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一、引言 威信,即威望和信誉.它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为别人所信服的力量.一般而言,中学校长的威信有两种:一是权力性威信,是指作为校长本身所具备的权力而产生的威信;二是非权力性威信,是由于校长本身的知识水平、领导素质、工作能力及工作作风等方面使教师和学生自愿接受并由衷佩服而形成的威信.可以说,校长威信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及学校未来的发展.本文笔者就在中学管理中校长如何建立威信及其地位与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建立中学校长学术权威地位的必要性任何一个学校,只要办得好,其领导必然有权威 校长是一校之长,是学校备项工作的最高决策者和指挥者,这是校长树立自己权威的自然条件,但这仅是外因,校长权威的真正形成主要靠校长的内困,由校长本人的素质能力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校长受国家和人民的委托,对学校工作负有全面责任.他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最高行政负责人.学校能否沿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材,校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校长威信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所谓校长威信就是校长的威望和信誉.有较高威信的校长,能使全体师生员工产生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学校工作向前发展.可见,校长的威信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那么什么样的校长才有威信呢?  相似文献   

4.
领导威信是群众发自内心对领导的一种真实感情的结果,是领导者一言一行引起群众共鸣的综合反映。一个领导者,要有效地实现领导目标,不但要有权力,而且更需具有威信。校长是学校的行政首长,是学校教育专业的领袖和权威。校长应当有很高的威信,这是因为校长在一所学校的领导活动中处于中枢地位,校长的威信决定着领导活动的影响力、凝聚力和组织指挥力,决定着领导活动的效能。一个有威信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处以公心,廉洁自律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校长;应该是一个珍惜学校的名誉胜过爱护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生命的校长;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风格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善于沟通协调关系,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以促进学校发展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视提高专业水平和注重科学研究,并能成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出色的组织者和身体力行者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给教师创造一个辉煌的舞台,善于让每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使学校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校长……总之,一个现代校长的个人修养与综合素质决定着校长的威信和形象。如何提高校长威信呢?不同的校长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体验,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感受。就此,本刊特邀请一些校长谈谈他们的观点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威信是指受他人的尊重、信任、爱戴,在他人心目中具有威望。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校长的威信是治校的先决条件,也是校长品质修养的重要方面。 一、校长威信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校长威信的形成是管理学校的先决条件,是有效管理学校的前提。有了威信就有了教育的力量,没有威信在师生中就缺乏感召力。如果一个校长很有威信,说话师生就会接受,社会、家长就乐于支持,教育、管理的效果就好,就可能把威信转化为推动学校工作的一种力量。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威信的校长能够把一所学校管理好。  相似文献   

6.
校长威信的形成与培养鲍玉洪插图/江继业校长是一校之长,要有效地实施对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必须具有一定的威信。威信,即声威信誉,众所共仰的声望。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威信属于人际心理关系范畴。它反映的是一部分人对某个人的心理评价。在校长的教育。教学、教改实践...  相似文献   

7.
【校长档案】徐学根,江苏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中国奥林匹克高级教练,曾任吴江市桃源中学校长、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一中学校长,现任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校长。在多年校长生涯中,形成了朴实无华、独特高效的  相似文献   

8.
校长领导行为越来越受国内研究者的重视,这是由校长之于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决定.运用LBDQ-XII.量表、通过江西省391名中学教师,对公立中学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和关心体谅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中学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显著高于关心体谅行为(2)不同性别、年龄、学校所在地、学校类型、学校规模的校长领导行为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教师所感知的校长领导行为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中学校长与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中学校长的领导水平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张卫星 《教书育人》2011,(32):65-66
校长必须具有一定的威信,这是校长有效实施领导和管理的前提。校长的威信包含了校长在教育、教学、教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识、才能、品格、情感、魅力、交际等,它是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培养形成并能对全校教师产生的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校长在学校威信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校一切工作的成败。新任校长由于刚到一所陌生的学校上任,全体教师都拭目以待,学校工作能否稳定而又正常的开展,关键是看新任校长能否在短期内树立威信。那么,新  相似文献   

10.
王克刚 《湖北教育》2004,(10):25-26
常言道:一位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一所好的学校需要一位好的校长:因此,校长身上的担子非常沉重。我认为,当今条件下,要想做一个优秀的中学校长,必须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八大家”。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校长岗位上已工作了十几个春秋 ,现结合自己工作实际 ,就校长威信的建立和保持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以期得到专家与同仁的赐教。一、校长威信的本质校长威信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并激发其主人翁精神 ,提高学校育人水平的精神感召力 ;是校长在教师心目中的威望和社会、家长等对校长的信任程度和赞誉度。它一方面是校长的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权力通过对教职工所产生的影响来实现的 ;另一方面是校长以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较强的工作能力、广博的知识和优秀人格而使教职工对其产生钦佩和尊重来实现的。二、校长威信的构成要素1…  相似文献   

12.
校长的威信     
史延虎 《教书育人》2013,(14):56-57
古语云:"威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说要把天下人集结起来靠的是威信。在学校教育这个集体性活动中,要把师生凝聚起来,同样离不开校长的威信。校长威信是校长在教师心目中的威望和社会、家长等对校长的信任程度和赞誉度。校长威信包含诸多构成要素,具体而言,可划分为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权力因素是校长威信形成的前提和关键,而校长威信的非权力因素在教职工心目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权力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高我市中学领导干部的业务水平,在市政府及市教育局的直接关怀下,由我院教育学教研室负责举办的第一期“中学校长学习日”活动已于86年4月14日开始。截止六月份,已先后由兰州一中校长刘鸿勋、兰州市教科所书记岳明远和由上海远道而来的老教育家段力佩(上海育才中学校长)等同志,向全市约二百位中学校长、书记作了《我们是如何实行校长负责制进行学校管理的》,《学校管理改革的思考》及《如何当好校长》等三个专题的四次报告。内容丰富,切合实际,有理论,更有多年从事学校领导工作的实践体验。使大家受益非浅,深受校长、书记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宽容意识是校长应具有的一种宽大、容忍的意识,是校长重要的心理品质,是校长自我意识中最深层的一种宝贵意识,是校长成熟、形成威信、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宽容意识是校长在强化自我意识修养和学校管理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宽容意识是校长应具有的一种宽大,容忍的意识,是校长重要的心理品质,是校长自我意识中最深层的一种宝贵意识,是校长成熟,形成威信,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宽容意识是校长在强化自我意识修养和学校管理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校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监督者,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指导者。作为学校的校长,要能领导教职工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不仅应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工作能力,而且在群众中还要有较高的威信。威信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正如毛泽东同志说的,威信靠实践,而不靠权力。威信靠实践,威信不靠宣言。顾名思义,“威信”落脚是“信”,“信”是基础,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校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  相似文献   

17.
刘实明,平江县城北学校校长。教育轨迹:安定大桥中学教师、班主任、政教主任--安定长田中学校长--安定大桥中学校长--平江县城北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树立威信几乎是每一个校长追求的目标。没有威信的校长比一个混事的雇员还要糟糕。校长的权力一般指法理上其职务所赋予的权力,而威信则指其履行职责中形成的人格因素,即所谓不立威而不能有所作为。有人用“能力+威信”来概括校长的特征,但现实中我们往往更注重的是校长在权力基础上具备的经验,甚至认为仅仅是指校长的奖惩员工的能力,其实未必尽然。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校长,除了经验、使用法理权力之外,还需拥有威信。那么,校长的威信来自哪里?  相似文献   

19.
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可见校长就是学校的一校之魂,决定着学校的兴亡。现将自己几年来的管理经验与大家交流,以期共勉。一、率先垂范,树立威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首先  相似文献   

20.
王翥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1):111-114
随着基础教育优质化、特色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传统的中学校长培训模式与校长的需求之间出现了矛盾,主要表现为校长们期待培训方式和方法的改变。因此,承办中学校长培训的机构,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在中学校长培训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革新,以满足中学校长管理学校的要求,使其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