹考虑和进行,这是时代的要求。讨论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仅拘泥于议论诸如"把商品经济的竞争机制引入教育"、"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拜金主义盛行,严重地冲击着学校的德育"、"把经济活动引入学校(校长应抓钱、破墙开店、发展校园经济)"等问题,未免失之简单、肤浅乃至庸俗。商品经济作为"基础",其对教育的影响大都不是直接的,其根本的影响是借助于上层建筑的"中介"实现的。因此,深化"商品经济与教育"的讨论,应当挖掘更深层的一些问题。例如,在政治思想领域,弄清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某些上层建筑,使之在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诸方面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找到社会主义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关于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近几年《教育研究》杂志和有些省市都组织了专题讨论。我省尚未举行有关的学术会议。现特邀部分著名专家、教授和颇有建树的学者撰稿,办成此"笔谈会",以聊补阙如。期望该栏目能对读者深入研究此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中,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商品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哪些发展契机?有哪些不良冲击?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地发展教育?教育怎样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服务?……所有这些,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经常碰到,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教师再也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关起门来教书,教育改革也绝对不能只在教育本身这个封闭系统中进行。走出校门,去了解商品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把教育改革置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之中,统筹考虑和进行,这是时代的要求。讨论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仅拘泥于议论诸如"把商品经济的竞争机制引入教育"、"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拜金主义盛行,严重地冲击着学校的德育"、"把经济活动引入学校(校长应抓钱、破墙开店、发展校园经济)"等问题,未免失之简单、肤浅乃至庸俗。商品经济作为"基础",其对教育的影响大都不是直接的,其根本的影响是借助于上层建筑的"中介"实现的。因此,深化"商品经济与教育"的讨论,应当挖掘更深层的一些问题。例如,在政治思想领域,弄清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某些上层建筑,使之在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诸方面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找到社会主义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关于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近几年《教育研究》杂志和有些省市都组织了专题讨论。我省尚未举行有关的学术会议。现特邀部分著名专家、教授和颇有建树的学者撰稿,办成此"笔谈会",以聊补阙如。期望该栏目能对读者深入研究此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中,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商品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哪些发展契机?有哪些不良冲击?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地发展教育?教育怎样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服务?……所有这些,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经常碰到,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教师再也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关起门来教书,教育改革也绝对不能只在教育本身这个封闭系统中进行。走出校门,去了解商品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把教育改革置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之中,统筹考虑和进行,这是时代的要求。讨论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仅拘泥于议论诸如"把商品经济的竞争机制引入教育"、"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拜金主义盛行,严重地冲击着学校的德育"、"把经济活动引入学校(校长应抓钱、破墙开店、发展校园经济)"等问题,未免失之简单、肤浅乃至庸俗。商品经济作为"基础",其对教育的影响大都不是直接的,其根本的影响是借助于上层建筑的"中介"实现的。因此,深化"商品经济与教育"的讨论,应当挖掘更深层的一些问题。例如,在政治思想领域,弄清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某些上层建筑,使之在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诸方面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找到社会主义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关于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近几年《教育研究》杂志和有些省市都组织了专题讨论。我省尚未举行有关的学术会议。现特邀部分著名专家、教授和颇有建树的学者撰稿,办成此"笔谈会",以聊补阙如。期望该栏目能对读者深入研究此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中,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商品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哪些发展契机?有哪些不良冲击?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地发展教育?教育怎样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服务?……所有这些,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经常碰到,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教师再也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关起门来教书,教育改革也绝对不能只在教育本身这个封闭系统中进行。走出校门,去了解商品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把教育改革置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之中,统筹考虑和进行,这是时代的要求。讨论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仅拘泥于议论诸如"把商品经济的竞争机制引入教育"、"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拜金主义盛行,严重地冲击着学校的德育"、"把经济活动引入学校(校长应抓钱、破墙开店、发展校园经济)"等问题,未免失之简单、肤浅乃至庸俗。商品经济作为"基础",其对教育的影响大都不是直接的,其根本的影响是借助于上层建筑的"中介"实现的。因此,深化"商品经济与教育"的讨论,应当挖掘更深层的一些问题。例如,在政治思想领域,弄清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某些上层建筑,使之在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诸方面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找到社会主义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关于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近几年《教育研究》杂志和有些省市都组织了专题讨论。我省尚未举行有关的学术会议。现特邀部分著名专家、教授和颇有建树的学者撰稿,办成此"笔谈会",以聊补阙如。期望该栏目能对读者深入研究此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中,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商品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哪些发展契机?有哪些不良冲击?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地发展教育?教育怎样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服务?……所有这些,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经常碰到,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教师再也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关起门来教书,教育改革也绝对不能只在教育本身这个封闭系统中进行。走出校门,去了解商品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把教育改革置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之中,统筹考虑和进行,这是时代的要求。讨论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仅拘泥于议论诸如"把商品经济的竞争机制引入教育"、"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拜金主义盛行,严重地冲击着学校的德育"、"把经济活动引入学校(校长应抓钱、破墙开店、发展校园经济)"等问题,未免失之简单、肤浅乃至庸俗。商品经济作为"基础",其对教育的影响大都不是直接的,其根本的影响是借助于上层建筑的"中介"实现的。因此,深化"商品经济与教育"的讨论,应当挖掘更深层的一些问题。例如,在政治思想领域,弄清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某些上层建筑,使之在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诸方面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找到社会主义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关于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近几年《教育研究》杂志和有些省市都组织了专题讨论。我省尚未举行有关的学术会议。现特邀部分著名专家、教授和颇有建树的学者撰稿,办成此"笔谈会",以聊补阙如。期望该栏目能对读者深入研究此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中,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商品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哪些发展契机?有哪些不良冲击?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地发展教育?教育怎样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服务?……所有这些,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经常碰到,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教师再也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关起门来教书,教育改革也绝对不能只在教育本身这个封闭系统中进行。走出校门,去了解商品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把教育改革置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之中,统筹考虑和进行,这是时代的要求。讨论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仅拘泥于议论诸如"把商品经济的竞争机制引入教育"、"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拜金主义盛行,严重地冲击着学校的德育"、"把经济活动引入学校(校长应抓钱、破墙开店、发展校园经济)"等问题,未免失之简单、肤浅乃至庸俗。商品经济作为"基础",其对教育的影响大都不是直接的,其根本的影响是借助于上层建筑的"中介"实现的。因此,深化"商品经济与教育"的讨论,应当挖掘更深层的一些问题。例如,在政治思想领域,弄清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某些上层建筑,使之在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诸方面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找到社会主义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关于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近几年《教育研究》杂志和有些省市都组织了专题讨论。我省尚未举行有关的学术会议。现特邀部分著名专家、教授和颇有建树的学者撰稿,办成此"笔谈会",以聊补阙如。期望该栏目能对读者深入研究此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中,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商品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哪些发展契机?有哪些不良冲击?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地发展教育?教育怎样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服务?……所有这些,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经常碰到,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教师再也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关起门来教书,教育改革也绝对不能只在教育本身这个封闭系统中进行。走出校门,去了解商品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把教育改革置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之中,统筹考虑和进行,这是时代的要求。讨论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仅拘泥于议论诸如"把商品经济的竞争机制引入教育"、"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拜金主义盛行,严重地冲击着学校的德育"、"把经济活动引入学校(校长应抓钱、破墙开店、发展校园经济)"等问题,未免失之简单、肤浅乃至庸俗。商品经济作为"基础",其对教育的影响大都不是直接的,其根本的影响是借助于上层建筑的"中介"实现的。因此,深化"商品经济与教育"的讨论,应当挖掘更深层的一些问题。例如,在政治思想领域,弄清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某些上层建筑,使之在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诸方面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找到社会主义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关于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近几年《教育研究》杂志和有些省市都组织了专题讨论。我省尚未举行有关的学术会议。现特邀部分著名专家、教授和颇有建树的学者撰稿,办成此"笔谈会",以聊补阙如。期望该栏目能对读者深入研究此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中,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商品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哪些发展契机?有哪些不良冲击?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地发展教育?教育怎样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服务?……所有这些,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经常碰到,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教师再也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关起门来教书,教育改革也绝对不能只在教育本身这个封闭系统中进行。走出校门,去了解商品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把教育改革置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之中,统筹考虑和进行,这是时代的要求。讨论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仅拘泥于议论诸如"把商品经济的竞争机制引入教育"、"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拜金主义盛行,严重地冲击着学校的德育"、"把经济活动引入学校(校长应抓钱、破墙开店、发展校园经济)"等问题,未免失之简单、肤浅乃至庸俗。商品经济作为"基础",其对教育的影响大都不是直接的,其根本的影响是借助于上层建筑的"中介"实现的。因此,深化"商品经济与教育"的讨论,应当挖掘更深层的一些问题。例如,在政治思想领域,弄清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某些上层建筑,使之在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诸方面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找到社会主义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关于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近几年《教育研究》杂志和有些省市都组织了专题讨论。我省尚未举行有关的学术会议。现特邀部分著名专家、教授和颇有建树的学者撰稿,办成此"笔谈会",以聊补阙如。期望该栏目能对读者深入研究此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中,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客观现实。商品经济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哪些发展契机?有哪些不良冲击?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正确地发展教育?教育怎样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服务?……所有这些,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经常碰到,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教师再也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关起门来教书,教育改革也绝对不能只在教育本身这个封闭系统中进行。走出校门,去了解商品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把教育改革置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之中,统筹考虑和进行,这是时代的要求。讨论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仅拘泥于议论诸如“把商品经济的竞争机制引入教育”、“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拜金主义盛行,严重地冲击着学校的德育”、“把经济活动引入学校(校长应抓钱、破墙开店、发展校园经济)”等问题,未免失之简单、肤浅乃至庸俗。商品经济作为“基础”,其对教育的影响大都不是直接的,其根本的影响是借助于上层建筑的“中介”实现的。因此,深化“商品经济与教育”的讨论,应当挖掘更深层的一些问题。例如,在政治思想领域,弄清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某些上层建筑,使之在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诸方面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找到社会主义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关于教育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近几年《教育研究》杂志和有些省市都组织了专题讨论。我省尚未举行有关的学术会议。现特邀部分著名专家、教授和颇有建树的学者撰稿,办成此“笔谈会”,以聊补阙如。期望该栏目能对读者深入研究此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教育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教育必然受到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经济观念的作用和冲击。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必须把竞争机制引入高等学校,使高等教育进入竞争的行列并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把竞争机制引入高等学校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要真正树立竞争观念;另一方面要有竞争的行动。以竞争的姿态,投身于改革之中,以竞争的实践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名校的建设与发展也不容回避地摆在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面前。名校究竟能不能一夜打造而成?名校之"名"有何用场?名校发展必须具备哪些要素?厘清这些问题,对学校自身建设和推动教育改革都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树立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观念,使学校能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发展社会主义计划商品经济、技术市场、人才市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最佳的位置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最佳途径。我校作为福建省建设系统培养生产第一线应用性人才的基地,为了主动地发展社会主义计划商品经济,为全省建筑业.城市建设、乡镇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服务,这已经成为大家所公认的。但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教育怎样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服务?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哪些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大家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现就这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参加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正>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是指导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说到底是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观念使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它对政治、文化、科学、教育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可见在当今,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其实质是教育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关系。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教育的二重性影响以及教育应采取的对策,作一粗浅的探讨。一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阶段,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商品经济大发展将使中国由温饱走向小康,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教育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但"学校"是什么? 至今既没有界定,也缺乏探讨.因为没有给"学校"定好位,以致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改革和发展在涉及到学校时,不少观念都存在疑惑,不少现象都无法解释,不少措施都无法落实.给"学校"定好位,不仅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之急需,同时也是学校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笔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定位问题,谈些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和社会秩序作为依托和保障,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地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对于发展商品经济和确立商品经济新秩序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是逐步以计划性商品经济代替过去的计划经济。商品经济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就是市场竞争机制,靠经济利益吸引。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岗位培训。要想充分调动企业办学和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并使之持久,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岗位培训的实施,强化岗位培训,引导企业逐步走上依靠教育求发展的道路。下面就几个方面的问题,谈谈粗浅看法: 一、引入竞争机制和指令性计划并举《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成人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状况,必须坚持一要改革二要发展的方针。在由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向的过程中,各项工作不可避免地都将被卷入竞争的浪潮。把竞争机制引入岗位培训,是推动这一工作顺利开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民主的几个问题吕裕国,王寿林一民主作为上层建筑,深深地植根于社会经济关系之中。马克思曾经把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三个阶段,并认为民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联系。自然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奴隶社会和...  相似文献   

19.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经过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正围绕这个新的认识和经济发展要求进行改革,教育工作亦不例外。本文试图从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探讨健全和发展商学教育问题。在我国,这个问题多年来是被忽视的,需要通过转变人们的观念和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新常态"下的考量世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在变革的大时代,教育总处在改革之中。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改革不只是被人们热情地谈及,而且业已成为教育部门及学校周期性工作计划的"新常态"。"新常态",即新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新的、相对稳固的、趋势性的状态。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常态"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