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海荣 《广西教育》2012,(9):59+62-59,62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那么,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立足教材训练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苏教版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突显了口语交际的地位,在每个单元中都系统地安排了专项训练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良好的载体,围绕口  相似文献   

2.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语言艺术”这一专题,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次“综合性学习”。以及“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 《奇妙的动物世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中的一次口语交际训练。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根据本单元“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主题而安排的。此次口语交际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动物趣事,从而激发学生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安排了12个“口语交际”专题,单元设计在导入话题与训练方式设计上具有自己的特色,但也存在一些缺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作出适当的调整与补充、完善,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黄娟 《小学语文》2010,(7):80-82
【教材说明】这次口语交际训练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八》,话题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语文园地八》对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要求和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首先,本次训练的内容是“夸夸我的同学”。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个专题,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两篇精读课文《巨人花园》《、去年的树》,两篇略读课文《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在这个专题中安排了一次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这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那么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7.
倪妍 《小学语文》2009,(1):89-90
【教材分析】 《该怎么做》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的口语交际内容。本次口语交际是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继续,话题是围绕“诚实”这个主题进行的,要求学生对书中所提供的情境进行描述,再由此展开讨论“该怎么做”,评评谁的做法好。这一教学活动适宜在家长开放日开展,通过多维互动,让孩子们真实地进入交际情境。  相似文献   

8.
口语交际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所以目前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均安排有口语交际课,要求确保1课时教学。每位语文教师也根据教材特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充分准备,实抓口语交际这块阵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确保教学目标的实施。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个专题,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两篇精读课文《巨人花园》、《去年的树》,两篇略读课文《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在这个专题中安排了一次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这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那么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呢?  相似文献   

10.
一、活用教材,扩大口语交际的潜在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譬如,《我们的课余生活》《秋天的快乐》《我的发现》等,都是富有童趣、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教师不妨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中适当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掘口语  相似文献   

11.
新旧教材在体系与结构方面的不同点   编排体系不同。旧教材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汉语知识等混合编排,其中“写作”、“口语交际”附在阅读单元之后,语文实践活动又附在作文训练之后,在目录页上都找不到位置;汉语知识穿插在课文与课文之间。新教材按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汉语知识四大块分开排列,各成体系。   单元组成不同。旧教材把现代文与文言文混合编排,课文按反映生活的内容由近及远进行编排,组成八个单元。新教材把现代文与文言文分开排列,现代文 20课,组成 4个单元,文言文 10课,组成…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围绕“关爱与奉献”这一主题编选了四篇课文,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内容“伸出我们的双手”。这四篇充满爱的课文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口语交际情境。教学时应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结合在一起,以课文中的人物打开“话匣子”,紧扣课文内容导入交际话题,把单纯的口语交际行为和课文教学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完成口语交际的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教学大纲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口语交流的双向互动性,使其具有待人处世、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方面的高素质。因此,教材每单元都设置了口语交际课。但这些一单元一次的口语交际课无疑会使口语交际训练受到限制。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充分利用课文资源,适当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话题。作为语文教师更应抓住语文学科特点及教材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董英 《甘肃教育》2014,(8):41-41
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一年级起,就安排了口语交际内容。语文园地中八个口语交际内容的设计,密切联系本组专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笔者通过多年实践经验,结合口语交际专题的开展情况,对提高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做了相应的思考。一、准备有序,做到心中有数在口语交际教学进行之前,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交际题目提早做好准备工作。笔者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之前,会先把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人担任组长。组长作为教师的  相似文献   

15.
<正>【案例】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的"口语交际——该怎么做"。这个话题围绕"诚实"这一主题进行,旨在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活动,既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又受到良好的做人教育。教材安排了这样两幅情境图:一是小松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二是小松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爸爸,却被爸爸打了一顿。本次口语交际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求学生围绕这两幅情境图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种事情该怎么做。为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自己的思想、做法,我在教学时具体设计了以下两个活动。  相似文献   

16.
柴桂萍 《小学语文》2014,(10):46-49
【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按单元形式编排,五年级下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第七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  相似文献   

17.
<正>【设计初想】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所设置的一项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材设有专门的47次口语交际课。这47次口语交际的话题类型分为独白类和对话类两种。这些交际话题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皆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因为有生活才有交际的需要。编者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口语交际过程,发展生活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合作》是人教版第三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内容。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识字5》渗透的是  相似文献   

19.
《秋天里》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口语交际”教材。此文安排在本册第二单元复习之后,我认为应安排在第三单元之后。这样便于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内容解析与设计理念】《有趣的动物、植物》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这组课文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口语交际是本组教材主题的一个延伸。细读题目,“动物、植物”是交流的范围.“有趣”应该是交流的着眼点。也就是说,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有趣”查找资料、提出疑问、交流讨论、应答回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