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军  吕国祥  陈超 《内江科技》2011,32(5):19+31-19,31
页岩气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如缺少明显盖层和圈闭,无清晰气水界面,极低的基岩渗透率等。要经济开采页岩气区域必须考虑相关地质参数,如合适的页岩类型、有机质含量、成熟度、孔隙度、含气饱和度、裂缝发育程度等,同时还依赖完美钻采技术。其中裂缝发育程度好坏极大的影响着页岩气的可采储量,研究页岩气裂缝的发育对今后开采页岩气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不同的构造作用所产生的裂缝具有不同的裂缝密度和空间分布,因此影响裂缝发育因素是很复杂的,它包括岩层的力学性质、湿度、构造变形因素、溶蚀和充填作用、岩层受力环境、埋藏深度等等。  相似文献   

2.
徐杰  高潮  刘刚 《科技通报》2020,36(2):17-23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观察,结合压汞法、气体吸附法等多种测试手段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有机质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并讨论了影响泥页岩孔隙发育特征的因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富有机质页岩孔径范围为纳米级,主要包括有机孔、粒间孔、晶间孔、溶蚀孔和微裂缝等,其中多发育黏土矿物粒间孔,微裂缝少量存在。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孔径多在20 nm以内,以中孔为主。最后探讨了控制该区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认为有机碳含量和脆性矿物含量是控制纳米级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菲  王保全 《内江科技》2011,32(2):137+129-137,129
页岩气藏为自生自储型气藏,它的生烃条件、储集条件、保存备件相互影响,息息相关,热成熟度和有机碳含量控制页岩的生气能力.而有机碳含量还影响页岩的储集性,是增加页岩孔隙空间的重要因素;页岩气藏储层致密,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裂缝的存在会提高储层的渗透率,矿物成分影响其储集性能,其中粘土矿物有利于增加微孔隙.并且增加岩石对天然气的吸附能力.而石英和白云石脆性较大,则有利于增加储层中的裂缝,并且对水力压裂造缝有利;页岩气藏对保存条件的要求较低。  相似文献   

4.
王淘  阙晓辉 《内江科技》2013,(2):136-137,157
通过参考大量国外页岩气勘探开发实例,筛选并界定了六项地质选区评价参数。页岩气藏是具有超低渗透率、无圈闭,自然压力低,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通常无自然产能,采收率较低,单井产量低,在形成产能之前一般都需要进行压裂。因此,页岩气藏产能与常规气藏相比,有其特殊复杂的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矿物组成、吸附气含量、裂缝分布、地层压力、主裂缝导流能力对页岩气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近年来,随着页岩气的开发,大规模水力压裂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对于大量压裂液注入后引起的低返排率机理及其对产能影响的认识仍然不清楚。针对该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调研和整理,简要分析了页岩储层中返排率低的原因及页岩气产能的控制因素,概述了压裂液在页岩储层中的滞留与吸收机理研究现状。结论认为:页岩储层对压裂液的滞留与吸收是造成页岩气返排率低的主要原因,建立压裂液在页岩储层中滞留与吸收模型、探索低返排率对气体产出的影响对提高页岩储层压裂改造效果和页岩气井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页岩气地质评价中,常规的油气实验测试方式并不能够满足页岩气地质评价的实际要求,而页岩气地质评价实验测试能够对页岩气地质评价中的总有机碳以及有机质类型、含气量、矿物组成以及裂缝发育程度等进行科学化的获取。本文就页岩气地质评价实验测试技术进行系统化研究和分析,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页岩储层为超低孔、超低渗,大部分甲烷成吸附态赋存于基质孔隙中,开发过程中需要经过解吸-扩散-达西渗流和非达西渗流。一部分为游离态,产出是需要经过渗流作用。由于流态复杂,影响因素多,产出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参数都影响其产量,最小值往往是"瓶颈"。国内页岩气资源丰富,但开发进展速度慢,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页岩气单井产量低,效益差,制约了页岩气开发的步伐,所以如何提高页岩气产量是摆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项紧迫的课题。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论证了低频脉冲技术提高页岩气产量的机理,并分析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页岩气藏流动机理复杂,影响气井产能的因素较多,搞清影响页岩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是科学高效开发这类气田的关键。本文针对涪陵海相龙马溪组页岩气藏的地质条件,采用气藏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多段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明确了各因素对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页岩气有效开发的一些重要界限。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明确了各个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研究表明,页岩气井初始产量大小主要裂缝渗透率影响,其次为人工压裂裂缝条数和导流能力,参数越好,初始产量越大;页岩气井的递减和采出程度主要影响因素为储层含气量,其次为体积压裂改造裂缝间距、主裂缝条数和半长、基质渗透率,参数越好,递减越慢,采出程度越高;基质渗透率越低,体积压裂改造效果越明显;基质渗透率10~(-4)md是开发布井的甜点,对体积压裂缝间距要求较低;当基质渗透率低于10~(-5)md时,体积压裂缝间距需达到10 m才能达到有效动用;当基质渗透率小于10~(-6)mD时,基质渗透率是产能主控因素,当基质渗透率大于10~(-6)mD时,裂缝渗透率是产能主控因素;对于涪陵龙马溪页岩气藏,1000 m长水平井,主裂缝条数25~30条时相对较优,25 mD.m左右为最佳导流能力;生产5年以上,吸附气的贡献才逐渐体现出来,30年末吸附气占总累产气的11%。  相似文献   

9.
页岩气储层评价技术的方法一实验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储层评价技术是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调研北美页岩气成功开发经验入手,在储层背景地质基础上,探讨了页岩储层评价技术具体方法。页岩储层评价技术可包括三个方面:(1)页岩岩性岩样分析实验,包括地球化学分析、黏土矿物定量分析和孔隙度、渗透率分析等;(2)页岩储层含气性分析实验,包括解析气与吸附气含量分析;(3)页岩测井评价,包括常规测井系列和特殊测井系列:其中页岩岩性岩样分析实验和页岩含气性分析实验是页岩储层评价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一个盲区。  相似文献   

10.
徐欢  陈一鸣  魏秀丽 《内江科技》2013,34(4):163+165
本文对北美页岩气储层岩石学分析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与常规储层相比,页岩储层更复杂,常规方法难以进行精细研究;北美研究机构多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结合电子显微镜观察对页岩矿物组分、含量及其中的泥质和脆性矿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页岩自支撑裂缝闭合过程对于页岩气井产量有着重要影响,而现有自支撑裂缝闭合数值模拟方法未考虑真实粗糙裂缝形态和岩石塑性变形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粗糙裂缝形态三维仿真方法,建立了考虑塑性特征的真实裂缝面接触变形模型,模型平均误差9.4%;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页岩自支撑裂缝闭合过程中的应力状态、流动通道和残余宽度变化,探究了表面粗糙度、滑移量、力学性质对自支撑裂缝闭合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具备高粗糙度、大滑移量、高杨氏模量特征的自支撑裂缝通常具有较高的残余宽度;针对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自支撑裂缝在60MPa闭合应力作用下的残余宽度仍保持在0.7mm以上,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流动通道和导流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艳玲 《科技风》2015,(5):200-201
本文以页岩气地段的地质情况为出发点,分析了南方扬子地区下寒武页岩,识别出了一些在页岩地区隧道施工的风险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了等级评估,为在页岩气地段隧道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贵州牛蹄塘组页岩气有利区块进行优选,依据贵州牛蹄塘组10个不同地区页岩气井或剖面的页岩储层的有机碳含量(TOC),有机质成熟度(RO),脆性矿物、黏土矿物、孔隙率、渗透率6个特征参数。采用SPSS21.0软件对页岩气区块进行因子分析,通过降维的方法,提取出二个相互独立的影响因子,分别为生烃因子和储集因子。根据主成分加权得分得出各个地区的综合得分,通过分值得出德江、松桃等地区页岩气富集条件较好,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该方法为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深入研究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及类型是认识页岩气储层的基础。本文以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例,通过场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技术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等对页岩储层孔隙类型及结构进行分析,认为TOC是牛蹄塘组页岩中比表面积及其纳米级孔隙体积的主要内在控制因素,页岩储层中粘土矿物和脆性矿物还是其它孔径尺度的孔隙体积的重要贡献者,尤其是脆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国外页岩气的系统研究,认为它与常规天然气在成藏理论和富集条件上既有相似又有差异,认为页岩气系统基本上是生物成因和热成因的连续型天然气聚集,页岩气可以是储存在天然裂隙和粒间孔隙内的游离气,也可以是干酪根和页岩颗粒表面的吸附气或是干酪根和沥青中的溶解气。页岩气富集条件,分为烃源、储集和保存条件:烃源条件包括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成熟度等;储集条件包括岩性特征、有机质页岩厚度和物性特征等。其中,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和物性特征(裂缝)是控制页岩气富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林火养  周静 《内江科技》2013,34(4):148-149
本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24-82井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的储层特征及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岩性主要为骨架礁灰岩、颗粒灰岩和藻粘结灰岩;储层的孔隙类型主要包括: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和裂缝。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较低,孔喉结构较差,喉道细。影响储层特征因素包括沉积相带、成岩作用、构造作用,其中主要的控制作用包括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川南中上扬子地区页岩气的调查分析。初步研究表明,中上扬子地区下古生界有利页岩气层主要发育在中寒武统高台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中志留统大路寨组,这些层位的黑色页岩厚度、有机碳含量、以及Ro值等各项参数均符合形成页岩气藏的特征,是今后页岩气勘探的潜力地层。下志留统页岩更有利于研究区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更加适合作为中国南方页岩气战略先导区的重点目标勘探层位。  相似文献   

18.
岩心观察、裂缝统计、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电镜扫描分析等技术,研究了边台变质岩储层的储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混合花岗岩是最主要的储集岩,裂缝发育;其次是片麻岩,裂缝较发育;辉绿岩和蚀变黄斑岩为非储集岩。储集空间主要是宏观裂缝、微裂缝和碎裂粒间孔,其中网状裂缝最发育,其次是高角度裂缝。影响研究区储集空间的因素有岩性、构造、动力变质和混合岩化、古风化溶蚀、充填作用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讲述了对页岩气的基本认识,并对其存在特点、应用价值进行了概述。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在页岩气领域的勘探开发现状,提出了地震勘探技术在页岩气勘探时应着重解决的几个方面,即寻找页岩区构造,页岩层储层标定,页岩的厚度和埋深,并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对页岩气敏感属性进行优选、分析和提取,最终实现对页岩气"甜点"的预测。  相似文献   

20.
以美国页岩气开发利用带动的能源革命为范例,对照分析中国与美国资源禀赋与开发情况,根据现有规划及专家预测的中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的前景,并类比分析煤层气、可燃冰、致密气、页岩油等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对电力行业以及整个能源和国家经济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