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楠 《今日教育》2023,(6):22-24
<正>身为一名乡村教师,近几年我发现学生沉迷手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一些忙于在外务工的家长,无暇顾及孩子,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孩子留下一部手机。我也曾对沉迷手机的孩子进行过引导,但效果不佳。因为他们在家无人沟通,精神生活匮乏,只有手机才能给予他们陪伴和精神上的慰藉。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使手机之外还有另外一方精彩的世界吸引他们,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钟玲 《家教世界》2023,(14):36-37
<正>“妈妈,我想玩会儿手机行不行?”相信这个请求,家长朋友们肯定没少听过。孩子写了几个小时作业,想玩手机放松一下,可玩手机不仅会让孩子的眼睛得不到休息,还容易让孩子上瘾,实在不是一个合适的放松方式。可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心里不惦记着玩手机呢?  相似文献   

3.
潘变 《家长》2023,(25):45-46
<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为孩子的人生奠基。亲子共读,则是帮助孩子从声音世界过渡到文字世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经常有家长跟我抱怨:“老师,我家孩子不爱读书,一有时间就拿手机玩儿,您说我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让孩子喜欢上看书呢?”每次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就会问家长:“那您自己经常看书吗?您平时是不是也经常拿着手机刷视频?”家长会很委屈地说:“我会看书,但是看手机的时间也不少,一来是需要在手机上处理工作上的事,二来是工作太累,想着玩玩手机放松一下。”我说:“身教胜于言教。如果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自己先要有阅读的习惯。尤其是孩子年龄小的时候,要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一名乡村语文老师,也是一名乡村小学校长,对乡村学校小学生的阅读现状颇为了解,也很为担忧。乡村小学的语文老师大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同样备好的一节课,在乡村上与在城里上,效果完全不一样。城里的孩子侃侃而谈,乡村的孩子支支吾吾。还有,同样一个语文老师,在乡村教书时孩子的作文干巴巴的;调到城里教书,孩子们的作文写得又长又美。  相似文献   

5.
<正>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过:“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孩子身上的每一个习惯,无论好与坏,都藏着父母的影子。作者为大家列出了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长的9个坏习惯。1.手机不离手曾在地铁上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妈妈带着孩子人手一本书,坐在座位上看得特别投入;就在他们的旁边,另一位妈妈在用手机刷短视频,旁边的女儿也跟着一起看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乡村儿童沉迷手机、电视屏幕的情况特别严重,急切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各方引起高度重视。丰富乡村儿童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走出屏幕之困是摆在当下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儿童沉迷手机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屏幕之困对儿童成长的确会造成许多危害。首先,视力水平严重下降。乡村儿童本来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大自然对修复儿童眼疲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管束,长时间沉迷于手机短视频、手机游戏、电视,儿童的视力水平已经开始下降,戴眼镜的学生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7.
朵儿的门神     
1乡村,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门神。城市的朵儿也有自己的门神。因为,她出生在姥姥家的乡村里。2朵儿被猫的尖叫声惊醒。她知道手机铃声已经响过两遍了。前两次的铃声还是温柔可人的,每隔10分  相似文献   

8.
<正>从我带班经验来看,很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是从“手机依赖”和“游戏成瘾”开始的。但在家长看来,孩子爱玩手机和游戏太正常了,大人能管住就好。可问题就在于,在爱玩手机和游戏的一大群孩子当中,总会有那么一小部分渐渐地不太愿意上学了。如果进一步观察,在这部分“拒绝上学”的孩子中,有相当比例的孩子出现过“非自杀性自伤”的现象。而家长和教师往往要等到亲眼看到这些伤痕之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到处求医。但此时的孩子往往已经得了所谓的“空心病”,丧失了对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由于乡村传统文化的衰落以及乡村家庭教育的缺失,乡村儿童的精神生活陷入贫乏甚至沉迷于手机的困境,这极大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乡村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乡村学校作为乡村儿童精神成长中的主阵地,在推进乡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应“五育”并举,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促进乡村儿童精神健康成长,提高乡村儿童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你是城里孩子?有乡村孩子做朋友吗?你是乡村孩子?有城里孩子做朋友吗?乡村孩子常常羡慕城里孩子:且不说优美的校园,明亮的教室,也不说有趣的电视,神奇的电脑,单是课余背唐诗,补英语,学美术,练钢琴就够令人神往的了。但《月亮的孩子》的作者,那位城里孩子的父亲,却对乡村女孩豆豆格外欣赏。豆豆是女儿在农村老家的朋友。她家没有电脑,好像也没有电视,更不要说钢琴了,她还常常受到妈妈的暴打,有时显得可怜巴巴。但她和女儿一起睡到可以看到月亮的大床上,就会疯闹到半夜,说出比诗句优美得多的话来。那仿佛伸手就能摸到、喘…  相似文献   

11.
<正>早前国内不少知名媒体报道了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现象,《三联生活周刊》甚至用“农村留守儿童正在塌陷式沉迷手机”作为报道标题。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夏柱智的课题组调研发现,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玩耍,学校及家长反映手机管理是普遍的难题;其中占用留守儿童最多时间的就是刷短视频和打游戏。  相似文献   

12.
【本期话题】近日,广西平南一所高中因学生违反校规,带手机进课堂而开除了20多名学生,引起较大争议。大多数学校认为"禁止手机进校园"是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还课堂清净;大部分家长也坚决反对孩子用手机,认为手机容易造成孩子分散学习精力。但也有一些家长认为,手机可以方便家长跟孩子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只要孩子自觉,  相似文献   

13.
黄琦 《中学生博览》2023,(12):76-77
<正>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孩子不再沉迷手机?与其碎碎念,不如和他们一起读绘本。生动有趣的画面,恰到好处的留白,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意。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能解决孩子沉迷IPAD、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的问题,却发现越禁止越违反——就像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结果大家都很累。家长不懂孩子的痴迷原因,就像孩子不懂家长的苦心何在。要想将沉迷游戏的人拉出来,先要去了解他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鱼爸 《家教世界》2023,(8):48-49
<正>父母就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孩子缺少父母高质量的陪伴、缺乏有效的亲子沟通,父母本身沉迷手机,这不都是家庭的问题吗?孩子手机成瘾后,其实也是受害者。有一次坐地铁回家,我旁边坐着一位奶奶,怀里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男孩。孩子应该是觉得车厢内闷,一直在那折腾。眼巴巴地看着站在面前的妈妈。我想他应该是在呼唤妈妈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徐熙 《今日教育》2023,(6):20-21
<正>重庆市潼南区崇龛九年一贯制学校于2020年正式命名“乡村学校少年宫”。学校创新落实手机管理,以丰富多彩的少年宫活动,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让最美年华绽放在最美花海。每日“常规赛”,一套“走班课”,转移孩子兴趣点学校依托“菜花节”景区独特资源,挖掘农耕文化资源,开辟综合实践基地,凸显劳动教育特色,研发精品项目品牌,开发出以“金色花”为主题的“金色少年宫”课程体系,做实“幸福的时光、希望的田野、无限的想象”三大类活动、12分类课程群,做到开学有计划、过程有监管、推进有时限、期终有评比。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几年里,有关于学生在校园内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手机,以及是否应该严令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的问题成为了学生、家长、老师及校领导争论的话题。若仅从手机本身来看,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网络的大众化,电子产品的普及等形势决定了手机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学生拥有手机已非难事,学生携带手机上学,似乎也已渐成风气。究其成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孩子都有玩心和怕输的心理。看到别的孩子有手机会很羡慕  相似文献   

17.
正很多家长都会困惑,孩子可以玩电子产品吗?如果可以,玩多长时间合适?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市场上设计出这么多电子类的早教产品?如果孩子特别喜欢玩手机、iPad要不要管?聪聪从几个月大就开始玩手机,只要妈妈忙不过来时就用手机放儿歌给孩子听。现在聪聪已经3岁多,每天见到妈妈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手机,一玩就是一个多小时,为了满足孩子的兴趣,妈妈又买了iPad,让孩子学英语。妈妈发现,孩子从里面学会了很多新东西,手指也更加灵活。有时妈妈在想,用电子产品陪伴孩子蛮省心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手机普及率的不断上升,不少家长也给自己的孩子购买了手机.但这一做法却遭到有关专家的反对,他们指出:中小学生最好不要过早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19.
进入信息时代,孩子们从小接触的都是手机、电视、电脑为媒介的信息,大量摄取媒介信息造成孩子"上瘾",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孩子长时间对着手机和电脑容易机械化思考。而亲子之间更是疏远,家长拿着手机玩,孩子也拿着手机玩,这样的现象影响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家长也不懂得教育孩子,看不到孩子的交流,时间久了就不关注与孩子沟通,致使孩子们与父母关系逐渐疏离,比如孩子不愿与父母讲话、自闭、脾气焦躁等。通过调查发现,"亲子共读"活动是能够让家长在家中提升亲子感情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王杨 《班主任之友》2022,(Z1):15-16
<正>2019年9月,为响应区教育局提出的教师交流轮岗政策,作为骨干教师的我主动申请了交流轮岗。那一年,我从一所大规模城区小学,来到了乡村薄弱小学——天河镇第二小学,开启了我的乡村教育生活。开学第一天,我迎来了人生的第五届学生。这一批45个孩子分别来自23个省,其中14个是少数民族。他们的父母都是周边工厂的务工人员。我审视着我在乡村的第一批小伙伴,发现他们或低着头,或四处张望,黝黑的脸颊怎么也不配他们稚嫩的年华,一举一动中透露出乡村孩子憨厚、淳朴的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