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屠宰废水的特点,应用ABR工艺降解其COD.分别对膜法和泥法处理单元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膜法ABR处理效果好,在进水流量为2L/h,原水COD在2000-4800 mg/L范围时,总出水COD为318mg/L,去除率达84%.  相似文献   

2.
以某石化企业炼油废水生化出水为处理对象,采用BAF 陶粒粒料过滤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废水,使之达到废水回用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COD总去除率为51%,氨氮去除率32.93%,石油类去除率74.69%,最终出水水质ρCOD <50mg/l、ρ氨氮<10mg/l、ρ石油类<3 mg/l,达到车间杂用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SBR法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曝气反应器(SBR)工艺处理模拟的印染废水.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曝气时间、进水浓度、静沉时间与SBR处理效果之间的关系,确定了SBR法处理中低浓度的印染废水的最佳运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SBR的曝气时间为8h,沉淀时间为1h的条件下,且废水进水pH值为7.5~8.6,COD—cr为8901080mg/L、氨氮为13~20mg/L、色度为350倍左右时,该工艺对CODcr、氨氮、色度等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经处理的印染废水COD、氨氮、色度去除率分别为50%~70%、40%~67%、20%.该法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温和酸分别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对比了改性后的粉煤灰对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效果,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焦化废水COD135~170mg/L,NH3-N 96~135mg/L,体积150mL,pH值5,改性粉煤灰投加量25g,粒径100~160目,吸附时间60min,石灰量0.25g,高温改性粉煤灰对焦化废水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2%和89.6%,而酸改性粉煤灰对焦化废水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劣于高温改性粉煤灰,去除率分别为78.3%和82.7%。  相似文献   

5.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作为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去除前期厌氧工艺出水中的有机物。结果表明:在DO=4 mg/L、HRT=6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对厌氧工艺处理后的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有着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COD<85 mg/L、BOD<5 mg/L、SS<35 mg/L、pH 6~pH 9,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对臭氧-曝气生物滤池(BAF)技术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为15 mg/L,臭氧与废水的接触时间为60 min时,废水的B/C由0.1提高到0.23左右,印染废水的生化性得到较大的提高;同时,当BAF的停留时间达到3 h时,出水的CODcr为48.22 mg/L、BOD5为9.54 mg/L、SS为8.17 mg/L、色度为18时,出水水质达到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沉淀法有效去除毛皮加工废水中高浓度氨氮,探讨了沉淀剂种类、废水pH值、药剂物质的量配比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废水氨氮平均浓度为130 mg/L,pH=10,n(Mg)∶n(P)∶n(N)=1.3∶1.1∶1,反应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废水中氨氮去除率达到94%以上,为后续生化处理出水COD和氨氮达标排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在处理制革废水中常用SBR工艺,试验探讨了不同HRT、进水pH、COD负荷、NH3-N浓度、活性污泥浓度的运行参数,研究SBR工艺处理制革废水的最优运行参数.结果表明:SBR反应器在进水COD为1500~2000mg/L、NH3-N为150~250mg/L、pH为7.5、运行污泥浓度在3.0g/L左右、曝气时间为18h时COD去除率能达到95%左右,NH3-N去除率达到97%左右,其出水能够达到一级出水标准.  相似文献   

9.
对某钣金厂磷化废水采用混凝沉淀法进行处理研究,利用 pH/ORP系统在生产运行中确定了碱和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实现了整个工艺的自动控制,降低了药剂量的使用.结果表明:该法可使原水COD从250mg/L降到50mg/L,总磷从36 mg/L降到0.3mg/L,废水COD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99%,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曝气生物滤池-臭氧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臭氧氧化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考察生化水力停留时间、臭氧投加量、pH值、臭氧氧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降低焦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当进水COD为987-1123mg/L时,组合工艺处理出水COD稳定在150mg/L以下,满足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汤河水体中污染物的变化特征,选取7个代表性取样点分季节进行2次水体采样,测定pH、氨氮、总氮、总磷及COD,并分析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汤河水体pH整体上2月份较7月份略高,除取样点1、2外,其他各点2月份氨氮、总氮、总磷和COD都较7月份高. 可见,7月份汤河水质明显优于2月份,其原因可能与7月份水生植物生长旺盛,植物吸收了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以及2月份水中植被死亡有机物的释放有关.此外,从汤河上游到下游水体污染物浓度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但不同取样点水体污染物浓度变化较大,氨氮、 总氮、 总磷及COD浓度变化幅度依次为0.052-0.32 mg/L 、0.075-0.41 mg/L、0.014-0.419 mg/L和11-31.7 mg/L,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取样点周边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农业和工业废水的无序排放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以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系统为基础,以模拟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运行条件优化研究,综合脱氮除磷效果及经济因素,将复合区水力停留时间控制在7h左右。此时系统总去除率为:CODcr≧96.28%、NH3-N≧97.54%、TN≧74.87%、TP≧74.34%,出水可以稳定保证在CODcr≦14.35mg/L、NH3-N≦0.74mg/L、TN≦9.02mg/L、TP≦1.05mg/L。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物化法"碱处理-加絮凝剂-吸附-脱色"组合试验工艺,对COD大于36000(O2,mg/L)的抗生素工业有机废水进行了处理,排放水PH=7-9.COD为386.9(O2,mg/L),去除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雨水水质对雨水利用工程的影响,以沈阳市浑南新区的雨水水质为研究对象,对单体建筑屋面、小区径流及市政排出口的雨水进行为期一年的检测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雨水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是COD和SS,特别是在降雨初期比较明显,随着降雨时间的延续,水质逐渐好转.市政排出口雨水COD和SS的含量最高,变化范围分别为167~249,119~332 mg/L,小区径流雨水COD和SS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7~85和106~269 mg/L,建筑屋面雨水COD和SS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5~80和50~153 mg/L.3个取样点的氨氮含量分别为1.7~5.2,3.7~18.2和5.2~25.6 mg/L.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城市污水属于典型的南方城市污水,污染物浓度不高.2000~2004五年间的监测结果表明:BOD5在30~200mg/L之间,COD在70~300mg/L之间,氨氮在10~40mg/L之间,总氮在10~40mg/L之间,总磷在1.5~5mg/L之间;可生化性较好,可生化性指数在0.35~0.75之间;生物脱氮除磷的潜力较大,其碳氮比和碳磷比的变化范围分别是:2~5以及20~60之间.  相似文献   

16.
为便于批量工业废水的快速测定,探讨了不同回流时间对COD测定值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当水样的COD值在500~800mg/L时,回流时间需要大于90min;当COD值在300~500mg/L时,回流时间需大于60min;当COD值小于300mg/L时,回流时间仅需大于30min。  相似文献   

17.
测定水葫芦对宁德市东湖塘水体中总氮(TN)、总磷(11P)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经过25d的净化,水体中总氮的含量由3.45mg,L降至0.64mg/L,总去除率达80.2%;而总磷的浓度由原来的1.12mg/L降为0.26mg/L,总去除率为76.8%,这说明水葫芦对污水具有较强的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利用SCS降雨模型,选取COD、氨氮两个常规评价指标以及铬、锰、铜、镍四个重金属指标,研究一次典型降雨在内江城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产生的地面径流重金属污染负荷.结果表明:一次典型降雨在内江城区工矿、商业、交通、住宅和建筑五种土地利用方式下产生的COD、氨氮、锰、铬、铜、镍污染负荷浓度分别为37.20mg/L、0.67mg/L、0.12mg/L、0.01mg/L、0.03mg/L、0.03mg/L;产生的污染负荷总量分别是2361.08kg、35.20kg、7.41kg、1.47kg、1.28kg、7.44kg;商业用地产生的COD、氨氮污染负荷比例最大,负荷比例分别为66.56%、41.25%;交通用地产生的重金属污染负荷比例最大,锰、铬、铜、镍污染负荷比例分别为66.13%、7.75%、39.84%、45.30%;降雨径流将对研究区河道、湖泊以及河口产生短期或中长期污染.  相似文献   

19.
在常温常压下利用CaCl2,PAC和PAM制备了一种复合絮凝剂,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剂量及混凝条件:CaCl2(500mg/L)+PAC(600mg/L)+PAM(2mg/L),pH值为8,快速搅拌1min,慢速搅拌4min。在此剂量和条件下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COD去除率为76.7%,总油去除率为95%,达到了预期的出水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