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文抓住“青天”、“把酒”、“明月”这三个关键意象深入分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蕴涵的深层意蕴,揭示了苏轼第一次被贬之后,从困惑、反思到通透和空灵的心路历程,说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在苏轼的人生历程和诗词创作的重要位置,是诗人的人生哲学、政治理想和艺术追求的一个尝试性的突围,是诗人的诗词创作由少年的轻狂和无端喟叹转向旷达、平淡,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2.
我国宋代著名文人苏轼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北宋名词,近现代以来,经过国内外多位翻译大家的精心翻译已经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苏轼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各个不同版本的英译本,分别从语音美、形式美、意境美等三个方面分析和阐释其中蕴含的翻译美学,以及呈现出来的中国古典诗词在英译本中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从而为进一步探讨今后的翻译作品如何更好地展示出原诗词的艺术魅力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月以咏怀,情景交融苏轼的词中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抒写心中不悦,表达同胞情谊,实乃精品中的精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陡然领起,破空而来,有“天风海雨逼人”之势,真是奇逸之笔,更见东坡居士超逸旷达的情怀。“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相似文献   

4.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好诗多在月明中。"(黄宗羲《花朝宿石井》)。  相似文献   

5.
及物性系统用于不同类型语篇、文体分析的例子屡见不鲜,然而在古诗词鉴赏中的应用却不是很多。从韩礼德的功能语法角度出发,试图对苏轼佳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进行及物系统分析,体会词人的思想观点,探讨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明月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舒缓的音乐声唤起了我对明月的向往,把我的心带进了那一片梦幻的美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25课。)【教材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也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苏轼通过行  相似文献   

8.
该文抓住"青天"、"把酒"、"明月"这三个关键意象深入分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蕴涵的深层意蕴,揭示了苏轼第一次被贬之后,从困惑、反思到通透和空灵的心路历程,说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在苏轼的人生历程和诗词创作的重要位置,是诗人的人生哲学、政治理想和艺术追求的一个尝试性的突围,是诗人的诗词创作由少年的轻狂和无端喟叹转向旷达、平淡,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9.
提起苏轼的中秋诗词,大家最易记起的是那首向来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  相似文献   

10.
吴惠芳 《学语文》2007,(3):5-16
在从小学至高中的课本中,学生接触过的苏轼的作品不算少,有《题西林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惠州一绝》、《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但并不系统,且教师限于授课课时,对作家作品的介绍常常语焉不详,点到为止,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在教完《石钟山记》之后,我总觉得对苏轼这一伟大文学  相似文献   

11.
略论清代的税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封建社会后期,政府对民间田宅契买活动的管理集中体现在税契这一环节,如何规范契税的征管工作,成为明清政府一直关注的问题。通过乾隆年间的契尾改革与契税整顿,古代的税契制度已相当完善。但是,长期以来的吏治问题和财税体制弊端,使得清代的税务沉痼难治。清末,地方政府为分摊朝廷的巨额赔款,同时又要自筹经费、大举新政以图自强,不得不大力开辟和疏理财源,原属杂税项下不太引人注目的税契收入,竟成为晚清政府的“岁入大宗”,从中可以看出清代财税中的巨大黑洞和乱税亡朝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南朝梁顾野王撰写的《玉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以楷书字体编纂而成的字典,研究价值巨大。我们以原本《玉篇》为切人点,选取其中几组词语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它们的历史演变,印证六朝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3.
挽歌略考     
挽歌,即葬歌,从挽歌诗名的演变,挽歌主题的发展、历代对挽歌的态度三个方面对挽歌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释名》语源探索的理论与方法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释名》在语源学理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上的价值与贡献超过了它对具体语源的探索,对促进汉语语源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有改革过程中有法不依的情况,分析了国有企业改革中有法不依的原因,探讨了相关的治理对策,对完善立法应当重点解决好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必须解决好国企(国有控股公司)改革有法不依的立法缺太大的问题,建立依法行政,依法治企的体制,进一步严格执法;增强法制的宏观和微观调控能力,为顺利推进国企改革与发展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6.
苗族古歌是苗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一种综合的文化形式,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存在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苗族古歌的当代生存形态进行多个层面的观照,从中反映其在当今时代的变迁状况。  相似文献   

17.
《道德经原旨》对治人者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帝德修养的重要性、爱民之心、执政为公、不骄不争、谦虚逊让、以柔制刚、诚信待人、言行稳重、知人善任、崇俭知足、正己正人等方面作了全面论述。杜道坚的帝德论继承和发展老子的思想,并在宋元道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至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个体生命仍然受到许多不该有的禁锢。在未来的新课程进程中,理应加强个体生命原生态的自由释放。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要让学生自由地想,让学生自由地说,让学生自由地做,让老师自由地教,让学校自由地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幻想交响曲》第一乐章引子部分的和声、配器、织体和结构,来探讨标题交响音乐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20.
原生态音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是人们精神向往的需要,不但应该广泛推广,还应该受到大众的接受。原生态音乐再生态、再淳朴,得不到人们的接受,也不是艺术活动的完成,只有这种原始的天籁之音真正的得到人们接受才是这种原生态艺术真正的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