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希龄主持创办的《湘报》,是湖南最早的近代报纸。他创办报刊的主要目的是"开风气"、"拓见闻",无论贵贱贫富、士农工商皆可阅读,这对于当时与世隔绝的湖南来说,是具有先进的意义的。另外,熊希龄还主张在国外设立报馆和洋文杂志,并在上海设立通讯社,作为与国外通信联络的总机关,并拟订了"疏通隔阂、使国内外情谊交孚为宗旨"的章程。熊希龄的报刊活动开创了湖南近代的新闻、出版、印刷事业。其主张设立通讯社在中国历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闻传媒重要机构之一的通讯社,在中国的出现仅次于近代报刊。由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中国的通讯社同近代报刊一样,是由外国人引进的。上海是中国通讯社的发祥地。上海通讯社的产生、发展与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旧中国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作用、特点及规律等,无疑应该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想在这方面提供一些资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些新闻刊物上有文章或资料提到: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通讯社是邵飘萍1918年在北京创办的新闻编辑社.而据方汉奇的《中国近代报刊史》载,已知的最早的国人办的通讯社,是1904年在广州创办的"中兴通讯社"(见1934年《广州年鉴》).这个通讯社比新闻编辑社时间上要早十四年.其实,在邵飘萍创办新闻编辑社前八、九年中,我国国人自办的通讯社已先后创立不下二十家.如1909年李盛铎、王侃叔等在比利时创办的远东通讯社,1912年1月创办于广州的公民通讯社,同年九月于上海创办的民国第一通讯社,同年11月于广州创办的展民通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的新闻通讯事业出现于19世纪20年代。80年后,中国人才开始创办通讯社。不过,正如近代报业是由外国人传入中国的一样,近代新闻事业也是由外国人传入的。1872年,英国路透社设立上海分社。这是在中国出现的最早的新闻通讯机构。路透社曾独霸中国新闻市场数十年。1904年,中兴通讯社在广州创立。这是目前所知的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通讯社。但这家通讯社规模很小,创办不久即告停刊,没有什么影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新华社建社80周年,说起中国通讯社的发展,还有更长的历史.民国初年全国共自500多家通讯社,解放前也还有几百家存在,规模都不大.当年邵飘萍创办的新闻编译社虽然名气大,但实际上只有四个人,一个社长,一个副社长,一个编辑主任,还有一个送稿人,1918年前后这样的通讯社就是全国性有影响的通讯社.现在的新华社是有实力、有影响力的新闻机构,而且新华社可谓"一枝独秀",他既是党领导下的新闻机构,又是国家通讯社,还是世界性通讯社,我看到现在新华社业务多元,创办了各类社办报刊、网络、电视台等,媒介产品丰富,身兼多种职能,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红中社”的全称为“红色中华社”,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的组织机构.红中社在出版报纸的同时,还将一部分新闻编成电讯稿对外播发.中央苏区没有建立一个通讯社来专门从事新闻发布工作,所以由《红色中华》报社兼差代办.“红中社”不是“红色中华通讯社”的简称,所谓“一苏大会”开幕之日成立了“红色中华通讯社”的说法,并没有确切的文献依据.《红色中华》改名为《新中华报》后,继续兼做编发新闻电稿的工作.这项业务在1939年从新中华报社分离出来,单独建立自己的组织机构,新华通讯社遂告诞生.  相似文献   

7.
《北京档案》2008,(3):54
2008年第一辑共公布了四组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史料 熊朱义助儿童幸福基金社史料/孙刚选编熊希龄(1867-1937),字秉三,湖南凤凰人。熊希龄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慈善事业家,其夫人朱其慧女士同样热心公益,提倡教育。熊夫人去世后,熊希龄将自己的家产全部捐出,设立基金,并命名为“熊朱义助儿童幸福基金社”,组织董事会,办理儿童教育。本组史料包括基金社申请备案的呈文、熊希龄亲自拟定的说明书、基金社章程以及解放后基金社的报告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新闻贵在于一个“新”字,如果没有时效也就不称其为新闻了。因此,世界上不论是大通讯社还是小通讯社无不一直在为拼抢新闻的时效而进行激烈的争夺。争先抢发新闻固然是每一家通讯社的天职,然而,在国际新闻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西方四大通讯社(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合众国际社)已不只是光拼抢信息性的新闻了。当然,对于那些还没有被公众认为是世界性的通讯社来说仍然在为新闻时效、发稿数量而进行艰苦的拼搏。然而,这正是走向世界性通讯社的必经之路。只有在发稿时效和数量上都胜别人一筹,才能站得住脚,才能逐步跨入世界性通讯社的行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世界性通讯社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也可以说是世界性通讯社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9.
张子晶 《传媒》2018,(10):59-62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简称卫星社,于2014年10月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是"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旗下独立的多语种对外传播平台.依托其母体"今日俄罗斯"通讯社,卫星社拥有原俄罗斯新闻社、原"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等俄罗斯老牌传媒机构的历史血统.成立至今,其已在美国华盛顿、中国北京、法国巴黎、德国柏林、英国伦敦、埃及开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社,其通讯社新闻专线每天用汉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4种语言,24小时不间断地向世界传送新闻信息,其30多个语言新闻网站、手机客户端每天影响着数以千万的全球用户.本文将从形象、理念、行为三个维度来考量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品牌传播战略与传播实践,以期对我国传媒机构的品牌构建,及对内、外传播实践带来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简史苏联通讯社——塔斯社,是一个后起的世界性通讯社。与法新社、路透社等通讯社比较,塔斯社是比较年轻的,至今只有将近四十年的历史。在十月革命以前,俄国有一个彼得格勒通讯社(普塔社)。这一通讯社是国内通讯社,它的新闻受着当时国际新闻垄断组织的控制。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建立了自己的通讯社,摆脱了国际新闻垄断组织的影响,开始开辟获得国际新闻的道路。俄国最早的一个通讯社,是1894年在彼得堡建立的俄国通讯社。1902年,俄国政府另  相似文献   

11.
邵飘萍是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声名显赫的记者、报人,是反帝反军阀的英勇新闻战士。他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占据一席地位,因此,对介绍他的生平以及新闻实践的文章中的遗误之处,进行考证与补遗,使研究工作在史料确凿的基础上进行,是十分必要的。一、邵飘萍的“北京新闻编译社”何年创办?是北京第一家通讯社吗? 1924年3月,邵飘萍在《东方杂志》21卷6号上发表的文章《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中写道:“乃于民国七年创办新闻编译社于北京,是为我国人北京有通信社之始。”而在同年6月出版的《新闻学总论》一书中,邵飘萍又否认前说,讲新闻编译社创办于“五年七月”,是“为华人自办通信社之创始  相似文献   

12.
新华通讯社     
《新闻采编》2007,(4):33-34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召开。同一天,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即后来的新华通讯社)以“CSR”(“中华苏维埃无线电台”的英文Chinese Soviet Radio缩写)为呼号,开始播发新闻。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第一个以无线电通讯手段收发新闻的通讯社。这一时期,红中社与1931年12月创办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是一个组织机构、两块牌子。红中社发布新闻的内容,主要是党中央和临时中央政府发布的重要宣言、声明、通告、法令等,以及革命根据地建设情况和红军战报、…  相似文献   

13.
英国传播媒介批评家滕斯托尔撰文把四大国际通讯社看作“私营的世界新闻批发商”,他认为第三世界对这些通讯社的批评有相当多是正确的,但他强调这些机构实际上是比较弱小的。他的分析指出,看来是经济的而非政治的压力正使这些全球性新闻通讯社的前景变得暗淡。他说,这些通讯社的国际性业务没有带来大量的收益,在四大通讯社中,只有美联社这一非营利的合作机构似乎能保住。滕斯托尔教授预言,四大通讯社中的一家或两家甚至可能停止播发世界新闻。  相似文献   

14.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开幕。当晚,新华通讯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并首次播发新闻,报道了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消息及有关文件。红色中华通讯社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第一个用无线电台播发新闻的通讯社,它与同年12月11日创办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是一个组织机构,一套人马,对外一般称红色中华社或红中社,也曾用过红中通讯社等名称。  相似文献   

15.
通讯社是传媒产业中的重要资源性机构,通讯社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一个国家是否具有世界级的通讯社是该国传媒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于西方各国新闻机构有关非洲的情况所提供的报道的程度感到不安和恐惧。因为这些新闻机构对非洲新闻宣传工具的控制,越来越严密。例如,两家大通讯社法新社和英国的路透社在法语区和讲英语的非洲国家分别拥有实际的垄断权。法新社还取得了对前葡萄牙殖民地新闻市场的控制权。虽然非洲26个国家建立了国家通讯社,但实际上这些通讯社不过是这两个垄断组织的转播站。在电视领域,非洲在电子技术、人员训练、技术知识、美国制式、节目等方面,都依赖西  相似文献   

17.
现代新闻传媒业涵盖通讯社、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期刊社、新闻网站、手机媒体等各类专门机构.在这些机构运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通过终端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报道力是检验传媒机构影响力和传播力的试金石.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加强报道力建设对于传媒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邓绍根  游丹怡 《新闻大学》2022,(4):42-56+120-121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中俄通信社与华俄通信社是两个不同的机构。前者于1920年7月创办于上海;后者是苏俄国家通讯社的在华分社,总部设在北京。相比中俄通信社,华俄通信社的存在时间更长、发稿范围更广。两社的稿件内容极为相似,但各有侧重,中俄通信社旨在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华俄通信社则是苏俄在华代言人。两社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中俄通信社的创办过程中可能得到了华俄通信社在稿源上的帮助。两社都致力于打破当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讯机构对国际新闻的垄断。中俄通信社的创办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利用通讯社进行宣传,向国内宣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相似文献   

19.
世界性通讯社垄断竞争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上把哪些通讯社列入世界性通讯社有不同说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53年出版的《各国通讯社介绍》一书,把美国的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和法国的法新社、英国的路透社、苏联的塔斯社这五家通讯社称为世界性通讯社。划分的理由是它们具有雄厚的资本和技术优势,有遍及全球的收集与报道新闻的机构和记者网。1982年美国出版的《世界新闻年鉴》,在上述五大通讯社之外,又加上五十年代后期迅速发展国际业务的中国的新华社、意大利的安  相似文献   

20.
当今人们对“事业”一词的解释是:人所从事,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新闻事业”则是人们通过新闻机构所进行的传播新闻和引导舆沦的经常性的社会活动。这里的新闻机构,即为报刊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等,它们的产品——报纸、新闻期刊、广播和电视节目等等,称为新闻媒介。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将报社电台等机构直呼为新闻事业,而将报刊等简称为媒介。媒介也是传播活动中的一种传递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