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书强 《江苏教育》2023,(45):54-55+59
大力发展集团化办学有利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江苏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学通过革新育人理念、打造童心课程、加强资源整合等方式,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背景下课程改革的校本路径,促进学校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
《学苑教育》2016,(1):5-5
上海出台两个文件,推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和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作为上海义务教育内涵优质均衡发展的“双引擎”,全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覆盖范围。上海市教委《关于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提出。  相似文献   

3.
宋慧娴 《辽宁教育》2022,(20):18-21
集团化办学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强力引擎,是实现建设家门口好学校的重要举措。大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文化立校、科研引领、师资共育、家校合力为策略,推动集团化办学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集团校际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秀红 《辽宁教育》2022,(20):22-25
集团化办学是追求教育公平的一种有益探索。在实施集团化办学过程中,通过共享理念文化、管理策略、师资队伍、课程集群、智慧课堂、评价体系等优质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学生共享优质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5.
名校集团化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政府整体推动区域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杭州名校集团化具有典型意义。杭州名校集团数量呈现一定规模,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行机制与基本模式,其成效显著。但是,名校集团化办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同质化现象严重、名校集团缺乏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集团内学校缺乏共同文化等。名校集团化发展要超越发展瓶颈,应该从宏观关注政府责任与政策、中观关注集团制度与管理、微观关注教师与学校文化三个层面入手,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面对因城市化进程加速、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升温引发的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分化加剧,杭州走上了一条由官方积极推动的、扩充名校优质资源与实现优质教育平民化、普及化的名校集团化办学道路。杭州名校集团化推陈出新,创造了多种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为了完善这种策略,还需反思由此产生的复杂性行政角色与关系、集团化学校文化共生、义务教育基础任务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道路上寻求突破,如何进一步提高箕城小学义务教育的办学质量,如何用新的办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在榆社县教育局的领导和指导下,我们启动了榆社县箕城小学集团化办学(由箕城小学和城南小学组成)创建工作,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8.
集团化办学是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纽带的多校区协调发展,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周霞 《宁夏教育》2022,(12):21-23
集团化办学创新了基础教育的办学模式,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学校组织形式,形成了其独特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对于推动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集团化办学的实践,阐释集团化办学背景下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旨在为中小学校提供可参考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追求。联盟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均衡路径不断拓展,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逐年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等使得教育公平得到彰显。但基于理论状态下的教育公平与社会发展现状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政府和社会全力支持,家长和教师共同配合,为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黄洁 《中小学校长》2023,(10):26-29
深圳市委、市政府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覆盖,积极发挥名校辐射效应,设置市属公办高中园区,以“园区式”的办学样态为市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带来新突破。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依托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化办学优势,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治理模式上进行传承与创新,探索从集团化到集群化办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借助优质教育资源引领、推动成员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集团化办学也正遭遇深层挑战。为提炼经验、消弥困境,援引集团行动理论,分析集团化办学的内涵实质和学理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集团化办学的实践逻辑。在龙头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下,成员学校主要通过"引领型路径"和"再生型路径"成长,前者体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强辐射,后者体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弱辐射。该逻辑或许能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更广更深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名校作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担负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责任。以名校为龙头学校的名校集团化创新了基础教育办学模式,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是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路径。探索名校集团化的发展模式,以共同愿景或目标为纽带,建立竞争与合作的平等主体关系,共同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尊重各自的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是名校集团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名校作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担负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责任。以名校为龙头学校的名校集团化创新了基础教育办学模式,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是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路径。探索名校集团化的发展模式,以共同愿景或目标为纽带,建立竞争与合作的平等主体关系,共同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尊重各自的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是名校集团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辽宁教育》2022,(20):94-96
<正>集团化办学对完善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体制机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加强基础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新要求。资源共建共享是集团化办学的重要特征。研究者们对集团化办学优质资源共享共建进行探索,并提出了路径与策略。一、正确处理好集团核心校与成员校间的关系丁杰、徐蕾、孙朝仁在2021年第11期《中小学管理》发表的《对集团化办学进入新阶段后的效能评析与路径探讨——基于江苏省苏州市7655名干部教师对集团化办学现状认知的调研》一文中指出,要正确处理好集团化办学资源共享共建中的两对关系。  相似文献   

16.
常熟市世茂实验小学组建办学集团后,以将更好的教育献给更多的孩子、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为目标,从集团化办学的实现目标和原则、实施策略和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用集团化办学改革举措,开创教育的后均衡时代。  相似文献   

17.
胡俊梅 《福建教育》2023,(26):28-2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基础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根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战略任务和目标。集团化办学通过名校的辐射带动、联合开放、共建共享等形式,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新形势下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以泉州市为例,市域内影响最广、关注度最高且发展潜力较大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主要有三种:名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大学区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从新学年起上海积极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明晰——到2017年底全市将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覆盖面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格局,并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稳定机制,努力实现“让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优质”的目标.这是上海在全国率先整体通过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后持续深化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探索从教育管理走向公共治理、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推行中小学名校集团化,已成为各地破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的手段之一。因为有"名校"的噱头,"集团化"的效应,于是集团办学受到热捧,成效有时也难免被人为夸大。名校集团化办学火爆,耐人寻味。笔者观察,各地实施的名校集团化,主要有对口支援、委托管理、捆绑发展三种模式。由于各地名校资源的稀缺和垄断,当地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成为组团发展的真正推手。在主管部门"统筹协调"下,通过实施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结对子帮扶  相似文献   

20.
集团化办学以优质均衡为目标,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名教师,培养好每一个孩子。集团化办学必须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身特点与发展需要的办学道路。三"心"一"议",一"带"一"路",赋"权"增"能",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从组织架构、发展路径与师资队伍三个方面,提供了具有乡镇特色的集团化办学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