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各种传播手段日新月异、多种媒介立体传播的当下,实现电视直播常态化是彰显电视媒介优势,使电视媒体参与和赢得竞争的最佳方式。实现电视直播常态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程式,而是需要多种因素支持的系统实践。  相似文献   

2.
在媒体社会与传播时代,对重大灾情的掩盖和封杀,无疑是愚蠢的。中国媒体对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的迅速、全面和立体报道,所呈现的是人性的善良和本真,真实感人,意义非凡。它不仅彻底改变了旧有的灾情报道的模式和负面形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造成近7万人死亡。全国大部分媒体对汶川地震做了大量新闻报道,较之于以前历次的灾害性报道,它完成了从救灾报道到受灾报道的演变,信息传播呈现出时效快、透明度高和立体传播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新闻管制尺度的适当放宽和策略的转变。新闻管制的进步,带来的是媒体强有力的报道和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作为深度报道形式之一,立体组合报道以其立体思维方式、科学信息构建体系、深刻的思想内涵、民生贴近的角度、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事件性新闻报道的一朵奇葩,越来越受到各类媒体的重视。本文拟结合近期媒体对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具体实践,对立体组合报道格局建构策略及实践要点作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保罗·莱文森的补救性媒介理论为基础,结合当下小说、影视与网络新媒介成功进行立体传播的实例,探讨媒介立体传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李原 《新闻爱好者》2003,(11):51-51
传统媒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平面媒体,如报纸、杂志,另一种是立体媒体,如广播、电视。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则被称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人们惊呼: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一、报纸等传统媒体面临新媒体的冲击在传统媒体中,平面媒体与立体媒体在传播功效上有很大区别。平面媒体时效性弱,但读者可以不受时间限制浏览,其主要通过文字、图片的方式传播信息,传播的信息可以保存下来;立体媒体则相反,其传播的信息即时性较强,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和一些体育比赛…  相似文献   

7.
李佳 《新闻世界》2011,(12):43-44
舆论引导力体现媒体的权威性、代表媒体的公信力,是媒体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江淮》杂志的办刊实践为例,分析了媒体应如何以多维、立体的正面引导来增强权威性和感染力,从而增强引导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接本刊第五期)四、国家形象的立体传播"立体传播"就是指使用多媒体的传播方式、开展多元化的传播活动,将信息分层次地传递到目标受众中去。"国家形象的立体传播"是用立体传播的思路有效地传递国家形象,让人们更全面、更深入地认知国家形象。由于构成国家形象的信息元素是复杂多样的(包括文字、感官、言语、行为、象征符号、理念等),只有通过整合传播与营销的思路,才能将国家形象立体地扎根于受众的脑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兴盛,深刎地改变着传播的形态和维度,单向、扁平的传播生态系统已变得互动、立体,传统的媒体格局也随之而变。  相似文献   

10.
袁桐 《中国出版》2023,(2):19-24
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媒介变革使有声书评的生产与传播得以快速发展。尽管有声书评并非新事物,但学界的相关研究较少。较之文字书评,有声书评在情感要素、身体媒介、感官平衡、场景伴随四个维度上具有独特优势。首先,声音的情感属性有利于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强化其对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其次,身体媒介则通过建构具身性交往空间来提升传播效果;再次,有声书评带来的感官平衡也有助于认知平衡的建立;最后,声音的立体传播特征与移动媒体相结合,大大增强了有声书评的场景伴随功能,提高了受众信息接收的自主性与便捷度。但辨证来看,文字与声音各有所长,有声书评所存在的感性偏强、版权隐忧等局限与问题亦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平台是国际传播话语权建构的重要场域,内容生产是当下视频编辑的工作重点。近年来,主流媒体和民间主体在国际上生产了大量新媒体视频内容,在共识形成和共情传播中进一步展现我国立体的国际形象。文章基于对我国国际传播视频内容生产实践的分析,提出视频内容生产实践的三重进路:多元主体互补,传播立体中国;突破表层符号,实现深层表达;创新视听语言,丰富视频立场。  相似文献   

12.
吴翔之 《新闻世界》2011,(9):252-253
良好的高校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既是高校自我生存发展的一种基本目标和手段,也是吸引更多社会关注与投入,进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只有进行“立体传播”,开展多元化的传播活动,将大众传播、广告传播、人际传播、符号传播、活动营销、公关策略等传播方式与策略综合进行运用,才能打造好高校形象这张无形的名片。  相似文献   

13.
《传媒》2014,(17)
正创新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改变是我们优质服务的实践。留下您有观点的态度,有态度的观点,就来——@詹新惠:随着传统媒体立体传播体系的构建,随着新兴媒体原创、策划、深耕内容的打造,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越来越需要相互支撑,越来越需要一体化发展。当前,互联网已进入到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基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上销量第二大的报纸<朝日新闻>也是一家大型综合性媒体.因基于内容的立体经营,它获得了比销量第一的<读卖新闻>更多的社会认同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立体产业链的开发能带来立体渠道与多点赢利模式的可能.朝日集团的经营模式对我国的传媒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余人 《现代出版》2012,(3):22-25
中国儿童文学影响、培养和塑造着我们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但目前受社会重视的程度不够,影响力十分有限。我们应对中国儿童文学作强力传播与推广,可采用政府引导、行业管理、专家谋划、企业营销等策略。我们对中国儿童文学须做媒体融合与立体开发,引进竞争机制与商业手段,让更多优秀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走近读者、走进读者。  相似文献   

16.
后冬奥时代,智能媒体日益影响我国冰雪文化传播的生态格局,“智媒体+冰雪文化”成为当前冰雪文化传播的新趋势。国内冰雪文化传播面临碎片化叙事塑造用户单向度冰雪文化认知、媚俗化传播解构冰雪文化内涵、高门槛实践文本阻碍全民冰雪文化深度参与的问题。我国应加强多元智能媒体融合,搭建立体冰雪文化传播平台;运用多模态视听语言,深刻解读冰雪文化内涵;发挥虚拟现实技术优势,打造大众冰雪文化沉浸式全景体验,全面立体传播中国冰雪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语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选择以下六种传播策略:打造立体的大众媒体传播渠道;利用新兴媒体;品牌延伸传播;注重乡村市场的传播;利用影像进行传播;海外传播等。  相似文献   

18.
电视直播常态化的实现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种传播手段日新月异、多种媒介立体传播的当下,实现电视直播常态化是彰显电视媒介优势,使电视媒体参与和赢得竞争的最佳方式。实现电视  相似文献   

19.
媒体作为影响大众的舆论工具,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媒体要在依托和完善新闻发布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准确、及时、客观、全面地进行报道。笔者着重论述创新电视报道形式,以立体报道为主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20.
林敏 《东南传播》2023,(3):76-78
地方媒体肩负着重要的国际传播责任,应当主动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本文以厦门卫视对外传播实践为例,对新时代地方媒体的国际传播策略进行探索,并从叙事手法、创作视角、内容选择、队伍建设和资源整合五个方面提出地方媒体国际传播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