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与米芾交往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芾是与苏轼有着长达二十年交往的宋代名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和学家,他以为人疏狂,不合流俗称,但对苏轼十分尊敬,师事之甚谨,是苏门的成员之一,本根据有关资料,对米芾的出生年代,定居地点,仕途经历作了辩证,对西园雅集的真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分析了苏轼与米芾关系密切和感情深厚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作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两位杰出代表,苏轼与米芾在书法创作理念上追求自然天成、任性而为,书法目标理念追求不薄古人、大胆创新。他们的书学思想有重要的趋同性的同时,又有各自独立的书法识见:苏尊唐、米贬唐;苏重学问、米重技法;苏视书为娱事,米视书为正途。  相似文献   

3.
苏轼《议学校贡举状》与朱熹《学校贡举私议》为各自批判当时教育现状、总结学校贡举得失、系统提出各自教育主张的经典议状,针对不同的社会背景、出于各自的政治立场,苏、朱二人对教育有不同的议革主张,且多有冲突激烈之处.学术分异是苏、朱二人教育议革分歧严重的本质,从个体来看,这是苏轼、朱熹教育思想不合导致的冲突,从学术发展史看,可看作以苏轼为代表的蜀学与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之间的争锋.出于学术思想构成的不同和各自学说主张的存异,朱熹对以苏轼为代表的蜀学历来有所批判,朱熹《学校贡举私议》与苏轼《议学校贡举状》便是这种学术分异之下跨越时空的思想争鸣.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在北宋被尊称为"今之韩愈"。由天圣起步,庆历奠基,至嘉祐辉煌,欧门趋于兴盛,古文空前繁荣,北宋的宗欧是其时文人的共识。早在徽宗时,米芾对苏轼就有"文比欧公"的赞誉。南渡以后,苏轼更成为年轻士人尊奉的耀眼明星,文坛由宗欧转向宗欧与宗苏并重。这种变化还可以从《皇宋文鉴》、《崇古文诀》、《文章轨范》等精心选文中看出。"惟宋文章,曰欧与苏",这是南宋士人的共识,表明了北宋两大文学巨匠已成为两宋士人从文学到心灵都无限向往与极力追踪的楷模,显示出南宋人对包含文学、史学、经学等研究成就在内的博大精深的欧学与苏学的倾慕。宗欧与宗苏是对欧、苏所倡导的平易自然文风的确认,也是对欧、苏推崇创作自由、倡导不同风格发展的确认。这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尤其是古文创作的繁荣,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孙芳 《高教研究》2005,21(2):76-79
和整个人类的命运一样,茫茫历史长河中,中国文人命运多舛。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是一位旷世奇才: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在唐诗之后开辟了宋诗新的天地;他是豪放词派的开山鼻祖;他同宋代的著名书法家蔡襄、米芾、黄庭坚一起,号称“苏、黄、米、蔡”;他与画竹名家文同同为“湖州画派”的代表;他具有高度的音乐素养,他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   

6.
宋四家(苏、米、黄、蔡)之一的米芾,字元章,书画造诣首屈一指,却又行为怪异,是一位天赋异禀的怪才。他六岁便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可谓才华横溢。他既没有像颜真卿那样轰轰烈烈地以"忠贤"之名千古流芳,也不像同辈的苏轼那样历经几番大起大落,他的一  相似文献   

7.
王燕 《现代语文》2008,(9):120-120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文学家。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方面,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韩愈并称“李、杜、韩、苏”;词方面,他开创了豪放词风;他的书法,与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起,并称“苏黄米蔡”;绘画方面,擅长画竹,是宋代文人画的主将。  相似文献   

8.
南宋洪迈历40余年完成的读书笔记《容斋随笔》,自问世以后获得上至皇帝、下至和士大夫的高度认可。文章考察了该书的写作过程与背景,系统梳理了洪迈对苏轼评价的全部材料,从褒苏、辩苏、责苏等方面分析了洪迈对苏轼的评价,认为洪迈在当时普遍推崇苏学的社会氛围与学术背景下,既充分肯定苏轼的卓越成就与历史地位,又客观指出苏轼创作和治学中的疏漏与失误,体现了应有的实事求是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9.
林泉 《青苹果(高中版)》2014,(3):F0002-F0002
正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宋朝大文学家、大诗人。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世人所推崇。其父苏洵、弟苏辙皆以文章名世,世称"三苏"。其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世人称苏为"宋四家"之首。苏年少时学《兰亭》、徐浩,中年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喜爱李邕。存世主要书迹有《寒食诗帖》《赤壁赋》《祭黄几道文》《醉翁亭记》《洞庭春色赋》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梳理苏轼与李之仪相识相知的过程。文章认为熙宁年间,李之仪因仰慕苏轼品高、才高、博学而与苏结识,是苏、李二人由相识到初步相知的时期;元桔年间二人相互交往甚多,在品画评诗中互相切蹉,亦师亦友,尤其是苏轼定州任上,二人交往甚密,志同道合,是谓挚友;绍圣、元符间,虽因苏轼之累,之仪也在艰难中,但李仍时时系念苏轼,至到苏轼获赦北归,复以诗歌酬和。李之仪在传播苏轼著述、弘扬苏轼品格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苏门学士中于此最得力者。  相似文献   

11.
本文梳理苏轼与李之仪相识相知的过程。文章认为熙宁年间,李之仪因仰慕苏轼品高、才高、博学而与苏结识,是苏、李二人由相识到初步相知的时期;元祐年间二人相互交往甚多,在品画评诗中互相切蹉,亦师亦友,尤其是苏轼定州任上,二人交往甚密,志同道合,是谓挚友;绍圣、元符间,虽因苏轼之累,之仪也在艰难中,但李仍时时系念苏轼,至到苏轼获赦北归,复以诗歌酬和。李之仪在传播苏轼著述、弘扬苏轼品格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苏门学士中于此最得力者。  相似文献   

12.
在潇湘八景的研究中,通常认为是宋迪的《八景图》开创了潇湘八景的传统.但清代《新修岳麓书院志》和《白云居米帖》中收录的米芾《潇湘八景图诗并序》称,在宋迪之前,李成已经绘制了《潇湘八景图》,只是两份文献矛盾之处颇多.考证《新修岳麓书院志》和《白云居米帖》的来源,可知米芾诗当出现于明末,篡改自明人邓云霄的诗作.米芾序文出自明...  相似文献   

13.
宋朝书法最出名的数“苏黄米蔡”四大家,“米”就是米芾,人送外号“米癫”。米芾有严重洁癖,平生从来不用别人用过的东西。他曾经当太常博士,负责皇家宗庙的祭祀事务,他嫌祭祀时穿的工作服脏,就玩命地洗,连花纹都被洗掉了。为了这个,米芾受到降职处分。  相似文献   

14.
宋朝书法最出名的数"苏黄米蔡"四大家,"米"就是米芾,人送外号"米癫".米芾有严重洁癖,平生从来不用别人用过的东西.他曾经当太常博士,负责皇家宗庙的祭祀事务,他嫌祭祀时穿的工作服脏.就玩命地洗,连花纹都被洗掉了.为了这个,米芾受到降职处分.  相似文献   

15.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中,号东坡居士,亦称“大苏”,或“二苏”(苏洵长子景先早卒)。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出自一个传统文学世家,早年受到较好的文学熏陶。他善诗善画,善词,善书法,文章更可与韩柳并肩。他的诗现存四千七百多首,取材广泛,立意新颖,既具有宋诗的一般特色,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既有现实主义的精神,又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他的书法、绘画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他的书法被列为“苏、黄(黄庭坚)、米(米芾)、蔡(蔡襄,一说蔡京)四大家”之首。…  相似文献   

16.
君子知人 相勉于道——论苏轼与李廌的二十年师友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Zhi与苏轼的交往,始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李Zhi在苏门中是执弟子礼最勤渠的一位,这种师友之情持续到苏轼结束岭海之贬北归时,长达二十年之久。苏轼在两人的交往中,对李Zhi尽到了良师益友开导教诲的责任,并影响其走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李Zhi能够成为苏人士中的主要成员,并在文学上取得重要成就,是与苏轼的教育和影响密不可分的。两个相知相勉,建立起来的师友之情,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7.
海南诗文注释的几部代表著作,如《王弘诲张岳崧诗选》《苏轼文集》《苏轼海南诗文选注》《唐胄诗文集注》《张岳崧诗文集》《琼台诗文会稿》的字、词注释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杜康”不是周朝人,而应是夏朝人;“紫金”不是一个地名,而应代指富贵的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18.
苏轼等十六人雅集驸马王晋卿家西园,画家李伯时据实绘有《西园雅集图》,书法家、文学家米芾写有《西园雅集图记》。至于雅集的时间,宋人刘克庄以为在“乌台诗案”前不久,显然有误。今人孔凡礼先生以为在元祜三年。考米芾行踪,元祜三年不可能出席雅集盛会。雅集当在元祜二年夏秋。  相似文献   

19.
正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又因其性情狂放,人称"米颠"或"米痴"。米芾书法造诣颇高,诸体皆擅,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在绘画上,他独创山水画"米家云山"之法,所作山水树木简略,烟云掩映,极富意境。  相似文献   

20.
作为北宋后期两大对立阵营的领袖人物,苏轼与章惇的关系比较复杂,二人同年考中进士,早年交往密切,一度结为至交,后来随着变法派与反变法派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苏轼与章惇也由交善走向交恶,昔日的同年挚友变为政坛仇雠。导致苏、章关系恶化的原因不在于个人品德操行的好坏,而主要系于他们政治立场的异同及"党同伐异"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