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蹴球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显著的民族文化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瑰宝,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通过对蹴球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广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蹴球运动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而且趣味性、娱乐性强;蹴球运动不但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说明民族传统体育蹴球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李煦  童国军  黄兰平 《精武》2012,(32):75-76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时间维度和运动特点出发,探讨蹴球运动的历史沿革与功能价值,认为蹴球运动的产生与发展是华夏民族在生产与生活方式、农耕文化以及民族特性的历史中积淀下来的,是一种具有民族的、传统的体育文化形态。因此,积极地加强对蹴球运动研究,不仅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弘扬,同时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华体育明珠蹴球蹴球是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挖掘整理的一个体育项目,它来源于清代的踢石球,经过十几年来不断的表演、比赛,现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规则,进入了在群众中推广普及的阶段。蹴球比赛是在一块10米×10米的正方形平整土地上进行,分两队进行比赛,每队...  相似文献   

4.
殷鼎 《体育科技》2014,(2):129-13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教学实验法,对高校体育选修课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球类项目木球、珍珠球、毽球、蹴球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球类项目可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学生对体育选修课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球类项目很感兴趣和喜欢。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蹴球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蹴球的比赛用球、比赛场地以及规则战术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学说、兵家思想、圆文化和儒家思想.蹴球不仅是传承传统文化精华的一个栽体,还是传统文化思想的一个高度浓缩,同时传统文化又是蹴球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民族传统体育“蹴球”在浙江省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蹴球”项目存在着运动成绩差、运动员来源渠道窄、运动员训练年限少和教练员年轻化缺少训练比赛经验的状况。建议进一步拓宽运动员来源渠道、建立健全训练体系、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竞赛制度、不断改进训练管理方法,这有助于该项目的广泛推广,有利于提高浙江省“蹴球”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验研究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蹴球进行创新,内容包括:①场地:在传统蹴球场地对边中线1/4处设置4根障碍柱,其地面高度与球的直径等高,四柱的连线成正方形,其中心在蹴球场中心,每柱离边线距离为1/4边长;②器材:将运动员的平底运动鞋创新为脚底有条纹、园钉等各种形式的纹路与图案的、任何规格的运动鞋;③技战术:技术上主要体现在原有的“蹴”、“挤压”技术基础上增加“捅”、“蹬”、“踩”、“拔”、“拉”、“滑”、“搓”等技术,要求运动员掌握蹴侧旋球、回旋球等;战术上主要体现在围绕障碍柱设置障碍球以及利用障碍柱或本方球进攻等;④竞赛规则:改原规则“用脚底蹴球”、“穿平底运动鞋”为“用脚蹴球”、“可穿任何规格的运动鞋”。取消了部分不利于蹴球创新与发展的规则;⑤计分:增加本球击障碍柱、击本方球的计分方法。结果表明:创新后的蹴球比传统蹴球:①技术更细腻、更全面;②战术变化更多、更复杂;③更能体现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④比赛过程更曲折、更精彩,趣味性、观赏性更强。  相似文献   

8.
对参加2006年湖北省第6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68名“蹴球”运动员和参加2006年浙江省第3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40名“蹴球”运动员共108名“蹴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蹴球”运动损伤发生率很高,以大腿肌肉拉伤为主、其次是膝关节髌骨劳损病;局部负担过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技术动作问题和准备活动不充分等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预防“蹴球”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孙云茜 《体育世界》2011,(12):97-101
蹴球运动是我国一个古老而新兴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1999年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来,在全国各个地区都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与发展。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历经了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蹴球运动,无论是从技术、战术还是规则上都已经较为成熟。在高水平的蹴球比赛中,其技术的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人们不得不将更多的目光投往别的方向,而战术正是夺得比赛胜利所必备的另一重要因素。本文根据我自己从事蹴球运动以来总结的一些经验,就蹴球比赛中出现的不同局势和情况,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战术运用。  相似文献   

10.
蹴球运动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民间走向竞技,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当前蹴球技战术类型进行了翔实解读,同时通过比赛观摩法,对当前蹴球技战术类型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计量分析。结论:蹴球动作类型主要是上旋球、下旋球和平滑球三种类型,战术内容日益丰富,贴近实际应用。平均每场比赛中,蹴球技术方面,主要采用上旋球,薄球和连蹴一次的技术打法;进攻战术方面,主要采用以先借后打、先打后跑的4分战术为主,辅以5分战术、8分战术的综合型进攻战术体系;防守战术方面,主要采用以同归于尽战术为主,辅以失分战术、挂球战术、跑球战术的组合型防守战术体系。最后,从身体素质、蹴球动作技术和蹴球比赛战术三个维度,针对性地提出了日常训练的科学方法和内容体系,旨为蹴球训练与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规则的思考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湖北省第5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花炮、毽球、陀螺、蹴球等项目现行的竞赛规则进行研究。指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规则的改动,要在保持固有的民族特色、趣味性的前提下进行,以促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9月10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二)》2011年9月10—19日,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州贵阳举行。竞赛项目设置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第八届增设)、独竹漂(本届新增)、武术、民族式摔跤、马术16个大项(图1)。  相似文献   

13.
大学体育教育是对学生实施阶段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针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要求,大力加速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交融和碰撞是发展的必然。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具有东方文化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存在着被西方文化完全同化的问题。为保证教育阵地传播民族文化、保持优良传统、维护不卑不亢的民族自主性和独立性,笔者认为将民族体育(武术、舞龙、舞狮、划龙舟、抢花炮、珍珠球、蹴球、扭秧歌等)充分纳入学校体育教育中,尤其在民族院校体育教材、教程中必须涉足民族体育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冰蹴球的历史渊源、历史传承、游戏规则、运动特点等展开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冰蹴球游戏主要从"踢盖火"游戏和"踢冰核儿"游戏演变而来;(2)冰蹴球的游戏规则主要包括两种规则,即方形场地规则、条形场地规则;(3)冰蹴球具有"场地不大,天圆地方;易学易懂,益智健身;老少皆宜,安全有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主办,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承办的2021年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冰雪运动进校园”冰蹴球公益培训北京站系列活动自12月15曰在丰台区靛厂小学正式启动以来,先后走进中央民族大学、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等16所学校,培训学生近3000人次。  相似文献   

16.
蹴球运动具有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土壤,在学校体育、竞技运动、全民健身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了使蹴球运动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在对蹴球运动的项目特点及开展现状进行系统周密得研究与分析后提出相应的全国推广策略: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校园推广模式,以竞技比赛为主体的竞技化推广模式,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社区推广模式,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产业化、市场化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17.
蹴球     
G849.9 20023392我国蹴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刊,中,I]/方征//体育文化导刊.-2002(1).-50-51(SJ)蹴球//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蹴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蹴球运动的开发整理过程蹴球运动是根据古代蹴鞠游戏发展和演变而来的,它吸取了蹴鞠游戏的一些文雅的特点,舍弃了蹴鞠激烈对抗的打法,形成了文静高雅,对技术、战术水平有很高要求并具有很高观赏性的体育项目。蹴球比赛是在一个10平方米的平坦场地上通过两名或四名运动员用脚对四个球相互“蹴击”而进行,蹴球方法要求运动员用脚跟着地,脚掌触球,用力将球蹴出,根据球的相互碰撞情况进行判断得分的。比赛中每一次蹴击都包含着强烈的技术和战术意图,对整个的战局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次失误往往会导致一局比赛的失利。因此,…  相似文献   

19.
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定于2003年9月20日至27日在银川市和石嘴山市隆重举行。本届运动会设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竞赛项目的金牌总数为93枚,共设14项,包括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球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武术、民族式摔跤、和马术等。表演项目有100多项,分竞技、技巧和综合三大类。  相似文献   

20.
乐明 《上海集邮》2003,(8):11-12
9月5日《少数民族体育运动》 2003年9月6-13日,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主办,自治区政府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宁夏银川和石嘴山(753000)的19个体育场馆举行。本届运动会竞赛项目有花炮、珍珠球、毽球、蹴球、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