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易浩忠 《农村教育》2005,(1):104-105
学校实施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本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由此,明确了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中的责任和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深入研究新课程实施中的校长培训问题,建构校长培训的内容体系,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笔者根据校长培训的基本理念和设计原则,提出培训内容的“3 3模式”,即六项模块,前“3”为核心模块,后“3”为辅助模块。 一、核心模块 核心模块之一: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怎样的课程改革目标?作为新课程实施的管理者,应该如何投身到课程改革的管理中去,有效地指导和管理课程改革的实施?这些都是身处第一线的校长在组织实施课程改革时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curricu lum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模式。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 ,90年代末期 ,这一问题开始提上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议事日程。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 ,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的实施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权力部分地下放给学校和教师 ,教师成为课程开发主体之一。这一课…  相似文献   

4.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作为具体目标提出。这意味着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学校将拥有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由单纯课程执行者转变为一定意义上的课程创造者和一定范围课程管理者。从总体上看,校本课程“是一种控制权下移的口号。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与教学实施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教育活动,因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历来受到重视。新一轮课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简称“三维目标”)体系。虽说三个维度的分类标准不太统一,划分不很严谨,但体现了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素质教育抽象慨念的一种新的具体诠释。再说,这个目标框架被写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它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相似文献   

7.
周庆林 《河北教育》2009,(11):38-40
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校长应该起到“规划师”(进行目标定位和建立学校管理体系)、“拓荒者”(开发课程资源)、“总经理”(实施全程管理)、“培训师”(做好培训工作)和“评估师”(创新课程评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卓越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需要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教育,发挥课程对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一种课程认识的心智品质和课程建设机制的“课程想象力”,强调以组织(学校)、教师和学生为教学共同体,共同推动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及课程的人才培养价值功能,其建构和完善是高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现“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本次生物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从国家统一设置课程到实施“三级(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在评价体系没有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基本流于形式。本文仅针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目标和内容确定的几个问题,如“校本”的实质是“地方性”还是“学生需求性”、“校本课程”与“选修课程”是什么关系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方案》)中也提出:“为保障高中课程的实施,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学校课程的开发要园地制宜,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校本课程作为三级课程的组成部分已被规定在高中阶段的任意选修课中,而且必须获得至少6学分方能毕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校本课程更有了质量和效益上的新高度,对于所有高中学校来讲,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管理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基本达成共识的是.地方课程要依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而定。校本课程更是要根据学校办学哲学、学生兴趣等因素去开发。而国家课程的实施则往往被认为是“照本宣科”的执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国家课程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课程,它与现实状态的课程是有差异的。有人还曾根据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2.
谈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程权力重心的逐步下移,以及学校校体课程开发机制的逐步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就成为学校管理中亟待研究的问题。那么,学校应该如何适应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从而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呢?笔者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目标与原则(一)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目标。校本课程是由学校由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同时它需要与中央政府和其他有助于课程开发的机构之间相互交流协调而进行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估。学校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应达成以下预期的目标。1.根据本…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全新课程,是本次课改的亮点,同时,因综合课程实施缺少资源开发、实施策略、管理评价等现成经验而成了本次课改的难点。我们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社区情况,围绕“综合实践恬动课程作为学校课程实施的常态工作能有效开展”这个基本目标,结合学校市级课题《苏南城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的开展,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  相似文献   

14.
一、课程实施落差的表现 课程实施落差是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应然)与课程实施现状(实然)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也就是课程改革的理论设计与实践效果之间的偏离,也有学者称之为“异变”。课程实施落差涉及到很多层面,总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一、体育课程实施的重心在学校 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认为课程实施的策略可以分为三种,即自上而下策略、自下而上策略和自中而上策略。自上至下的策略是以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采取这种策略来实施课程变革,要求学校中的其他因素要与改革相一致。否则,改革将会受到阻碍或只是暂时得到实施。自下至上的策略是作为自上至下的策略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谓的“前世”是指在我国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即20世纪初以来的一段时期;所谓的“今生”是指世纪之交启动新课程改革至今的时段。这是一个一百多年的演化过程。而校本课程是指由普通学校自主设置的课程,有别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部分,也有别于一些专门学校(如职业学校)的课程。  相似文献   

17.
STC理念下美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STC理念主导了当前美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学校到生涯”(STC)理念在继承“学校到工作”(STW)理念的基础上增加了新内涵——关注学生,着眼于个体生涯的终身发展,帮助学生从学校到生涯顺利过渡。STC理念下美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实施情况出现了新的趋势和特点,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从2002年起,我校开始尝试体验教育,构建并实施了有地域特色的“禹会丝绸坊”校本课程。通过三年的实践,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为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新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的亮点、难点和重点之一,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意见》,“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从2006年秋季高一开始每周安排了3课时。一年来,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开设情况如何?“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如何进行教学?作为地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员,笔者对本市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14年,本刊“视点”栏目将对当前中学教育中的一些热点、焦点话题进行重点关注。为方便广大读者有针对性地投稿,现将部分拟进行讨论的话题公布如下:学校课程/选修课程的建设(理论探讨、实践探索等)慕课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基础教育对接、实施策略等)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的改革(现实思考、改革建议等)高中文理分班/不分班(合理性思考、可行性建议等)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现状剖析、改进策略等)本期,我们关注“学校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这一问题,刊登的四篇论文既有对构建学校语文课程体系的理论阐述,又有学校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介绍。我们希望这样的一种呈现,能对高中学校改变选修课程开设过于随意的现状、推进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深化课程改革等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