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是当今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借鉴儒家中和思想,可以通过致和课程建设形成学校致和教育特色,具体的创建途径是:注重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隐性课程的建设,彰显学校的"致和"文化特色;创新育人模式,彰显学校"致和"教育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学校"致和"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58):3-4
学校秉承"以生为本,和谐多元"的办学理念,在教师队伍建设、生本教育与课程建设、海量阅读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改革与创新,学校发展健康蓬勃。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学校在践行生本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教研特色,生本之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北京小学依托北京市"遨游计划"课改项目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以"四季课程"为特色的整体性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四季课程"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它是针对综合实践课程提出的一种创新性实施模式;另一方面,它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在课程实践层面的具体化,是对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性推进,包括了改革课程、改革课堂、改革课时、改革学业等方面。一、改革"课程"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初步形成了我校课程建设的蓝图及课程结构(图1)。并提出了三级课程建设的整体思路,即落实建设国家课程、  相似文献   

4.
易晓明 《广西教育》2014,(25):48-48
正"和美"即和谐、尚美之意,"和美"的教育理念是以"和"为"贵",以"真"为"美",培养学生具备正心、求真、向善、尚美的品质。下面,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说明如何以"和美"文化为主阵地,学习"和美",研究"和美",践行"和美",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和美文化。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的同时,探索了一系列既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又具有学校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提高学生的素养。一、明确办学理念,探索校本课程建设之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日益走向深入的今天,学校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也日趋丰富和成熟,各学校的特色课程真可谓百花齐放,兰州市水车园小学就拥有诸多的特色课程。学校的"6S"教育课程、实践体验课程、特长发展课程等已成为学校的亮点和特色,其中的"整本书阅读课程"更加引人关注,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的实施,将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权交由学校。为学校的自主发展、打造学校的课程特色创造了空间。六年来,我校的“茶艺实践”校本课程走过的是一条研究探索、实践反思、提升创新、发展共赢之路。 一、对六年校本课程发展的回顾  相似文献   

7.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我校从2011年7月创办之日起,就秉承"教育即服务,质量即生命,特色即品牌"的办学理念,遵循追求完美教育的办学主张,走出了一条"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校本课程精品化实施,特色课程品牌化发展"的课程现代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洪泽中学的文学社团课程基地建设创造了自己的特色,即"巧妙结合,全面发展"。学校通过环境、活动与教材的结合,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实现师生共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每一所学校的发展,都是基于课程的;每一所学校的特色,也都是系于课程的。在用"自己的课程"教与学的课程观的引领下,清英外国语学校从理念建构、体系架构、实践重构不断向纵深推进课程改革,走出了一条学校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所学校如何抓住机遇,办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呢?无数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的内涵,是指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指要办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如何办好这样一个学校。学校的内涵发展,也可理解为一所学校应在软硬件建设、师资、管理、教科研、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办得有风格、有个性、有特色、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黄海之滨。学校创办于1992年。办学以来,学校以让我们的教育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具个性地发展为核心教育理念,以天天感动学生为教育服务信条,通过以享受的教育、创造的教育、实现的教育为主体、灵魂和内涵的新生活教育,建设新生活学校,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的特色之路,逐渐成为全国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凡是到过东洲小学的人,无一例外地对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所作出的卓有成效的探索感兴趣。东小是如何走在课程文化建设的大道上的呢?  相似文献   

12.
五育并举是对新时代高质量教育的回应,也是对素质教育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度落实。达州市通川区文华街小学校契合党和国家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将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制定了关怀每个孩子生命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文华五美”课程体系,在实践探索中走出了一条特色课程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体系的建设成为每一所学校所面临的新的课题,我校在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要求下,秉承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全面加强和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学校积极探索国家课程学校化实施、地方课程综合化建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本土特色,加大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特色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课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建设学校创客特色文化,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在创造中获得成功,如何整合资源,对有限的空间进行整合利用,建设学校特色文化,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学校特色品牌的形成,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开展"通达·智能"特色文化建设,有效整合空间,开发课程,让创客教育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5.
黄艳芬 《天津教育》2005,(11):25-27
多年来,我们上海道小学坚持在课程改革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走出了一条改革课程结构、构建“大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育人之路,逐渐形成和显示出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我们认识到,在学校教育中抓住了课程也就抓住了学校教育的根本,学校凭借课程来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凭借课程来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并且,我们在课程改革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前期课程改革带来的巨大收获,成为我们今天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深入推进课改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16.
沈纯芳 《教育》2012,(36):26-27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学创建于1956年,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1997年起,学校开始创办艺术特色教育,先后被评为区级、市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11年,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学校坚持"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办学理念,走内涵提升、特色引领的和谐发展之路,始终高举素质教育大旗,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同时,把重点放在抓好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和艺术教育品牌建设等方面,全力提升学校的发展力和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正艺术的感受、想象、评鉴、创造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所需综合型人才不可或缺的素质。我校突破普通高中传统课程设置的重围,于1996年尝试创建艺术特色班。学校办学的宗旨是:"为推动全校师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提供最有利的条件。"艺术特色班的设立就是学校教育的突破口,围绕"学生成功、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三维立体拓展的办学目标,果敢地走上了"错位发展、差别竞争"的艺术教育特色之路。一、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发展艺术特色离不开理论的支撑,我校依据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创办特色学校、促进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品质逐渐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共识。山东省金乡县中心小学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以“博雅教育”为办学特色,以培养儒雅学子、历练儒雅之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总体目标的教育发展之路。其中,在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成长、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制度、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学生成长方案的量身定制,是学校教育特色的重要支点。江苏省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的"童乐成长"评价方式,坚持三个"转变",融合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真正走出了一条可为的课程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20.
学校特色建设其根本旨归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本质。学校特色建设理所当然地要高扬人性教育的旗帜,体现人性教育的特质。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特色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我们要努力构建让学生生命律动的多彩特色课程,让课程真正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展示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