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高校聘任制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师聘用合同纠纷增多,纠纷法律适用的关键在于合同性质的认定。在对几类相近合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界分聘用合同与行政合同的三个区分度递进的标准——抽象合同内容、主体适格和签约履约,阐述了聘用合同与雇佣合同产生的时代背景、立法思想、基本特征、法域归属以及法律适用的区别,明确主张聘用合同具有劳动合同的本质特征,并从聘用合同劳动合同化的现实基础、合同理论、合同立法和历史必然等方面,提供了立法、理论与实践的根据。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聘用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聘任制作为高校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正在各高校普遍推行,其核心是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由于现行法律对教师聘用合同的性质没有作出清晰的界定,导致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教师聘用合同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本文认为,聘用合同中教师的地位是劳动者,聘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教师聘用合同的内容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教师聘任制作为高校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正在各高校普遍推行,其核心是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由于现行法律对教师聘用合同的性质没有作出清晰的界定,导致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教师聘用合同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本文认为,聘用合同中教师的地位是劳动者,聘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在此基础上,对完善教师聘用合同的内容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改革以来,聘用合同的法律性质一直争论较大、无法达成共识,对聘用合同签订主体法律地位的认识模糊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对我国人事关系变革的历史梳理以及现行聘用合同立法及政策的分析,明确事业单位为政府授权的公益服务法人,事业单位在编职工为政府及事业单位的双重雇员,二者之间是一种兼具"行政性"和"从属性"特殊人事关系。基于这种认识,通过对合同主体的剖析及现行法律法规的分析,明确聘用合同的法律性质为复合合同。  相似文献   

5.
周力 《高教探索》2008,(1):119-124
高等学校与教师之间的聘用合同是一个新鲜事物,伴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聘用制度也会逐渐完善。完善聘用制的最关键因素在于使制度本身成为一个有法可依的制度,现阶段高校与教师之间关于聘用制的争议主要来自聘用合同的解除权。在此,通过对聘用合同的性质研究,提出对高校教师的聘用合同中解除权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6.
雇员制是高校用人制度的重要补充和有益尝试。从法律上分析,雇员与高校间的聘用合同属于劳动合同;雇员兼具聘用合同主体、高校职工或劳动者、高校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的法律地位,并与高校及学生之间形成相应的劳动合同法律关系和教育法律关系。现行雇员制法律政策层次复杂、类型多样、内容冲突,需要根据法的效力层次原理予以理清并明确其适用顺序。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转型和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公立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日显突出。我国现行的聘任制背景下,公立高校与教师之间不是单纯的劳动合同聘用关系,而是具有契约自由色彩和公共利益优先色彩的行政合同关系。  相似文献   

8.
教师聘用制是我国实施的法定教师任用制度。教师聘用制在关于被聘用方——教师的法律身份、谁行使聘用的权利、教师聘用合同的性质上存在着法律上的空白与争议。根据教师聘用制追求的理念,尽快对以上三个问题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对于保护教师聘用中双方的权利,实现教师聘用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人才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受行政管制与市场调节两种制度逻辑彼此嵌套的影响,高校教师聘约义务的约定日趋多元、复杂和严苛,由此产生的法律争议不断增多。当前,法院的司法裁判倾向于支持高校聘约义务设定的自主权,而缺乏对教师择业自由和职业安全等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公立高校教师人事争议案件中权利导向的缺失,源于劳动、人事关系“并轨”背景下法院对教师聘用合同法律性质的认知偏差。忽视学术职业的特殊性与公益性事业法人的公共属性,简单机械地适用劳动法领域的原理和法律技术,暗合了学术评价的“五唯”取向以及高校人事管理的“行政化”,不利于教师权利的法律救济。应以控权论为基本立场,增强高校聘用制改革的权利导向。通过高校内部治理的变革与司法审查立场的转变,进一步强化教师聘用合同作为特殊劳动合同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业的公务性和专业性特征制约着教师法律身份的归属,形成了教师身份的不同类型。各国对教师法律身份的规定都以对教师职业性质的理解为基础,意在平衡公务性和专业性二者的关系。我国近年来的事业单位改革中,教师的法律身份出现了重要变化,形成了事业编制教师和非事业编制教师的不同类型。教师聘用制和教师聘用合同是相对委任制而言的一种新型教师管理制度,已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实施。由于教师是基于国家的要求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而不是基于合意向聘任方提供服务,为此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变更、解除合同时,必须遵循特殊的规定。不同身份教师与学校订立的合同应作具体区分,在聘用主体、工作关系的产生和解除、管理方面所适用的法律依据以及享受的职业保障等均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从聘任制的实质而言,实际上意味着是一种合同制度,聘用制度是以法律形式规范聘用关系的一种新型制度。其中,最容易引起争议的部分往往就是合同的解除,尤其是教师对聘用合同的解除。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高等学校聘任教师,都需要签定聘用合同,而且高校为了方便和其他一些考虑,合同都是一种格式合同。在大多数高校的聘用合同样本中,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往往都是规定学校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而对教师在何种情况下解除合同一般则不予写明,要么笼统的写一句“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可以解除合同”。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依法治校,要求学校和教师正确认识和了解教师聘任制管理中的相关法律问题。教师聘任制度涉及到的主要法律问题包括:教师聘任制度的性质与特点、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教师聘任程序及聘任合同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岗位聘用合同管理具有法律和行政的双重属性。正因如此,合同管理在实践中表现出了诸多失衡现象。本文就完善高校教师岗位聘用合同管理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聘用合同管理是高校人事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的必然趋势,是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深化和延伸。本文简要分析了聘用合同管理在教师职务聘任制实施中的重要意义,对聘用合同管理的内容和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了加强聘用合同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动产租赁期间产生的孳息在双方没有明确约定归属,存在疑问。解题的关键乃在于如何区分用益物权与租赁合同的范围,根据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判断孳息归属。在法律没有规定和当事人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运用合同解释的方法,探求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解决动产租赁期间天然孳息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16.
聘用合同管理是高校人事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的必然趋势,是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深化和延伸。本文简要分析了聘用合同管理在教师职务聘任制实施中的重要意义,对聘用合同管理的内容和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了加强聘用合同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一起承运人丢失乘客遗失在出租车上物品的责任及相关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等问题的一些不同观点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承运人继续妥善保管乘客遗失在出租车后备箱里的物品这既不是承运人在客运合同中的附随义务.也不是什么客运合同的后合同义务.而是承运人所承诺的客运合同义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期间承运人与乘客之间也不是保管法律关系而仍然还是客运合同法律关系等观点。  相似文献   

18.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土地作为商品进入流通的第一步,反映了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商品经济关系。目前,我国法律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性质没有明确规定,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审判实践中也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性质存在着行政合同说和民事合同说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分别从立法和法律适用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司法文件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纠纷解决机制,得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应当属于民事合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校规的法律性质及效力判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要求高校管理的法制化,高校校规的合法性是高校管理法制化的重要内容。除学位管理的规定以外,高校的学生管理规定应为民事性质,属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格式合同。因此,我国法律中有关格式合同的规定是高校校规合法性认定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20.
高校人才无序流动严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围绕高校人才聘用合同问题,从合同的不诚信、霸王条款、合同违约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对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及实施中存在的障碍的分析,从两方面指出了高校人才聘用合同适用法律存在的缺陷问题:一是我国人才管理法律体系的冲突明显,地方性法规不协调;二是相关法律缺乏对人才不平等、不公平竞争的禁止性规定。在此基础上,软硬结合,从诚信意识培养、用人机制改革、建立合同纠纷防范机制、实行人才信用公示通报制度、规范聘用合同、杜绝霸王条款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高校人才聘用合同纠纷的具体措施,并呼吁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才资源法》和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