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因技术一直游走在专利制度的边缘,当前基因专利已经走到历史的十字路口。2013年,美国最高法院最终在Myriad案中否定了分离基因的可专利性,某种程度上确立了摇摆多年的基因专利立场。而欧盟的基因专利问题在负重中前行,承认分离基因及基因检测技术可以授权。以欧美为代表的两种明显对立的基因专利立场背后,有深层的司法历史、政策考量等因素。为了达到促进技术、利益平衡和社会发展的目的,采用更高标准是基因专利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2.
尽管大多数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基因具有可专利性资格,然而,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的界定、可专利性审查等问题仍然是近年来争论的焦点。绝对保护与相对保护是目前各国主要采用的有关基因专利保护的两种原则,这两种原则对于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的界定各有利弊,如单独适用会有失偏颇。同时,虽然相对保护主义,是在对绝对保护主义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但是它的采用可能影响可专利性资格的确定。因此,两种原则应因情况,融合适用。  相似文献   

3.
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指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中央对农业的重视一如既往。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事关国计民生。为此,本刊特约请业内专家撰写了一组文章,从专利的角度解读"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一、生物高技术的基本概念 1.生物高技术是当代产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高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的知识,应用各种现代技术,尤其是针对基因进行操作、改造和转移的技术,获得人类所需要的蛋白用以防治疾病;改造动植物的品种;用基因来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用基因或细胞来治疗人  相似文献   

5.
在基因技术不断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基因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其中,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就是基因是否可被授予专利。争议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基因是科学发现还是发明创造;如何平衡基因专利权人、社会公众以及基因资源提供方的利益。本文以美国的Myriad案为例探讨了这些争议点,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生物柴油技术专利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为数据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从技术、竞争与合作研发三个角度对我国生物柴油技术领域的相关专利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揭示我国生物柴油领域产业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为我国生物柴油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战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生物高技术的基本概念 1.生物高技术是当代产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高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的知识,应用各种现代技术,尤其是针对基因进行操作、改造和转移的技术,获得人类所需要的蛋白用以防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因专利和专利池的概念;探讨了基因专利池的几种可能,即基因诊断产品专利池、基因药物专利池、DNA芯片专利池;分析了基因专利池的益处,最后从基本原则、专利法和反垄断法角度讨论了对于基因专利池滥用的规制.  相似文献   

9.
基因检测作为生物技术领域的一项新兴应用技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人类预防疾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对德温特世界专利引文索引进行检索,对20年(1989~2008)来世界各个研究机构所做的关于基因检测技术的专利进行统计,试图获得有关基因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法国对美国基因专利说"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个癌症基因专利谈起2001年9月法国巴黎的居里研究所对欧洲专利局授予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巨数遗传”公司(MyriadGenetics)的一项专利提出了挑战。美国的这项专利是BRCA1基因,该基因对诊断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易感性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大量研究证明,BRCA1基因是导致乳腺癌、卵巢癌的重要致病基因。美国获得这项专利后,便要求各个国家在使用这一遗传诊断时必须得到巨数遗传公司的同意,即获得他们的准许证。理所当然地,如果要获得许可证,必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许可证)。但法国居里研究所不准备这么做,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11.
近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人类基因专利"案作出裁决,认为人类基因专利无效。这一裁决逆转了先前有关判例,并且终结了美国三十多年的基因专利授权历史,从而给基因科技和生物医药带来危机和新的契机。一、基因科技和生物医药2013年是华生与克里克发表DNA双螺旋结构六十周年。六十年以来,基因科技和生物医药为人类各种疾病的诊断医治带来光明。同时,它们也造就了巨大财富。  相似文献   

12.
类比生物基因表达研究创新机理提出的创新基因学概念,为构建创新方法指明方向,基因视角下的创新方法体系亟待得到进一步完善。基于此,借助创新元素聚类理论,提出九大创新基因和九大创新法则构建创新基因的耦合路径,旨在深层次挖掘技术创新的内部原始规律。最后,结合冷库改进创新实例,验证该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提升创新质量与效率提供了理论及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组织开展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际专利分类对照研究工作,以此为基础统计、监控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技术发展状况。《2010年和2011年生物产业授权发明专利分析报告》是这一工作的研究成果之一。本文节选自这一报告,文中的“授权发明专利”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生物产业是我国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希望本文能为促进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4)
基因是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也是影响生物特性的重要因素。科学家应用基因工程将一种生物的基因嫁接代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可以实现对生物遗传性状的改造。部分花基因中缺乏蓝色基因,而蓝色花又具有独特的欣赏价值。将含有控制合成蓝色色素的B基因的花朵中的B基因通过分离、合成,再逆转录之后接入受体花朵细胞,使该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下来,并遗传给子代,就可以得到美丽的蓝色花朵。本文就来分析蓝色花形成的基因工程进展和有效的育种策略。旨在为蓝色花培育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蟾)缨撇鳗髯赣馨粼卿趣以翌黔戮盆燕蒸 达尔文的学说不仅被生物学考古和生物解剖学所证实,而且现代的生物基因学说也证实了生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一“奏李龙俱、生凤击老鼠生一的2匕子 在18世纪中叶以前,人们认为,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了。达尔文不主张神造说,他在书中提出了进化论。蟹鬓酬溺杂 1865年,奥地利的修道士孟德尔用豌豆的7对不同的性状,分别进行杂交了几代的试验,终于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首先,他发现生物有控制性状的因子〔基因),这些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基因对)。孟德尔…  相似文献   

16.
沈孝宙 《今日科苑》2005,(12):10-12
“基因”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须知转基因的生物和原子能一样: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环境也具有破坏性。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的基因,其化学“建材”几乎都是完全一样的。基因构成材料的这种通用性,使人为重组的基因有可能污染自然界生物的基因库——这个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由于基因污染非但无法清除.而且还可增殖扩散。因而这是一种非常特殊、非常危险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从法律权益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发明可以概括地分为专利性发明和非专利性发明。一、专利性发明专利性发明,是指那些可以作为产品进行工业制造或可以作为工艺手段及技术手段直接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中进行产品生产的,并符合国家专利法的相关规定,由此能够取得国家专利审查机关的认可而获得国家专利权的发明。例如,电灯的发明,电话的发明,塑料的发明,硫化橡胶的制造方法的发明等,皆属于专利性发明。我们通常所说的发明,主要指的就是这种狭义的专利性发明。我们将专利性发明的这种可以作为工业产品进行工业制造的及作为工艺手段或技术手段直接应…  相似文献   

18.
文青 《百科知识》2004,(7):29-29
我们知道,生物的遗传是一种繁衍的技能,能够确保下一代生物能够完整地继承上一代的基因。可以说,遗传的作用在于维持生物的基因不变性。我们也知道了,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这一点我们从生物化石的年代就可以推断出来,达尔文的进化论则强调了  相似文献   

19.
人类基因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未来的基因诊断、基因治疗技术都将建立在基因序列的基础之上,因此科学界、生命科学技术公司都在极力争夺基因资源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20.
生物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生物技术的专利数据能够直接反映生物产业的发展水平。以中国知识产权网(CNIPR)、美国(USPTO)、SOOPAT、世界知识产权局(WIPO)等专利库的专利信息为基础,将北京生物产业的专利数据与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其他省市生物产业的专利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专利申请量、专利合作率、专利维持年限、专利授权率、技术发明活动指数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北京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最后,从构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国际专利布局、构建专利联盟等角度提出了发展北京生物产业的对策。专利分析从定量角度反应了北京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为研究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现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