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2月27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明确表示,"我们现在的教育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最好大学不要设立行政级别……".香港科大教授丁学良认为,"如果中国的大学仍然是'衙门'本身或'衙门'附属品的话,中国的大学就没有希望"[1].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大学"行政化"已成为附着在大学身上的毒瘤.大学要解放,首要的任务便是"去行政化".  相似文献   

2.
4年前,小金在高考中失利。无奈之下,小金的父母只好四处托人找关系,希望能通过"特殊渠道"进入大学。此时,小金的亲戚找来一位中间人,说是只要交3万元赞助费,便可通过"预科"的办法将小金录进某知名大学。通过中间人交过钱后,小金果然如愿以偿地进入的这所知名大学。 可是现在快毕业了,小金突然被告之他只是一名  相似文献   

3.
从大学要素看,我国高校常规工作分类归口中的学生工作与大学生素质之间呈强联结关系.尤其是"班主任和辅导员"在促进学生"情商"发展,"决策力"、"协作能力"提升,"学会做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大学细部看,"所学专业"与其"协作能力"、"情商"、"学会做事"、"行动力"、"决策力"、"智商"、"学会共同生活"共7项素质的发展之间呈强联结关系,说明切实加强专业建设才是提升大学生素质的正途.从大学因素看,课堂教学对大学生素质影响最广,是"学会学习"、"知识与技能"、"智商"、"决策力"、"自制力"共5项素质提升最重要的因素,说明大学生素质提升的主战场在课堂.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式英语"是师生在使用第二语言时照搬汉语语言习惯的结果,对"中国式英语"的探析有利于我们的英语教学改革,也有利于促使大学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地道化。  相似文献   

5.
<喜福会>是当代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小说.谭恩美站在美国文化主流的位置上,从东方主义的视角出发,用"他者"的眼光看待中国文化.作者在<喜福会>中罗列的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通过传统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饮食文化等,向西方读者充分展现了"他者"化的中国形象,"他者"化的儒家思想,"他者"化的宗教信仰,"他者...  相似文献   

6.
走出"象牙塔"之后:大学的功能与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出象牙塔"后的大学的功能和责任都在扩展.严格地说大学的"职能"与"功能"是有区别的,但又是相互联系与转化的.继教学、研究、服务之后,"交往"正在成为现代大学的第四功能.现代大学的概念具有多义性,也是发展着的.守护大学理念,创新大学制度,是大学薪火传承的根本保证,也是大学应有之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生为中心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思想,当前一些大学英语教师需要领悟这一教学思想的深刻内涵.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创设,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关注.  相似文献   

8.
释"酉"     
张聪燕 《现代语文》2008,(5):104-105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只是简单地用声训的方式对"酉"字作了解释,因此他没能释岀"酉"的本义,并且错误地认为"丣"是"酉"的古文.本文将对"酉"的甲骨文字形进行分析,并结合实物考察,得出 "酉"的本义是盛酒器,"酉"是"酒"的本字,"酉"不是由" 丣"演变过来的.  相似文献   

9.
近日,一篇(<招聘会上惊见最牛证件哥>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报道,"证件哥"是河北人,今年6月毕业于北京某专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其应聘的职位为网店运营人员.令人惊奇的是,该名大学毕业生在招聘现场拿出了30多个证件,而最终的应聘结果同样令人大跌眼镜,他屡屡被招聘单位拒绝了.由此,这位拿30多个证件应聘的大学毕业生被网友调侃为"证件哥".  相似文献   

10.
"备鞍"纠结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开放大学"迅即成为我国远程教育领域的一个"兴奋点",对广播电视大学来说更是如此.本刊卷首曾谈及,当年创办电大的初衷就是要办中国的开放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也早就被确定为电大的发展目标.不过,因为<规划纳要>说要"办好开放大学",便以为在这条道路上已经跋涉30余年的电大可以轻易实现"华丽转身",恐怕是不现实的.许多瓶颈问题有待逐步解决,其中的纠结可能主要不在"上马",而在"备鞍".  相似文献   

11.
西方高等教育哲学的困境与大学学术 "生态合理性"的确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面对全球的生态觉悟,面对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与发展,面对"知识本位"与"关系本位"的学术合理性方法的矛盾与艰难选择,面对世界当前的学术兴旺与学术腐败,"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价值方法遭遇分裂,西方传统高等教育哲学面临困境.悄然而生的生态哲学已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它为人们确证大学学术合理性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论基础."生态本位"是当代大学学术"价值方法"的新理念,"生态合理性"不仅实现了大学学术合理性的"价值方法"的超越,而且实现了对西方传统高等教育哲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解密"蓝天"发展之谜——访江西蓝天学院董事长于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南昌瑶湖大学园区,我们采访了江西蓝天学院董事长于果.采访于果,是因为在他的带领下,"蓝天"成为了中国民办教育的一个奇迹--没花国家一分钱,只用了13年时间,这所学校却发生了令人刮目的沧桑巨变:  相似文献   

13.
基于CSSCI数据库对"双一流"大学研究地图进行探讨,发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双一流"大学研究的关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萌芽期、探索期和发展期。大部分高产研究机构都表现出对"双一流"大学研究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将高产作者群中各位高产作者的"双一流"大学研究成果进行前十年(1998-2007年)和后十年(2008-2017年)数据相比,发现有减少趋势和有增加趋势的高产作者人数大致相当。为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工作,相关建设高校可以考虑在校内组建"双一流"大学建设办公室或者"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心等机构,其专门为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实践工作提供相应的信息咨询与决策参考服务。基于CSSCI数据分析发现,目前"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呈现出八个研究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治理改革、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及其评价体系、"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此外,"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的四个研究热点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目前,"双一流"大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建议从学科理论、方法路径和实践层面三个方面进行探索进而不断完善"双一流"大学研究内容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校园里,在游戏玩家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依靠游戏生活。对他们,我们称之为"校园里的灰色人群" 游戏与"重修" 今年21岁的李凡,人称"战神", 现在成都犀浦的一所学校读书。据说,从9岁那年在西门第一次打街机算起,迄今为止他打游戏的历史已有11个年头了。李凡擅打联机游戏,"星际争霸" 是他的拿手好戏。3年前,"战神"迎来了自己游戏生涯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5.
创建重庆社会大学“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领域论。他认为,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宇宙都是学校。有形的社会大学,包括夜大学、早晨大学、函授大学、新闻大学、旅行大学、电播大学等等。他算了一笔帐,根据国民政府1933年统计,全国有6万大学生、84万中学生,平均起来,10个高中毕业生,只有一个大学生。以年龄计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正>李白是一位伟大的天才诗人。他自信、狂傲、豪放、洒脱,有着一颗浪漫的心,对"月"有着狂热的喜爱,几乎无诗不"月"。在他笔下,"月"千姿百态,空灵飘逸,意蕴丰富,情思万种。它犹如李白的知心朋友,"与人万里长相随",唤起诗人不尽的诗兴和灵感。寻象观意,"月"是李白的情感寄托,是他的知心朋友,是他的理想抱负,象征着高洁的情操,见证着历史的盛衰。一、"月"是李白的情感寄托,倾听着他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7.
买"珠"还"椟"     
话说那个郑国人"买椟还珠"之后,受到了老母亲的一顿责骂,他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过上了流浪的生活。途中,郑国人遇见了一个怪老头,老头把他带到了一个神秘的机器里,"嗖"的一声,郑国人  相似文献   

18.
谈大学"中间生"的心理成因及其教育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学教育中,"中间生"现象的存在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研究大学"中间生"的心理成因及行为特点,有助于教师确定相应的教育策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文章提出针对大学"中间生"的心理特征,应采取多种措施来确保教育实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理念贯穿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过程,是古代高等教育的纲领.成均、私学、太学、书院可分别代表古代大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大学之道"理念蕴涵在其中的每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由英国斯特林大学格威妮丝·多尔蒂-史尼登博士牵头的研究小组对不同年龄段的超过230名学生进行观察后发现,"目光转移"实际上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