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且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变语文课程的统一性和求同性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变语文课程的与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变语文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的发展本位。这样的语文课程理念和价值取向,无疑给沉默多年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水,本文是对新理念下的几种阅读教育法深切体会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魏书生语文课程观是其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它有三个明显的价值取向:重视学生主体性开发取向,解放被压迫知识取向,生活本位取向;包括三个课程形态:学科课程形态(分主流学科课程和亚学科课程两种)、活动课形态、潜在课程形态。魏书生语文课程对语  相似文献   

3.
程芝 《陕西教育》2008,(4):22-22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为变语文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变语文课程的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变语文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的发展本位。在这种新的价值取向的指引下,语文课必须追求一种新的教学境界。通过认真阅读、理解和反复思索,积极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语文教育价值的恒定性诉求基于中国社会教育的现实和当时理论探索的语文学科传统,其语文学科的语用价值观念体现了对语文课程的核心利益和语文学习刚性需求的维持;从生活本位出发,养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习惯的观念,有对杜威教育哲学的吸纳,也有对古代知行合一观念的承袭;而以学生为本位,自学自励、自求自得的教学思想虽然有外来观念的启发,但更深层意义上说是中国古代"万物自化""自求得之""深造自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朴素教学观的延伸。  相似文献   

5.
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语文课程模式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包括语文课在内的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在"必需、够用"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传统的中职语文课程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职教发展的新形势,语文课程逐渐被"边缘化",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逐渐被淡化。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立足于能力本位,提出了从课程模式的构成因素入手推行中职语文课程模式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在高职经管类课程教学实践中,采用理论讲授(Teaching theory)、案例分析与讨论(Seminar)、实训(training)和撰写报告或论文(Paper)(简称TSTP)的教学模式,意在强化对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培养,回归能力本位教育;体现“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多元整合”的课程观;将新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引入具体的教学实践以及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对课程性质的认识决定课程实践的方法论取向,语文课程实践中长期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与对课程性质认识的不确定因素有关,目前存在的工具性、人文性、言语性的语文课程观并没有把握语文教育的内核实质。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语言性,是以语言为本位的教育,并认为这一假设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多维的性质包容性,对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必须确立能力本位观,这是现代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极其迅速、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增加、责任范围扩大对从业者的职业能力的更高要求;也是当今产业界直接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过程,由他们来决定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和方式的现代社会价值取向.在能力本位课程观中的最好贯彻。因此,转变学科本位的思想,实现高职教育课程模式向能力本位的转换。在与时俱进和有机整合的观念指导下实现课程开发,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创造教育观的形成和发展。实践的发展和相关理论研究的进展 ,都呼唤教师的创造教育观必须从偏重于人的认知性创造素质发展的“知识本位”立场 ,回归到重视人的完整德性生命发展的“德性本位”立场上来 ,实现整体性和根本性转型。“德性本位”教师创造教育观的核心在于 ,教师从德性生命的高度 ,来认识和理解教育的目的、过程、对象、内容、方法等 ,形成以发展学生的德性生命为本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课程观等。“德性本位”教师创造教育观具有人性化、完整性、多样化、内在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职教课程以"能力本位"课程观为本,结合"人格本位"、"素质本位"等理念,文章从职教课程观的发展以及职教师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课程概念的演化要求历史教师转变课程意识。为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笔认为现阶段我们广大的历史教师要有敢于突破“教科书本位”和“教师本位”的课程意识;要重视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树立整合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12.
确定教学本位是办学单位用来实现国家、社会为相关专业定下的培养目标的必经之路。高职法律事务的教学本位观经历了知识本位观和能力本位观,但这两种本位观都不能单独使教育部为该专业定下的培养目标得以充分实现。国家、社会需要的是在知识、能力、品德等三个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的高职法律事务人才,而这样的期盼只有建立在知识、能力、伦理"三位一体"的教学观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课程观是课程开发与改革的基本理论.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视野下,应坚持新能力本位课程观,即以能力本位为指导,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基础,以开放的、多元思维为取向的课程观.  相似文献   

14.
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变革体现为四个维度:教师观,强调教师是从事复杂工作的专业者;知识观,认为教学知识是复杂的情景化知识;教学观,倡导教学要基于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评价观,主张教学评价要注重个体发展和整体质量。美国教师教育相关院校和机构依据上述理念,基于自身特点选择并调适相应的教师教育标准,对教师的职责、教学理论及评价方式等进行多方面改革探索,实践中改革者在各维度所做的改变和尝试可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优化和教师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当厘清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明确"读写结合"的内涵,合理定位"阅读本位"观。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注重阅读积累,并使阅读指向习作表达;由读到写,形成读写互动;以写促读,深化阅读理解。确立"写作本位"的读写观,并逐步构建"写作本位"的语文体系,从而实现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观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建立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是职教课程发展趋势。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的建构隶属于能力本位的范畴,其主要特点是:课程目标由“知识客体”转向“学生主体”,教育导向由“教育专家导向”转为“企业专家导向”,教育程式由传统的“教程”转为“学程”。  相似文献   

17.
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学生为本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是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所谓课程改革的目标,指贯彻课程改革过程始终的指导思想是以社会为本位还是以学生为本位,课程改革的成果(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是以社会为本位还是以学生为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是一对矛盾体,自从学校教育和课程产生之日起,就隐含着二者之间的矛盾。任何一种课程都是对这一矛盾关系的某种形式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观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建立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是职教课程发展趋势.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的建构隶属于能力本位的范畴,其主要特点是课程目标由"知识客体"转向"学生主体",教育导向由"教育专家导向"转为"企业专家导向",教育程式由传统的"教程"转为"学程".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本位。能力与知识是构成人才的两个支撑点,同时形成了能力本位观教育与知识本位观教育两种类型,二者都是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是能力本位观教育,普通教育是知识本位观教育。知识本位观教育是一种由知识而能力的发散型教育,能力本位观教育是一种由能力而知识的内收型教育。  相似文献   

20.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以现代职教观为指导,精心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好途径,现代职教观的核心是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在现代职教观指导下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评估设计等,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